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司马篡魏》

三国后期,司马氏逐渐蚕食、掌控了曹魏政权,甚至弑杀了魏主曹髦。公元263年,魏军灭蜀。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公元280年,晋军灭吴。从此三分成一统,天下皆归晋。 c2Qgz4i6PhvMIng37aYc3F2e9G/O9tusJFLSyJI8AUTao1Y1mCiQQMEe5l86XKly



1.牛头山

夏侯霸 的父亲就是在定军山被老将黄忠杀了的夏侯渊,因此,夏侯霸对蜀汉怀着切齿仇恨,立志要替他父亲报仇。少帝曹芳即位以后,夏侯霸做了讨蜀护军右将军,屯兵陇西,一向跟大将军曹爽很要好。他所率领的陇西军队是归征西将军 夏侯玄 统管的。夏侯玄是夏侯霸的侄儿,可也是夏侯霸的上级。夏侯玄又是曹爽的表兄弟。曹爽被灭了门,司马懿就把夏侯玄调回京师,他的统管西部军队的职务由雍州刺史郭淮接替。夏侯霸跟郭淮素来不和,这会儿夏侯玄被召回去了,郭淮做了他的上司,已经叫他很不安心了,再说自己是曹爽一边的人,司马懿怎么能放过他呢?他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就逃到汉中。

历史追根究底
●夏侯霸

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将领,父亲为魏将夏侯渊,母亲为曹操原配丁夫人的妹妹。曹爽被杀后,他投奔蜀汉,之后多次跟随姜维参加北伐战争。

●夏侯玄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玄学家,曾任曹魏征西将军,后来因为李丰等人密谋杀害司马师之事泄露而被杀。他博学多才,精通玄学。

夏侯霸只知道往南走,经过了不少困难,到了阴平。迷了路,随身带着的干粮也没了,他就把马宰了,勉强吃几天,可是 坐骑 没了,只好在山谷、乱石当中步行。几天下来,脚底和脚指头都出了血,他在岩石下躺了半天,好不容易才请到一个老百姓给他带道,把他带到关口。守关口的大将正是由镇西大将军升为卫将军的姜维。

历史追根究底
●坐骑

供人骑的兽类,一般指马。汉末三国时的名马,有吕布的“赤兔”、刘备的“的卢”。

那时候(公元249年),大司马蒋琬和他的助手尚书令董允都死了,姜维跟大将军费祎一同掌握朝政,录尚书事。姜维很有 气魄 ,立志要继续诸葛亮北伐中原的事业。两年前,他曾经出过一次兵,打到陇西、南安、金城地界,跟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他们在洮(táo)西打了一仗。那边有几个部族归附了姜维,可是金城、陇西离汉中多远哪,离成都就更远了,又是粮食供应不上,姜维只好把那些部族安抚了一番,自己撤兵回来了。

语文活学活用
●气魄

解释:气势;魄力。文中取义第二种。

造句:古代一些皇帝年轻时有气魄,要创建丰功伟业,但是年纪大了就沉迷于享乐。

这会儿姜维听到魏大将前来投降,心里只怕是敌人使的诡计。夏侯霸见了姜维,趴在地下,把曹爽被杀,逼得他只好投奔到这儿来的种种情况哭诉了一番。姜维一听,句句是实话,就亲手把他扶起来,好言好语地安慰他。夏侯霸十分感激,觉得姜维是个侠义的人,但是不知道后主能不能收留他。

姜维带着夏侯霸到了成都,引他去见后主。后主特别优待他,还有张飞一家,把夏侯霸当作长辈的亲戚看待。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夏侯霸有个堂妹妹,早在 建安五年 ,在本地沛国谯郡 荒郊野外 迷了路,刚巧遇见了张飞。那会儿兵荒马乱的,张飞跟曹操是敌人,按当时的情况说,张飞可以把她当作俘虏看待。张飞一问,才知道她是个将门之女,小姑娘见张飞是个英雄好汉,也挺喜欢,两个人就结为夫妻。夏侯夫人生了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后主刘禅做皇后。因为有这么一段婚姻关系,所以当年夏侯渊死了以后,张飞的妻子请求把他的尸首入殓安葬(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历史追根究底
●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就是关羽斩蔡阳、古城会张飞那一年。

