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需要的极性及需要量

人的需要有其两极性,又有其需要量的规定。

人们的相互需要关系,这是最简单的需要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最简单的需要表现。你的需要只能表现在他上面,他就当作你需要的表现材料了。在这种场合,你起的是能动作用,而他起的是被动的作用。你的需要是以相对需要形态出现的,而他当作你的需要表现材料,是在表现你的需要表现形态,这里出现的相对需要形态和需要表现形态是需要的二极性,即一极是相对需要形态,另一极是需要表现形态。你的需要不能用你来表现,我们不能说,我表现我的需要,我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这不是需要表现,是同义反复,你的需要只能相对表现在当作你需要表现材料的别个人上。所以,性质不同的相对需要形态和需要表现形态,在相互反对、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依赖,互为条件,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这两种形态总是分配给需要表现中相互有关的不同的人。按照上边的假设,这两种形态是分配给了你和他。你是相对需要形态,他是需要表现形态。如果我们把这种关系倒过来,他表现他的需要在你上面,你就当作他需要的表现材料了。但是,同一个人,在同一需要表现中,不能同时以两种形态出现,你当作相对需要形态,就不能同时当作需要表现材料,你当作需要表现材料,就不能同时当作相对需要形态。一个人是在相对需要形态,还是在另一极的需要表现材料形态上,要看当时需要表现中的位置而定,要看你是需要被表现的人,还是需要表现的人。

如果他是你需要的表现材料,那么你的需要便有了他这样一个独立的表现,他成了你需要的存在形态。这样,在需要量的规定性上,你和他是相同、对等的量的表现,尽管他的容貌风姿多么和你不同,但你还是透过了他的表象发现了和你对等的需要,当作个体需要,你和他都是感觉上不同的个体自然人;当作社会需要,他却是你需要的担负者,只是看起来是他。在你和他的需要关系中,以可以捉摸的自然形态表现了你的需要,但这只限于在你和他关系中是这样,要表现你需要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性质,他这个表现材料只表现你的相对需要是不够的。要表现你需要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性质,他不仅须是你需要的表现材料,而且也须是多数人所共同的表现材料。但这也并不是说你和他的关系不重要,这个简单的需要关系正是人类需要一般的萌芽。要发现揭示人类社会生活一般的性质,离不开简单需要形态的分析。人到世间没有带镜子,人总是以别一个人反映他自己。在他当作你需要的表现材料时,你便有了相对需要形态。

你作为相对需要形态,他是你需要的表现材料,在这种关系中,你和他包含的需要实体在量上应是一样多的。这就是说,需要形态不仅要表现需要一般,还要表现需要量。你的相对需要在量上总是一定的,那么,他对你需要的表现也应是一定的量。但是,这种量的规定性是怎样的呢?我们且考察下这种情况。

我们知道,人的需要由人的生活规定,而人的生活又由人的生活时间规定。但必要生活时间会随生活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在你和他的关系中,假设在他的需要不变时,你因某种原因,你的生活能力提高了。在你和他同一生活时间内,你个体需要的丰度,比如提高了一倍,你必要的生活时间就会外在地表现为比他有更丰富、更优越的生活,也就是说,你实际的生活水平高出了他一倍。在这里,因你生活能力的提高,你必要的生活时间被分配到你生活更为广泛的各个方面,在同一个生活方面,其中包含的必要生活时间,你只是他的一半,这样,你一天干完的工作,而他则需要二天,你每天可以休息八个小时,而他只有四个小时,你月均生活水平以货币计算为八百元的话,而他只有四百元,相反,你因某种原因,你的生活能力降低了,在你和他同一生活时间内,你个体需要的丰度降低了一半,在同一个生活方面,其中包含的必要生活时间,他就是你的一半,比如他一天干完的工作,而你就要二天了,他可以每天休息八小时,而你只有四小时,他月均生活水平以货币计算为八百元的话,而你只有四百元。这就是说,你的相对需要是表现在他上面的需要,在他的需要不变时,你需要的变化是正比例地变化。

假设你的需要不变,他的需要变动了,因某种原因,他的生活能力提高了,在就你和他同一生活时间内,他个体需要的丰度提高了一倍,他必要的生活时间表现为比你更丰富,更优越的生活,在同一个生活方面,其中包含的生活时间,他是你的一半,比如你二天干完的工作,他一天就干完了。反之,他的生活能力降低了,在同一个生活方面,其中包含的必要生活时间他是你的一倍,你一天干完的工作,他就需二天。这就是说,在你的需要不变时,你的相对需要表现在他上面的需要,是与他的需要变化成反比例地变化。他的需要当作你需要的表现材料,具有社会需要的性质,所以,他需要的提高,相比之下是你需要的降低。

当你和他的需要,同时依同一方向的比例发生变化时,你的相对需要,表现在他上面的需要变化也是同步的,而这正是最和谐的需要形态。 9zeLrAL4HoSuNBD9EDF4em3Y+lVUaFIQuJDdhNwWfPjjTVP9q6u6RdERvmUpbM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