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选择了《需要论》这样的一个题材,是试图从人本身这一社会细胞的剖析,进而探讨发育了的社会有机体,以显示社会生活的运动法则,社会发展方向和人与人的关系。当然,人类智慧在这方面已有伟大的成果,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解放全人类的需要形态。所以,我们探讨人的需要形态,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对我们思想的指导。

我们对社会细胞的剖析,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用显微镜和化学反应剂,必须充分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是我们剖析社会细胞的显微镜和化学反应剂,是我们进入社会微观世界的必由之路。

具体运用辩证法这一抽象思维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本。如果说对于资产阶级社会,商品形态或商品的价值形态是经济的细胞形态,那么,对于人的形态或人的需要形态,是不是社会的细胞形态呢?如果说对于商品的分析,最终揭示了近代社会的经济运动法则,那么,对于人本身的分析,最终能否揭示自古以来的社会运动法则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既然人的形态或人的需要形态是社会的细胞形态,那么,我们就不妨在马克思主义的显微镜下,剖析一下这个社会的细胞形态。如果这一尝试不错误的话,必然与共产主义相一致。

我们认识需要形态,总要首先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需要形态,然后才有可能认识需要形态共同的本质。当我们对需要形态共同的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自然会以这种认识为指导,继续认识尚未认识的个别具体的需要形态了。遵循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对需要形态完成的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动态认识过程,这便是《需要论》内容的形成。身体的细胞,比已经发育的身体,是更不容易探讨的,在对社会细胞的剖析上更是如此。但没有对社会细胞的剖析,便不可能认识发育了的社会有机体。

现实社会不是固定的结晶体,而是不断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已是人们都普遍接受的理念。《需要论》并不能证明,社会在什么时候有什么奇迹发生,但还是显示了社会运动的辩证法,否定的否定,螺旋式运动的规律。如果原始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一种个体需要维持的社会需要形态,那么,社会发展定会在更高基础上重复这一社会需要形态,这种重复,正是共产主义。当《需要论》的立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相联系时,令我欣慰而信心大增了,这就是《需要论》并没有标新立异于马克思主义之外。于是,这更使我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和革命性,更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仰。

2020.4.18 XHCWTxwRQs3J25+G6MYWb0B1O5DTtlo7vE9xkTsFecbSVh5MA//2AL89QXtxzh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