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母与我

上小学之前孩童时期的情况,我没有太多的记忆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我曾坐在床上,母亲将她嚼碎的花生喂给我吃,就像母鸟喂小鸟一样。我一直记得当时自己咀嚼花生碎粒时尝到的香味,高兴得手舞足蹈!这大概是我后来很喜欢吃花生的原因。

在台南读小学和中学时,母亲每天很早就要起来准备一家八口人的早餐。她在厨房忙的时候,我也起来在旁边的餐桌上预习当天要学的功课,母子俩在60度烛光电灯发出的黄色、柔和、略微昏暗的灯光下各忙各的,有时我也会向母亲讲述一些学校发生的趣闻。这中间,母亲会把刚煮好的热腾腾的早餐先盛给我吃。这样,等大家都起来吃早餐时,我差不多已经吃完,慢慢准备出门走路去上学了。

我家人口众多,父母之外,兄弟姐妹一共六人。我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食指浩繁。小时候正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社会比较贫穷,很多家庭都兼营副业赚钱贴补家用。母亲很勤劳,曾经跟风种过木耳,养过兰花,也养过宠物鸟,像鹦鹉、十姐妹(白腰文鸟的俗称)等;她还常常参与当时在台湾很盛行的民间互助经济活动——搭会。这是当时民间一种很普遍的筹资办法,一些亲朋好友把家里暂时用不上的闲钱集中起来,给急需钱用的人提供便利,这样用钱人就不必去银行贷款(当时个人如果没有公司行号,很难向银行贷到钱)。搭会的利息一般比银行高。这样东拼西凑,加上父亲的薪资,我小时候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也不曾为学费或生活费伤过脑筋。

高一暑假那年,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母亲靠着当时我们家房子空地比较大,又位于台南一中(现台南第一高级中学)隔壁的地理优势,盖了一些简易宿舍租给从外地来上学的学生。靠房租和大哥、大姐上班的收入,我们其他四个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母亲真是含辛茹苦!

母亲早年曾随父亲回福建泉州的故乡行医,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在福建的台湾人都集中到那时还很荒凉的武夷山下的崇安(现在的武夷山市)垦荒。母亲不适应那里冬天的湿寒,除了落下终身的脚疾,还多次流产。因此,我家众多的兄弟姐妹中,没有一个是父母在福建的十几年中出生的。母亲早年笃信佛教,家里除了设敬祖先的牌位,母亲还设有佛堂,早晚诵经礼佛,为子孙祈福,也依佛经教义,教我们为善做人。母亲心境平和,为人慈祥,得享近百岁长寿。

到武夷山后,父亲继续在福建建阳的台湾医院行医,也曾经到浙江金华参加创立台湾医院。几年后,由于抗战形势紧迫,当时的国民政府就在这些台湾人中选拔人才到重庆受训,参加抗战,父亲也是其中一员。受训回来后,他参加台湾义勇军参与抗战,大哥大姐也参加了义勇军的少年团,到处宣传抗战。

父亲对我们身教多于言传,潜移默化多于明令禁止。他不陪孩子做功课,对孩子几乎是放养的状态,不过有空时常常带我们到名胜古迹游玩,像台南的关子岭、南投的日月潭、高雄的春秋阁;或是带我们回故乡嘉义县的布袋港亲戚家,晚上捕捞虱目鱼煮米粉汤吃。虱目鱼是台湾南部的特产鱼类,在嘉义和台南海边很早就有渔民养殖,虽然鱼刺很多,但是肉质口味极佳,我特别喜欢吃。

我对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晚餐时,他喜欢一边喝酒吃饭,一边或讲笑话引起大家哈哈大笑,或讲历史故事、臧否人物,但是不曾对我们的为人处世进行说教,而是让我们自己去体会。这样,我们不但没有压力,反倒很快乐,天天盼望父亲回来一起吃晚餐。等我们稍微大一点、大概七八岁时,他也会让我们陪他喝一点。这大概是我们家的孩子都多少能喝一点酒的原因,从小就习惯了(不过这只能在一些不擅长喝酒的亲朋好友面前说说,在一些“喝酒专业户”面前,我那一点业余级别的能耐是谈不上酒量的,我也曾几度酒醉出丑过)。饭后小憩,父亲有时会让我和大我一岁的二哥在榻榻米上摔柔道,练习身体的灵活度,后来我也真的跟大哥同学的弟弟学了一段时间的柔道。

小学时与父母同游高雄左营风景区春秋阁

父亲和当时台湾的“文化人”一样,会作五言或七言古诗,有空时喜欢自创诗篇,用闽南话(听说是晋唐古音)吟唱一番。我常常看见他坐在书桌边,抽着烟,嚼着槟榔,喝着茶,推敲诗句,不时改写一下,再试吟一番,看有没有觅得满意的佳句。他还经常参加诗社聚会比赛,以诗会友。我当时虽然不懂其意境,但是觉得“很好听”,可惜这不在当时大专联考范围内,所以我就没有跟父亲学作古诗。

我没有学习作古诗,但看见父亲夹着香烟、吞云吐雾间吟出诗句的样子很是投入、浪漫,倒想先学抽烟。我在小学三年级时就曾经偷拿父亲放在抽屉里的烟抽,结果被呛得一塌糊涂,从此放弃尝试,一直到后来去外地读大学及工作时才偶尔抽抽,没有到上瘾非抽不可的地步。

父亲对我的管教可以说是散养型的,因为我有大我十几岁的大哥和大姐可以请教。我记得父亲只有两次过问我的学习,但都使我印象深刻。一次是我小学时,有一回考试没有考好,成绩退步很多,回家不敢讲,想到时候再跟大哥商量帮忙代签家长的签字。但是不知怎么的,那天晚餐时父亲忽然问我学校发成绩单了没有。我说没有,想逃避责备。等到吃过饭后,他叫我把书包拿给他。他把书包打开,在全家众目睽睽之下拿出我的成绩单,看了一下,签了字后,放回书包还给了我。我虽然当时心里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但是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走了,使我感到无地自容!

另外一次是我小学毕业要考初中前的一个周末,平常很少过问我学习的父亲,从家里带着我和他一起,慢慢步行到离家大概30分钟路程的位于市区的办公室。这是我记忆中唯一一次与父亲单独出行。在那里,父亲拿出一份他收集的当地报纸请专家模拟初中各科入学考试的考题,让我自己做做看。他在旁边看报纸等我,我做完了才一起出去,到小吃街去吃了一些我们都喜欢的小吃后才回家。

这两次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教育是那么细腻,对比我自己后来教育自己孩子的急躁、没有耐心甚至粗暴的行为,我感到很是羞愧。可惜父亲因心脏病突发,过世太早!我不再有机会从父亲那里学习作古诗和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一直很怀念父亲! HkqMaws8p4TPugbb6YDetJnfmdCNUMrc3z0V9dutS4voxbRiVcTzSRr2hyle3R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