语文活学活用
●荒郊野外

解释:远离城镇的郊外或人烟稀少的地带。

造句:独自走在荒郊野外有点危险。

近义词:荒郊旷野、荒郊野岭。

没想到三十年之后,夏侯霸被迫投奔蜀汉,论辈分,后主还得叫他舅公。后主和 张皇后 热情招待。后主对他说:“ 令尊 是在路上遇害死的,不是给我们的将军杀的。”他又指着儿子对夏侯霸说:“这就是你们夏侯家的外孙哪。”这么一来,夏侯霸心安理得地做了蜀汉的臣下。后主当时就任命他做姜维的参军。夏侯霸拜过后主,跟着姜维出来了。

历史追根究底
●张皇后

张飞和夏侯夫人的第二个女儿,在姐姐敬哀皇后去世后入宫,第二年被封为皇后。

●令尊

敬辞,尊称对方的父亲。

姜维问他:“司马懿杀了曹爽他们,自己执掌着朝廷大权,他打算发兵去征伐谁呢?”夏侯霸说:“他现在只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还来不及顾到外面的事。有个青年人叫钟会,是魏太傅钟繇(yáo)的小儿子,现在做了尚书郎。他虽然年轻,将来他要是掌了权,吴、蜀都得担心。”姜维听了这话,觉得司马懿既然不能出来,钟会还没出头,这会儿又来了个夏侯霸可以做向导,那么现在正是北伐中原的好机会,他就上个奏章,请后主让他出兵。

大将军费祎不同意,他对姜维说:“我们的才能和智慧远远比不上丞相。丞相在世的时候,尚且不能平定中原,何况我们?近来大司马和尚书令一个接着一个地去了,我们的人实在太少,还不如守住疆土,安抚人民,静静地等待机会。将来有了能耐很强的人,才可以兴兵北伐。现在可不能 轻举妄动 ,万一失败,后悔也就晚了。”

语文活学活用
●轻举妄动

解释:不经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造句:趁着敌人还没有发现我们,先隐蔽好,不要轻举妄动。

反义词:谨言慎行。

姜维说:“我是生长在 陇上 的,知道那边羌人和胡人的心,熟悉他们的风俗。上次出兵陇西,就有胡人、羌人的首领归附我们,要是我们有他们做帮手,就说不能恢复中原,陇西的地方一定可以接收过来。”

地理小课堂
●陇上

陇为山名,陇山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南,绵延至今甘肃、陕西交界处。陇上泛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

后主同意了,可是费祎担心姜维去跟魏兵展开大战,就限制他的兵马不超过一万人。这情况跟当年诸葛亮限制魏延的兵马有些相像,可是不一样:诸葛亮怕魏延不受管束,费祎是怕姜维去向魏挑战。姜维只好带着一万兵马同夏侯霸回到汉中,接着就向北行军,进入雍州地界。他向四周围察看地势,见到 麹(qū)山 可以作为 据点 ,就吩咐士兵们在那边筑了两个城,叫部将勾安和李歆带着几千兵马分别守在那儿,自己和夏侯霸带着其余的兵马,招募一些羌人和胡人,夺取陇西好几个郡。

地理小课堂
●麹山

古山名,在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东。

历史追根究底
●据点

在军事上指军队用作战斗行动凭借的地点,在其他领域泛指进行活动凭借的地点(多含贬义)。

魏征西将军郭淮跟雍州刺史陈泰听到姜维侵犯雍州,商量着对付的计策。陈泰说:“麹城尽管结实,究竟离蜀中太远,路又不好走,运输粮食大有困难。羌人、胡人受了姜维的威胁,勉强跟着他,未必真心归附。只要发兵去围住那两个城,用不着交战,就能够把城夺过来。”郭淮就叫陈泰率领讨蜀护军徐质和南安太守邓艾两路兵马赶到麹山。

