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朋自远来

妇好其来。

自从派遣妇好追扑封地叛逃的奴隶后,商王武丁经日忧心茕茕,屡屡求神问卜,毕竟除伉俪之情外,征伐各方、索贡戍边乃至祡祭天祖,还须力赖此妃耦。

盘庚迁殷以来,“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商道日衰。武丁践祚,用大臣甘盘、傅说以为佐,命妇好为王前驱,用兵八十一方国,南征江淮,北伐河套,西拓渭汭,大震中国,天下运于掌矣。商王用兵,源于早期国家收入对人口的依赖,即需要大量人口服役(军役、力役),以及国家支出中祭祀所需之珍宝,如“贝”。

● 西汉五牛贮贝器云南省博物馆藏

盛大的庆功酒宴猗欤盛矣,武丁赐贝给妇好和“逦者”(陪伴者、辅助者),以示恩宠。赐贝是商王分配资源、彰显王权的常见手段,多在宴飨、王室祭祀、巡视地方或征伐方国时举行,受赐者多为内服近臣、功臣。殷墟卜辞有“赐多女有贝朋”“围不殟,赐贝二朋”等记载,这两条卜辞皆是武丁时期的。

武丁以来,商末尤其帝辛之世盛行赐贝。商王常赐贝于寝、宰、作册、戍等近臣,臣下受赏后,将贝交予铸铜作坊,定制铜器,铸以铭文,以昭示王恩。如“癸巳,王易(赐)小臣邑贝十朋,用乍(作)母癸尊彝。佳(唯)王六祀,肜日,在四月,亚疑”(《小臣邑斝铭》),即在某商王六年四月癸巳日肜祭的日子,商王赐给名叫“邑”的小臣贝十朋,小臣“邑”用这十朋贝为其母做一件祭器。西周前期延续了赐贝传统,受赏者包括外服诸侯、多邦伯(周边部族首领),作册、使臣等近臣和对外征伐的功臣。后被“册命”等其他政治性赏赐代替。

由于文献的记载和青铜器中赐贝兑换成器的铭文,许多人认为海贝至迟已在商末成为货币,是最早的货币。《史记·平准书》中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司马迁认为,早在虞夏时期,龟、贝、金、钱、刀、布已作为货币出现。《汉书·食货志》载:“《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班固亦将布帛、金、刀、龟、贝视作最早的货币形态。此外,诸多经典都认为商周时贝已是货币,如,《书·盘庚》:“具乃贝玉。”孔颖达疏:“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易·震·六二》:“儒丧贝。”王弼注:“贝,资货粮用之属也。”《周礼·秋官》:“其贡货物。”郑玄注:“货物,龟贝也。”《仪礼·士丧礼》:“贝三,实于笲。”郑玄注:“贝,水物,古者以为货。”《盐铁论》:“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近代以来,罗振玉、王国维、李济、董作宾、高去寻、郭沫若等研究甲骨文和考古的学者,都认为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货币史家彭信威亦是直下判语:“中国最早的货币,的确是贝。”

近年来,许多钱币专家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认为贝不是最早的货币,或者“不能简单地将海贝当作最早的货币”。

● 天然贝

海贝本是天然之物,早已存在。华夏先民对海贝的追求源于其神秘性与稀缺性。母系社会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命脆弱,产生了基于女阴崇拜的生命崇拜。考古中,夏、商、周时期的海贝主要是货贝,还有一些少量的环纹货贝、拟枣贝,多源自印度洋,难以跋涉的海陆之遥,让光洁夺目的贝成了可珍之宝。

海贝首先是饰品,与玉、龟甲等类似。妇好平叛后,常入贡龟甲觐王。此时的龟甲与武丁的赐贝都具有饰品、宝物性质。既为珍宝,自然是生者宝之,死者随之。自新石器时代至春秋前,贝是缝缀在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中衣襟上的衣饰,贝是垂坠在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的荒帷(棺罩),贝是裹在西安沣西张家坡西周车马坑中马嘴上的络头,贝是曲村—天马遗址晋侯墓中与梯形玉牌、玉贝、红色玛瑙珠、红色玛瑙竹节管、绿松石珠合链的玉组佩,贝是殷墟大司空村殷墓中逝者的手中之握和口中之琀。

