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黄巾起义

汉朝帝王的统治,到了东汉后半截,实在太不像样了。朝廷大权经常落在 外戚 或者宦官手里。他们互相掐(qiā)着脖子,抢着抓权。谁把对方摁下去,自己掌了权,就 横行不法 ,欺压人民,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在这些方面,外戚也好,宦官也好,简直没有多大的区别。

历史追根究底

●外戚

皇帝母亲、妻子的家族。史书中对外戚有专门的记载,比如《史记》里有《外戚世家》,《汉书》里有《外戚列传》。

语文活学活用

●横行不法

解释:行动蛮横,专做违法的事。

造句:横行不法的人必将受到严惩。

近义词:胡作非为。

反义词:循规蹈矩。

东汉末后半截的几个皇帝都是“宝贝”,好像成心要比一比谁最没有出息似的,昏庸到了家。他们让那些掌权的外戚或者宦官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自己没有骨头,够活着就是了。那些士人比较敢说几句公道话,谈论谈论国家大事的,就被指为“党人”,严重的,丢了脑袋,轻一点的,下了监狱,或者一辈子不准出头露面。 豪强 、世族、地主、富商不断地兼并土地,放高利贷,层层剥削农民,逼得他们不是下降为农奴,就是做了流民,再加上连年的灾荒和疫病,更叫老百姓没法活下去。

历史追根究底

●豪强

文中指旧社会倚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汉武帝是依靠地方豪强势力的支持建立东汉的,所以东汉时期豪强势力大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 巨鹿郡 出了三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是弟兄三个:大哥叫张角,二哥叫张宝,三弟叫张梁。他们给人治病,用“太平道”的宗教形式联络群众。大约十年光景,太平道传遍了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yǎn)州、豫州等八个州,教徒多到几十万。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首领。他们还传着四句话作为内部的暗号,别人听了可不懂得是什么意思。那四句话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是指汉朝,“黄天”是指太平道。张角他们已经很秘密地约定天下三十六方在 甲子年 一同起义,那就是“天下大吉”了。

地理小课堂

●巨鹿郡

古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镇。在秦朝末年的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楚地的义军在巨鹿以少胜多,打败了秦朝主力军,史称巨鹿之战。

历史追根究底

●甲子年

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干支纪年法,是用干支和地支两种记序符号依次相配,排列出六十年一循环的纪年顺序。

张角要他的弟子秘密地用白土在各地写上“甲子”两个字。大街小巷,店铺住家的门口有“甲子”两个字,不必说了,就连州郡官府的大门甚至京师各城门都写着这两个字。大方的首领马元义首先召集了荆州和扬州的教徒几万人,准备跟张角商议决定哪一天起义。他亲自带着金银财宝到了京师,把礼物送给 中常侍 封谞(xū)和徐奉,约他们作为内应。

历史追根究底

●中常侍

古官名,侍从皇帝左右。东汉时期,自汉安帝开始,中常侍成为高级宦官的专职,以传达诏令、掌理文书,把持朝政,权力极大。

那时候,汉灵帝最宠用的中常侍是张让和赵忠。他最怕的也是这两个人。自己的命捏在他们手里,偏偏又是怕死,不听他们的话怎么行哪?他曾经向这两个宦官表示过态度,他说:“张常侍是我爸爸,赵常侍是我妈。”封谞和徐奉也得宠,可是跟张让、赵忠一比,简直算不得什么,因此,他们愿意接受马元义给他们的礼物,跟他们联合,作为内应。他们约定甲子年三月初五日全国同时起义,内外夹攻,来推翻东汉腐朽的皇朝。

万没想到正在这个紧要关头,张角的弟子、马元义的助手唐周,现了原形。他出卖了自己的老师和全国几十万农民,上书告密!马元义没提防自己的助手会叛变,当时就被逮住了。经过几次 廷尉 的审问和汉灵帝的“爸爸”和“妈”的“良言相劝”,马元义坚决拒绝了拜官封侯的“赏赐”,慷慨就义了。廷尉从唐周的嘴里问出了一些线索,雷厉风行地捉拿跟张角他们有来往的人,光是京师被屠杀的就有一千多人。

历史追根究底

●廷尉

古官名。东汉时期,廷尉掌管刑狱,列位九卿,是最高司法机构长官。

汉灵帝下了诏书,吩咐冀州 刺史 捉拿张角弟兄。张角只好临时改变计划,提前半个月起义。他自己称为天公将军,立二弟张宝为地公将军,三弟张梁为人公将军。所有起义的农民头上都裹着黄巾,当作标记。起义军就称为“黄巾军”。三十六方黄巾军一齐攻打郡县,火烧官府,打开监狱,释放囚犯,没收官家的财物,开放粮仓,惩办赃官、土豪。不到十天工夫,天下响应。各地的郡守、刺史纷纷向京师告急。

历史追根究底

●刺史

古官名。东汉初年,刺史负责监察州部,比郡守职位低。汉灵帝时,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刺史改称州牧,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