勾安、李歆出来对敌,因为兵少,只好退到城里守在那儿。陈泰用一部分人围城攻打,又用一部分人去截断蜀军运粮的道,再用一小部分人在城外堵住水源。城里的兵马没有水喝,那还了得?刚巧初冬天气,下了一场大雪,城里的汉军只好减少口粮,化雪做饭,挨一天苦一天地等着救兵。

姜维探听到麹山被围,就带领军队从 牛头山 出来,跟陈泰的军队对峙着扎了营。陈泰吩咐徐质和邓艾的兵马守住壁垒,不跟姜维交战,同时派人去告诉郭淮,请他调动兵马赶快到牛头山截断姜维的后路。郭淮觉得这是个好计策,马上发兵赶到 洮水

地理小课堂
●牛头山

古山名,在今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中南部,西起武都区,东至岸门口河,因山形似牛头而得名。

●洮水

黄河上游支流,在今甘肃省西南部。

姜维发现了这个新情况,对夏侯霸说:“郭淮赶到洮水,分明是要截断我们的退路,怎么办哪?”夏侯霸说:“看来我们不如退兵,免得遭受损失。”姜维就叫夏侯霸先走,自己断后,往洮城退去。

他们退了没多远,就给邓艾知道了。他对郭淮说:“蜀兵退去没多远,可能还要回来,我们照旧应当守住关口要道。”郭淮就派他带着一小部分兵马去守 白水 ,把军队扎在白水北岸。

地理小课堂
●白水

古水名,在今甘肃省南部,汉、魏、南北朝时期,白水羌、邓至羌等少数民族聚居在沿江流域。

邓艾在白水北岸的消息立刻叫姜维想出个计策来。他对将军廖化说:“你带领一支人马赶到白水南岸,就在那边扎住营寨,把邓艾的兵马牵住,我这儿直接去打洮城,准能把那个城打下来。”廖化说:“咱们一同去打洮城,不是更有把握吗?”姜维说:“没有我们的兵马扎在南岸,邓艾就会调他的兵马去救洮城的。”廖化这才明白到南岸去扎营的道理。他很快到了白水南岸,面对着邓艾的军营扎下了营寨。两军对立,中间隔着一条河。

邓艾一看,数了数南岸军营的帐篷,就对将士们说:“姜维突然退兵, 形迹 可疑。我这儿人少,按说他应当渡过河来,可是他不叫士兵们造桥,不做渡河的准备,就这么跟我们对立着,这分明是把我们拖住,姜维自己一定去袭击洮城。”

语文活学活用
●形迹

解释:行为举止和神色;痕迹,迹象;礼貌。文中取义第一种。

造句:这个人形迹可疑,赶紧跟上去看看他要干什么。

洮城在白水北面,离邓艾的军营大约六十里地。邓艾偷偷地拔营,连夜急行军赶到洮城。果然,姜维的军队向洮城过来。可是洮城已经给邓艾占据了,蜀军差了一步,只好退回汉中。

麹山城里的蜀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几天,终于投降了敌人。廖化的一队兵马见不到敌人,也只好回来了。

姜维回到汉中,心里不得劲儿。他想,兵马不够,不能单独跟魏作战,就一面 操练 兵马,准备再一次北伐中原,一面派使者到东吴,请吴主孙权看准机会共同出兵,还说东西两面夹攻准能打胜仗。谁知道吴主年老, 意志 衰退,为了家里的事务争闹不休,哪儿还有心思向外扩张势力。他对蜀汉的使者敷衍了一下,就打发他回去了。

