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这样就很幸福了》让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想,当初愿意出版这本书,真是太好了。
平时接受采访,我遇见的一般是职业小说家,这次却有幸结识了不同领域的朋友。
其中有比我年轻许多的编辑,我还因此读了些往常不会去看的报纸和杂志。
然后发现,原来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投注了莫大的热情。
甚至,我还知晓了迄今为止从不了解的世界。如果只是单纯在杂志上发表小说,也许我就不会留意到。
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收获。
对小说约稿之外的工作,我一般会有三种反应:
1.这个我很想做,一定要接!
2.这个我做不了,别人比我更合适,还是拒绝吧。
这两种情况,我基本都能凭直觉决定。
让我为难的是下面这种:
3.没法立刻决定接还是不接。
这种令人犹豫的情况,最是难办。
迟迟做不出决定,时间便会在我的磨磨蹭蹭中流逝。
这时能够帮我做出决定的,往往是对方的企划书。
如果你认为所有的企划书都大同小异,那就错了。事实上,企划书里隐藏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有的编辑会将用过的企划书(或是废案)改一下收件人的名字直接寄过来,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我能轻易识破。
更有甚者,连收件人的姓名都写错,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断然拒绝。
毕竟我也没那么好说话。
反过来,要是能够在一份规规矩矩的企划书中,窥见哪怕一丝编辑的个性,而我恰好对此抱有好感,便会愿意与对方见上一面,积极斟酌相关事宜。
当初向我约这本书的S编辑,他所提交的企划书正是如此。
而且,线下碰面后,我发现S编辑远比我通过企划书想象的要出色许多。
今日就此搁笔。
明天,我将出发前往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