汉灵帝拜国舅何进为大将军,首先保卫京师,再发朝廷掌握的精兵,分两路去镇压起义的农民。一路由 尚书 卢植带领,他被拜为北 中郎将 ,向黄河以北进军,去攻打黄巾军的首领张角;一路由北地太守皇甫嵩(sōng)和谏(jiàn)议大夫朱俊带领,皇甫嵩拜为左中郎将,朱俊拜为右中郎将,向南进军,去攻打颍(yǐng)川一带的黄巾军。为了和缓士族豪强的敌对行动和不满情绪,汉灵帝马上下了诏书大赦党人。

历史追根究底

●尚书

古官名,权职范围在不同朝代和时期有所不同。东汉时期,尚书既掌管拟诏、纳奏、出令,又可以向行政机构直接下达政令,职权很重。

●中郎将

古官名。西汉时期,中郎将负责统领皇帝的侍卫。东汉以后,统兵将领大多被命为中郎将,前面加上各种名号,职位次于将军,高于校尉。

有不少郡县怕官兵太少,就招募起民兵来了。招兵的榜文到了涿(zhuō)郡的涿县,就有一批人看着聊着。其中有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

那个叹气的人是个没落贵族,排起家谱来还是宗室,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孙,叫刘备,字玄德。 他从小死了父亲,跟着他母亲靠着卖鞋、编席子过日子。 在族人的资助下,曾和辽西人公孙瓒(zàn)一同拜卢植为老师,学习 经书 。他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尤其是有武艺、讲义气的人。

读史学古文

●出自《后汉书·宦者列传》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lǚ)织席为业。

历史追根究底

●经书

我国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经书指经部图书,收录儒家经典及小学类著作,如《诗经》《尚书》《礼经》《论语》等。

刘备有不少朋友,其中有两个跟他最亲密。一个叫关羽,字云长,是河东 解(xiè)县 人,因为在本地打抱不平,杀了人,逃亡出来,住在涿县。另一个叫张飞,字翼德,是本地宰猪、开酒铺的一个财主。还有一些不愿意种庄稼,倒喜欢使枪弄棒的年轻小伙子,也跟刘备有来有往。刘备还结交上了 中山郡 的两个大商人,一个叫张世平,一个叫苏双。这两个人是做贩马生意的,挺有钱。他们跟刘备做了朋友以后,每次到涿郡来,老把大量的金钱送给刘备,让他去结交别的人。因此,经常有不少人环绕着刘、关、张三个人。

地理小课堂

●解县

古县名,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东汉末年属于河东郡。

●中山郡

古郡名。西汉宣帝时名为中山国,宣帝时改为中山郡,此后这两个名字多次更改。其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市)。

这一天,刘备看着榜文,叹了一口气,没想到张飞正在他背后。刘备一回头,见是张飞,挺高兴地说:“哦,原来是你。云长呢?”张飞说:“听说上城里买马去了。”

因此,当时就有不少小伙子们围着刘备和张飞,说:“张大哥说得对,大丈夫应该杀敌立功。我们正想投军去,就少个头儿。刘大哥带我们去吧!”有的说:“平时练功夫,这会儿可用得上了。”有的说:“瞧,刘大哥这副耳朵多么大啊,耳朵垂儿快碰上肩膀了。我奶奶说,那就是 贵相 。跟着他错不了。”

历史追根究底

●贵相

预示着将成为身份尊贵之人的面相,是古代迷信的说法。

大伙儿正乐着,关羽回来了,还带来了张世平和苏双。他们从北方买了一批马回来,正碰上各地农民起义,他们怕黄巾军没收他们的马,只好赶到涿县,暂时留在城里。

张飞挤开了众人,说:“这儿怎么能说话呢?还是请哥儿们到我庄里去。酒,现成的,一边喝,一边聊。走吧!瞧得起我的,都去。”

张飞庄后有个桃园,正赶上开着花。有人提个头,张飞就叫手底下的人把酒席搬到桃园中去。刘备出了主意,他要借着这个机会, 祝告 天地,作为起兵的仪式。大家都同意了。当时愿意跟着刘备一块儿去投军的就有好几十人。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不到两三天工夫,就有两三百人到张飞的庄上来投军。

历史追根究底

●祝告

向神灵祷告。“祝”在古代指掌管庙里香火的人,往往和祭祀、祭礼相关。

张世平和苏双挺慷慨地送给刘备他们五十匹高头大马、五百两银子,外加一千斤钢铁作为打造兵器之用。三个头头原来就有自己练功夫的刀枪:刘备使的是两把宝剑,叫“双股剑”;关羽使的是长柄大刀,叫“青龙偃(yǎn)月刀”;张飞使的是长矛,也有个名儿,叫“丈八蛇矛”。

一切准备好了,刘备就带着众人去见涿郡的校尉邹(zōu)靖,帮着邹靖 镇压 黄巾军起义。黄巾军的农民还没碰到过像刘、关、张那样能打仗的对手,双方一交锋,黄巾军就败下去了。刘备就这么立了一个大功。邹靖把刘备的功劳逐级报上去,正想重用他,可是刘备听到他的老师卢植正在 广宗 ,把黄巾军的首领张角围在那儿,就去投奔他。

语文活学活用

●镇压

解释:用强力压制,多用于政治领域。

造句:将军带着军队火速镇压了叛乱。

反义词:安抚。

地理小课堂

●广宗

古国名、郡名、县名,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东。 6smWYLVU7h7lcRaiF9/WXuUMPNcAMS4807AR8i1ZY6czcCWeYm9WyntXSJRkwL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