语文活学活用
●操练

解释: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方面的技能。

造句:赛事将至,须加强操练。

近义词:演练。

●意志

解释: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

造句:意志薄弱的人,做不成大事。

转过年就是公元250年,孙权为了几个夫人和几个儿子,连内政都搞得乱糟糟的。到了下半年,他就立孙亮为太子。东吴不是早已立太子了吗?怎么又来了个太子呢?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ovBjZ2lcqACBtNcJZRi4cTc+RcNNSL71lQk1kuu8XJ2vFmAXJA67zLnpEd83Q5ac



2.赤膊上阵

孙登早已被孙权立为太子,没想到公元241年,孙登死了,琅琊王夫人的大儿子孙和被立为太子,二儿子孙霸封为鲁王。鲁王孙霸结交了几个大臣,暗暗打算夺取太子的地位。大臣们起了争论,有的拥护太子,有的拥护鲁王。孙权认为两人都是自己的儿子,不分彼此地对待他们。

那时候,大将军陆逊接替顾雍做了丞相,仍旧镇守着 武昌 。他屡次上书劝告吴主,说明太子是正统,鲁王是 藩臣 ,彼此之间应当有区别。

地理小课堂
●武昌

古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公元221年,孙权迁都鄂城,将鄂城改称武昌,公元229年又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后来孙皓迁都武昌,又迁回建业。

历史追根究底
●藩臣

历代藩王、属国之王或节度使的别称。

吴主孙权听了那些拥护鲁王孙霸的人的话,直怪陆逊多嘴。他派使者到武昌责备陆逊干预他家里的事。陆逊已经六十三岁了,听了责备,有口没处说,又恨又痛心地患病死了。吴主吩咐诸葛恪为大将军,接替陆逊镇守武昌。

吴主孙权一发火儿,杀了几个大臣,废了太子孙和。他痛恨孙霸勾结大臣,把他也杀了。这时候小儿子孙亮的母亲潘夫人最得宠,吴主孙权就让孙亮做了太子。第二年(公元251年),潘氏就被立为皇后。

吴主因为孙亮太年轻,要在自己去世以前把他托付给大臣,就把大将军诸葛恪从武昌召回来。在病床前,吴主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领 太子太傅 ,中书令孙弘领太子少傅,朝廷中一切事务由诸葛恪拿主意,只有生杀大事才向皇上请示。他又任命会稽太守滕胤(téng yìn)为太常。朝廷上主要的官职安排好了以后,吴主的病倒好起来了。

历史追根究底
●太子太傅

古官名,与太子少傅并称太子二傅,掌管辅导太子。太子在太子二傅面前执弟子之礼,太傅不称臣。三国时,太子二傅一同主管东宫事务。

到了公元252年二月,吴主孙权又病了,还病得很厉害。潘皇后因为太子年轻,就打算把政权拿过来。她派人去问中书令兼太子少傅孙弘:“从前 吕太后 临朝是怎么回事?”

历史追根究底
●吕太后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为人残忍而有谋略。刘邦死后,吕太后独揽大权,分封吕氏子侄为王侯,任用亲信,排斥功臣。

她这一问哪,连孙弘都害怕了。为什么呢?因为宫里宫外都知道 潘皇后 性情刚强、手段毒辣,她要是执掌朝廷大权,那个厉害劲儿谁吃得消?不知道哪位下了毒手,趁她睡熟的时候,把她掐死了。有的说是宫女们干的,有的说是拿事的大臣们干的。查不到凶手,宫女们倒了霉,有嫌疑的就给杀了几个。

历史追根究底
●潘皇后

孙权病重时,潘皇后命人向中书令孙弘询问吕太后临朝听政的旧事,似是因此被权臣所杀,也有说法认为她死于不堪受虐的宫人之手。

潘皇后下葬没多久,吴主就快咽气了。他召诸葛恪、孙弘、滕胤、将军吕据、侍中 孙峻 到床前,嘱咐后事。七十一岁的吴主孙权就这么死了。孙弘素来跟诸葛恪不和,怕将来给诸葛恪压制,就秘不发丧,要假传诏书先把诸葛恪杀了。孙峻知道了这个阴谋,告诉了诸葛恪。诸葛恪请孙弘过来商议大事。孙弘一到,就给杀了,这才给吴主发丧。大臣们尊孙权为大皇帝。太子孙亮即位,才十岁,大赦天下,以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吕岱(dài)为大司马。

