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维也纳歌剧院,1938年

红—白—红,

至死效忠!

——考狄利娅·多德森,2003年

1938年3月11日,星期五,考狄利娅、伊丽莎白( Elizabeth )和丹尼尔·多德森(Daniel Dodson)买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演出票。他们在维也纳已经待了一段时间,对这座城市相当熟悉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能看出他们不是本地人。这姐弟三人与人们想象中美国上流家庭年轻人的样子完全一致:身材高大,喜欢运动,衣着随意却看得出价格不菲。大姐考狄利娅显然是这个三人小组的领头人。三姐弟的活动都由25岁的考狄利娅来决定,今晚她安排的活动是看歌剧。

按照考狄利娅后来的说法,在3月11日的那些事情发生后,她就决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在那之前她一直过着备受呵护的生活,就像那一代的许多美国大学生一样,考狄利娅只熟悉安定的生活状态。她的父亲威廉·多德森(William Dodson)是俄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Oregon)的商会主席 ,他让自己的子女都接受了昂贵的大学教育,但他最大的希望寄托在考狄利娅身上。他给考狄利娅取了莎士比亚笔下女英雄的名字,这并非巧合。就像李尔王的女儿一样,考狄利娅·多德森最终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考狄利娅来到维也纳的原因要追溯到几年前。上中学时,考狄利娅迷上了狂飙突进 [1] 时期的作家并决定要攻读德国文学。机缘巧合下,她进入了波特兰的美国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学习文学;同样是机缘巧合,在那里她认识了来自奥地利的交换生奥托·乌尔巴赫。但后来的事情就不再是巧合了。在奥托的建议下,考狄利娅来到了维也纳。她认识了奥托的母亲爱丽丝和奥托的弟弟卡尔,而这份友谊后来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1938年3月11日,当考狄利娅和弟弟妹妹一起走进剧院时,她不会预料到后来的拯救行动和自己在其中的作用。那天演出剧目是柴可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Eugen Onegin ),开场时间是晚上七点。《叶甫盖尼·奥涅金》不是一部简单的歌剧。它讲述的是一位俄国贵族的故事。主人公奥涅金拒绝了一位名叫达吉雅娜的姑娘,不久后又因为一些无谓的琐事而在决斗中开枪杀死了一个朋友。奥涅金这个人物的有趣之处在于,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同理心。不久以后,一个与之类似的现象——同理心的彻底丧失——也将席卷整个维也纳,也裹挟了国家歌剧院的所有工作人员。而当晚的犹太指挥家卡尔·阿尔文(Karl Alwin),以及达吉雅娜的扮演者雅米拉·诺沃特纳(Jarmila Nowotna)很快也都无法指望得到同胞的同情了。

至于考狄利娅三姐弟为什么偏偏去看了《奥涅金》,而不是去看第二天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Tristan und Isolde ),已经无从考证了。也许瓦格纳的票已经售罄,或者考狄利娅不喜欢瓦格纳。也可能她对歌剧不甚了解,只是像今天维也纳的游客依然会做的那样,随意买了三张时间合适的票,接着在餐厅订好了位子。总之,考狄利娅去看歌剧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但演出时的气氛却与平日截然不同。几天以来,这座城市一直笼罩在紧张的空气中。3月9日,联邦总理库尔特·许士尼格(Kurt Schuschnigg)宣布举行全民公投,让所有奥地利人都有机会支持一个“自由的、德意志的、独立的、社会的、基督教的、统一的奥地利”。但在3月10日,希特勒就强行取消了公投。此时所有人都在等待局势的下一步发展。

晚上7点47分,当考狄利娅姐弟三人还在欣赏《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幕时,许士尼格发表了广播讲话。他告诉听众,他决定“向暴力让步”并立即辞职。此举为奥地利纳粹主义者扫清了道路。几个小时后,希特勒的亲信阿图尔·赛斯-英夸特(Arthur Seyß-Inquart)上台。

多德森姐弟三人也许是在第三场结束后的休息时间就已得知了广播讲话,或者最迟是在晚上10点离开国家歌剧院时,他们意识到发生了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们在维也纳的朋友卡尔·乌尔巴赫站在出口处接他们,从他的表情可以确定事情的严重性。原定去饭店就餐的计划不得不取消。

到这时为止,考狄利娅对狂飙突进文学的偏爱还纯粹是理论上的。她喜欢研究人的情绪,大学时还曾上过心理学课程。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在维也纳所经历的是一场足以冲破任何心理学课程范畴的情绪大爆炸。

1938年3月12日上午,第一批德国军队越过边界进入奥地利。3月13日星期日,德军抵达维也纳。卡尔几周以来自豪地带着几位美国朋友游览的这座城市,此时变成了一片纳粹旗帜的海洋。那是欢欣与仇恨交织的疯狂时刻。考狄利娅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情绪——既有必胜的狂喜,也有彻底的绝望。令她惊讶的是这一转变的速度之快:“一切都发生得如此之快,公民的权利、警察的保护,一切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瞬间都不复存在了……我开始憎恨纳粹,他们是如此傲慢,如此冷酷无情。”考狄利娅谈到当时街头的情景时,没有提及爱丽丝和卡尔的名字:“对犹太人的迫害是惨无人道的。” 当时考狄利娅做出了一个决定,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余生。她要为新结识的犹太朋友们做些事情。尽管她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她已经准备好走上危险的道路了。

这个天真的女大学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了一名内心强大的情报人员,就职于美国最精锐的情报组织——战略情报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缩写为OSS)。而这一转变也是由于她遇到了爱丽丝·乌尔巴赫,那个身材圆润的小个子女人。


[1] 狂飙突进( Sturm und Drang )是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学运动,它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编者注 bOPghyws/njRscEn1jQ5D3dX9n66gJQcrI/MMS5gQeFLdmE/4g/EjdOWrjTQSU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