在敦地行猎时,武丁得知了妇好病逝的噩耗,为其取庙号“辛”,并多次举行了嫔祭、燎祭、酒祭、侑祭、祠祭等。武丁还将妇好许配给天帝和大乙唐、大甲、祖乙等最受尊隆的祖先做了冥妇,率虎食人者,魂为鬼配,这与殷人敬神崇鬼风俗以及“奔者不禁”的婚俗相契合。在妇好墓中,出土了4面铜镜、4件铜钺、130余件青铜兵器、200余件青铜礼器、700余件玉器、6800多枚海贝以及宝石制品……此外,还有16名殉人、6条殉狗……武丁殷殷之心,拳拳可见;殷人生祭之残,觳觫惊心。原本湮灭于史海的女杰,因甲骨与殷墟之掘,复又成为骚士“掘人”口中的要角。此时,大量海贝脱离了挂饰性质,成堆出土,表明了海贝的财富化、货币化,正是在殷商中晚期。

● 仿贝与贝范

海贝的货币化与殷人的经商传统有关。商品交换最早是以物易物,后必然发展出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媒介。这种媒介就是货币。货币开始是由某种物品承担,后来就逐渐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周易》《楚辞·天问》《山海经·大荒东经》和古本《竹书纪年》等古籍中,都有王亥到有易部落被杀而他的牛羊被抢夺的记载。如《山海经·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王亥”出现于甲骨文,是商朝立国前的首领之一,活动地域主要在豫东、豫北及鲁西一带。“有易”,即今河北易水流域。王亥赶着牛羊远赴“有易”部落,不是放牧,而是经商。牛羊就是一种典型的物物交换媒介。王亥跋山涉水地与有易贸易,可看出殷人的经商传统。

● 诸色仿贝

海贝的货币化直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铜器冶炼铸造、陶器制造等手工业的发展(殷墟有此遗址),畜牧业的繁盛(甲骨有“马、牛、羊、豕、犬”之文字),农业生产的进步(甲骨有“禾、菽、稷、黍、麦”之文字),从奴隶主到平民,商代进入交换时代。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无论是奢侈品,还是日用品,都借由商品的形式,通过交换媒介,互通有无。奴隶主除了征伐、享聘外,也借由交换的途径,换取奢侈品,如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贵族大墓中的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陕西蓝田玉、河南密县玉和南阳独山玉、浙江青田玉及湖北郧县、竹山等地的绿松石皆非本地所产,多系交换所得。平民通过出卖自己生产的物品,如农牧产品、手工艺品等,直接以物易物,或者兑换成贝等广受认可的媒介,再购买日用陶器、小件青铜器、简易饰品、食盐等必需品。可以想见,玛瑙、龟甲、黄金、玉石、贝等因其奢侈品的功用,而大受欢迎,青铜铲、削刀因其实用器的功用,而流行于平民群体中。

经过交换“市场”的反复验证,贝、削刀、青铜铲等一批商品实物脱离了纯物品属性,一跃成为自然货币,具有原始货币的内涵。而“贝”相较宝石更易得,相较青铜更易携带,属于贵族、平民皆用的装饰品,且称量原始布帛需要“度”,测量粮食多少依靠“量”,评估金属重量需要“衡”,而贝具有“均质性”,仅需要数个数,便可以随意组合、拆散,故成了商品交换中的“明星”,在自然货币中尤其畅行,是影响最大的原始货币。此时,海贝还未脱离实用性,故不能将贝看作纯粹的货币,青铜铸造的仿贝依旧有装饰等功用,故不能将仿贝看作最早的铸币。最早的铸币是脱离了实用器的空首布,即“钱”。从原始货币角度讲,许多自然货币如兽皮、玉石都充当过交换媒介,且具有一定价值,与贝相侔,又无法判断它们的使用时间,故不能简单地认为“贝币是最早的货币”。