历史追根究底
●孙峻

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在设计诛杀诸葛恪后掌握吴国大权,又大肆残害宗室,后因病去世。孙休即位后,将孙峻从族谱上除名,改称故峻。

太傅诸葛恪执掌朝政,首先废除一些 苛刻 的法令,废除关税,减少官差。就有不少人说他好。为了防备曹魏的侵犯,他亲自带领军队到了 东兴 ,修筑一条大堤。大堤左右是山,他就下令在山上造两个城,城里各留一千人,叫将军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城,自己带着军队回去了。

语文活学活用
●苛刻

解释:要求过高,过于严厉、刻薄。

造句:他对我的要求也太苛刻了,我无法接受。

近义词:严苛、严酷。

地理小课堂
●东兴

古地名,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西南,接巢县界,就是濡须坞。

东吴的大丧和修筑东兴大堤引起了曹魏再一次向东吴进攻的决心。诸葛恪有个族里的叔叔叫诸葛诞,做了魏镇东将军。他向魏大将军报告东吴修堤筑城的情况,请他抢在头里发兵去夺取东兴。这时候(公元252年),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做了大将军,执掌朝廷大权,二儿子司马昭做了安东将军。司马懿已经在一年前死了。

魏大将军司马师听了诸葛诞的报告和别的几个将军进攻东吴的计策,就要出兵。有人反对,他可不听,就决定发兵去打东吴。十一月里,诏书下来,派征东将军胡遵、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率领七万兵马攻打东兴。为了分散东吴的兵力,又派征南大将军王昶(chǎng)、镇南将军 毌(guàn)丘 俭各带两万兵马,一个进攻南郡,一个进攻武昌。司马昭做了 监军 ,监督三路兵马。

历史追根究底
●毌丘

毌丘,复姓。古时“毋”“毌”“母”字形常混。

●监军

古官名,负责监督军队。监军一般没有实际统军的权力,但监军是中央派遣,可以向皇帝报告主将行动,所以主将受监军的制约。

进攻东兴的七万大军到了东吴地界,征东将军胡遵对韩综、桓嘉他们说:“要夺取东兴,必须先打下大堤左右的两座城,要打下那两座城,必须先占领大堤。可是大堤前面是湖,怎么能过去呢?”他们商量下来,决定在湖上搭座浮桥,直通大堤。

胡遵的大军很快地搭起浮桥,占领大堤,就在大堤上和山下安营下寨。将军韩综和桓嘉分别攻打东西两座城。把守西城的全端和把守东城的留略死守山城,不敢出战。城在山上,一时攻打不下。胡遵在东城下的 徐塘 安营。因为天冷,正赶上下大雪,不便进攻,胡遵就在大营里跟将军们喝酒取暖。忽然士兵进来报告,说水面上有二三十只战船往这边过来。胡遵出去一看,都是小船,就对将士们说:“每只船就算挤足一百人,总共也不过几千人。我们这儿就有几万人马,怕什么?叫兵士们在外边看着,咱们还是喝咱们的酒吧!”

地理小课堂
●徐塘

古地名,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南东关镇东。

原来东吴太傅诸葛恪一探听到魏兵分三路过来,就跟将士们商量坟头对付的计策。他派丁奉为先锋,带着唐咨、吕据、留赞三个将军,率领两万兵马和几百只战船先出发,自己也带领两万兵马接着跟上,日夜赶路去救东兴。

丁奉在半路上对唐咨他们说:“人多行军慢,要是敌人抢先占据了险要的地方,咱们就不容易跟他们争锋了。我说,不如带领一小队人先赶上去,也许能够占先一步,大军在后面接着上来。你们说好不好?”大伙儿同意这么办。丁奉就带着三千勇士,坐着三十只船,正碰到刮东北风,扯满了风篷,两天就赶到 东关 ,马上进攻徐塘。