海贝的计量单位是朋,人间阴曹,唯钱为朋。甲骨文、金文中常见有“贝朋”的文字,王国维考证“十贝为一朋”(“古者五贝一系,二系一朋”)。商周青铜器中经常有某人赏赐某“贝若干朋”,受赏者以贝为资,铸器以纪的铭文。但是以贝铸器的数量是不固定的,从二朋至二百朋不等,如“赏小子夫贝二朋,用乍(作)父己尊彝”“易(赐)小子贝二百,用作父丁尊簋”等,可知青铜器的记载是受赏贝的数量,而不是贝铸造青铜器所需的数量。王赐贝,不是向臣下赐予货币、“赏钱”,而是赏赐如金、鬯、马、弓、矢、臣、田、车、裘、圭、衣、鬲、布、牛一般的宝物。西周初年,贝的“购买力”(仍是物物兑换的比价)比较明确,如《卫盉铭》有:“矩白(伯)庶人取瑾璋于裘卫。才(裁)八十朋,厥贮,其舍田十田(1000亩)。”矩白(伯)向裘卫索取瑾璋一块,价值八十朋,若用土地交换,则须用田十田。《周易》中亦有“十朋之龟”的记载,即百贝(十朋)可换一龟甲。

商周以来,大量的海贝进入墓葬和储藏领域,由于供应的不足,大量仿贝出现了。妇好墓中出土6枚用绿松石磨制成的贝。1953年在安阳大司空村商代14号墓中出土1枚青铜铸贝,第312号墓中出土2枚青铜铸贝,3枚型式相同。1969至197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在安阳殷墟区的第620号商墓中发现铜贝2枚。1971年山西保德县发现铜贝109枚、海贝112枚(铜贝与车马器共出,为装饰品而非货币)。此外,还有金质、骨质、玛瑙质、玉质等材质的仿贝。

● 铜贝

贝的信史,也是国的信史。在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的何尊之上,出现了“宅兹中国”等金文,这是已知最早的“中国”二字。论者多谈及周成王营建成周、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并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等事,而对周王“赐贝卅朋”之举,却鲜有关注。

其实,何尊所载的周王营都,是夏以来便有的“天下之中”地理区位、“建中立极”的建筑格局,这是中华民族“中庸”“尚中”的民族基因。何尊所铭刻的金文,也源自安阳殷墟的甲骨文,贞人契刻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对征伐、狩猎、畜牧、农事、疾病、灾害、祭祀、日月、风雨等事虔诚一卜,希求得到指引。他们在甲骨上铭刻的“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构法的文字,证古泽今,构筑了华夏文化的灵魂基底。何尊作为酒器,是周人对天、地、山川、四望、先妣先考之祭,中华礼乐,从敬畏天地君亲师始,孕育出仁悌忠孝礼义廉耻等道德秩序。而这之中,三代文明所体现出的秩序、等级、礼仪、崇祖等要义,借由赐“贝”这一政治仪轨而昭彰。

这小小的海虫之寄,远遥自异域洋海,却蕴含着华夏九州的宗法礼乐,葆有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根脉。万里同风,兼包并蓄,阴阳和合,这是货币的隐喻,这是文明的隐喻。

从贝币开始,中国三千余年的货币与货币经济徐徐展开,从未中断。中国历代货币是中华文明以连续、创新、统一、包容、和平之姿卓然于世界之林的重要象征。是所谓:货币虽小,所见犹大。一代之典章,一朝之制度,百代万国之兴衰,越千载而在目前者,于兹为易。

● 诸色贝币

贝币图释举要
天然贝
仿贝
铸贝
金银贝币
铜鱼

铜鱼,棺饰,串挂在棺椁周围,晚清、民国误为钱币。西周大墓常见棺椁四周有铜鱼、玉鱼和石鱼散落。

铜璜

铜璜,旧误为商周钱币,实际是春秋至秦汉时悬挂于室内的帷帐陈设,帐角、璧带等处均有此物。古人视死如生,死后仍用其作荒帷装饰之物。一说为铜磬。马王堆汉墓帛画中亦有此物。 JR57Dc/hHJRkw5OhfT+YFkrfy8q7pv1kP+85JGyC5hg9Mb8lOpIwAd5V8NOq6b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