地理小课堂
●东关

古关名,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为三国吴诸葛恪所筑,隔着濡须水与七宝山上的西关相对。

东吴的三千人到了徐塘,没见魏兵出来,立刻拢船靠岸。丁奉对士兵们说:“大丈夫为国立功,就在今天了!”说着,他就在大雪之中,摘下头盔,脱去铠甲,左手挎着盾牌,右手拿着单刀,站在船头,左右指挥着。三千勇士一看老将丁奉这个样儿,全都立刻摘下头盔,脱去铠甲,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单刀,等候命令。

魏兵认为大雪天这么冷,吴军赤膊上阵,不用打,冻也冻僵了,不由得哈哈大笑。丁奉领头一声喊,跳上岸来。霎时三千勇士好像猛虎扑食似的直蹦过来,杀进魏营。魏兵 措手不及 ,只听到“杀啊!”“杀啊!”的喊声震天价响,吓得四处乱跑。韩综、桓嘉两个将军摇摇摆摆地出来应战,可巧碰到丁奉。韩综在前,被丁奉一刀砍在肩膀上,眼看活不成了。突然桓嘉从左边转出,一枪刺来。丁奉眼明手快,让过枪头,把单刀挟在胳肢窝里,抓住桓嘉的枪杆,往里一拉。丁奉“嚓嚓”两刀,砍了两个魏将。魏兵一瞧他们的将军都给杀了,慌忙扔了前寨,逃到后寨,刚巧唐咨、吕据、留赞他们陆续赶到,后寨也保不住。吴兵勇气百倍,杀得雪地都红了。魏将胡遵 一马当先 ,往浮桥那边逃去。一下子魏兵纷纷跟着上了浮桥。浮桥支不住这许多人,“哗啦啦”一声响,桥垮了一大段,人掉了一大批。成千上万的魏兵就这么掉在水里淹死、冻死,倒给后面的人铺成了一条死尸桥,他们就踩着尸体逃了活命。还有两路魏军,王昶、毌丘俭他们,原来是配合作战的,一听到东兴一路已经打了败仗,就烧毁营寨退回去了。

语文活学活用
●措手不及

解释:临时来不及应付。

造句:平时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免得遇到火险时措手不及。

近义词:猝不及防。

●一马当先

解释:作战时策马冲锋走在最前列;多形容领先或带头。

造句:每次有志愿者活动,他都一马当先报名参加。

三路兵马就这么打败仗的打败仗,逃回去的逃回去。魏朝廷上的大臣们议论纷纷,要求追究责任。大将军司马师说:“是我自己不听劝告,以致到了这步田地。这是我的过错,将军们有什么罪呢?”他的兄弟司马昭是三路大军的监军,情愿受罚,要求削去他的爵位,别的将军可都没受到责备。司马师和司马昭弟兄俩就把这次打败仗的过失自己包了,别人又是高兴,又是害臊,谁不 拥护 他们才怪呢!

语文活学活用
●拥护

解释: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

造句:他为群众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大家都拥护他。

司马师任命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毌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他担心诸葛恪再来进攻,还准备再加强东边的防御。光禄大夫张缉说:“诸葛恪虽然打了胜仗,他也长不了。”司马师说:“这话怎么讲?” 张缉说:“做臣下的威风太大了,主人就害怕。功劳太大了,全国都盖在他底下。他想不死,办得到吗?” 司马师听了张缉的话,又是高兴,又是害怕。他不断地打发人去探听诸葛恪的动静。

读史学古文
●出自《魏略》

(张)缉云:“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欲不死可得乎?” ovBjZ2lcqACBtNcJZRi4cTc+RcNNSL71lQk1kuu8XJ2vFmAXJA67zLnpEd83Q5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