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 太初历的订定和著述

司马迁三十一岁这一年,在他个人没有什么大事。汉武帝却又巡幸回中,即甘肃的固原。也到过河东,到河东是为的祭后土,后土祠在汾阴(现在山西西南部荣河的地方),不用说司马迁也是奉陪了的。这一年,为要彻底消灭匈奴,便和乌孙(在现在新疆西界伊犁河流域)连络,以江都王的女儿细君冒充公主,去下嫁乌孙。这时通西域的使者已到过安息(在现在伊拉克、伊朗一带),安息便也曾把大秦(即罗马帝国)的魔术师献送给中国。往时有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他们也随了汉武帝巡行,汉武帝往常赏赐很厚,是炫耀,却也是示威。(汉武帝是天真而又可笑的!)又因为得到乌孙的好马,称为天马,天马好吃苜蓿,于是宫观之旁,也便种了无数苜蓿。异国情调是越来越浓了!司马迁呼吸于这种浪漫的空气之中,你能怪他成为一个浪漫的大抒情诗人么?

太初元年(公元前一〇四),司马迁三十二岁,却有两件不朽的事业,一是完成了,一是开始着,都表现在这一年了。

完成了的一件大事业是太初历。在这一年以前的历法,都是认冬天十月为岁首的,有点像现在的阳历。到了这年的夏五月,改订历法,以春正月为岁首,遂奠定了现在阴历的基础,支配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在两千年以上。这种历法,又不止只是争一个正月为岁首而已,晦朔弦望也都因经过这一次改订而十分确切了。更重要的是,照汉人五行学说推起来,汉德有三说:汉高祖自认是赤帝子,色尚赤,所以以十月为岁首。后来张苍主张汉应该是水德,色当尚黑,也以十月为岁首。只有鲁人公孙臣却主张汉应该是土德,色尚黄。但后一说当时为张苍的学说压倒,未见采用。不料在公孙臣说过那话的第三年,即文帝十五年(公元前一六五),在成纪(现在甘肃天水)却出现了一条黄龙,于是公孙臣的话的重要性便立时增加了。自此以后,大家便都盼望着依照土德而改服易制。可是这事一直搁置了六十几年,中间被那会望气的新桓平之欺诈而使文帝打消了兴致,以后景帝也没有动作,武帝初年又为爱好黄老的窦太后所阻梗,最后到了这次改正历法的时候,才把服色正式规定了。紧跟着“色尚黄”之后,乃是:“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汉书·武帝本纪》)原来历法的改订,乃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大整理。这种大改革,参加的人有三四十位,其中如公孙卿、兒宽、壶遂、唐都、洛下闳等,更是有名的专家。这些人有的是司马迁的晚辈,有的是司马迁的父执。不过主动的应该认为还是司马迁,所以他曾说:“余与壶遂定律历。”(《韩长孺列传赞》)司马迁本是要学孔子的,孔子有“行夏之时”(《卫灵公》十一)之语,《史记》中也有“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之文,这次就由司马迁之手而实现了孔子的理想了;司马迁本是世传的历史家,古代历史家即兼管星历,他这一次大功劳,也正是他父亲那“上世……典天官事,……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的一种九泉下的安慰。太初历对后来的影响之大,不下于《史记》,在汉代的重要,那就更不必说了。《史记》中《天官书》及《历书》之作,是有它的实际根据和价值的。

至于他那正在开始着的一件大事,不用说,就是那不朽的著述——《史记》了。国家的政法既然更新,在司马迁看来,就仿佛开一个新纪元似的了,所以他的《史记》也“于焉着笔”。这时正是他年富力强的时候——三十二岁,所以那文字中精力弥漫,生气盎然,矫健之中带有浓烈的感情。《史记》起初叫《太史公书》,共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自此一直到他四十五岁,费了十四年的功夫才写成。假若加上他旅行及紬读史料的开始时代,恐怕前后不下二十年!

司马迁开始写《史记》的这一年,汉武帝仍然巡幸。在改历之前,汉武帝又到了泰山和海上。在改历之后,秋天的八月,则到了安定(现在甘肃固原县) 。这一年,开始征大宛(中亚细亚之地),因为大宛的贰师城有好马,遂称去征伐的将军李广利为贰师将军,预备一到那儿就把马取了来。哪知道李广利来往两年,回到敦煌(甘肃西界),去的数万人不过只剩了十分之一二了,于是李广利请求罢兵。汉武帝听了大怒,打发人在玉门把败兵截住,说:敢回来的就斩!因此李广利吓得留在敦煌,不敢回来。汉武帝觉得大宛是一个小国,小国还攻不下,岂不为人耻笑,于是又发了六万人,十万只牛,三万多匹马,骆驼驴骡也以万计;更因为大宛城内无水,他们吃水是到城外的井里取,于是加派了水工,去把水汲干,好让城内没得水吃。再为万全起见,加发了十八万人,保卫酒泉(甘肃西部),同时也是后备军。伐大宛,目的是为得马,于是随着大军,又派了两位善于选马的人,预备一攻下大宛城,就取马。因此李广利再整队西征。这事一直到太初四年(公元前一〇一),才告结束,好马得了数十匹,中等马得了三千多匹,大宛王由汉兵立了一位对中国一向情感好的昧蔡,李广利凯旋回到长安。为了几千匹马,就那样小题大做,这就是那一个时代之富有传奇性和诱惑性的地方。(威风而有趣的《大宛列传》就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的!)同时,西域的建设,却因此更巩固并更扩大了,元封三年(公元前一〇八)时,亭障不过设到玉门(甘肃西部之中心),现在隔了八年,就又从敦煌设亭障至于盐泽(现在新疆的罗布诺尔)了。到这时,司马迁年三十五!这其间,汉武帝曾经幸河东(公元前一〇二),本年也到过回中。汉武帝的车辇是没有一年休息过,司马迁的游踪也就没有一年中断过!

这时却有一桩可注意的事,这就是汉高祖所封的一百四十多位为侯的功臣,到了太初三年(公元前一〇二),因为子孙犯法,就只剩了四个人了。这表示法律的网子是越来越密,这密网不久也就套在司马迁身上了!——那便是有名的李陵案。

司马迁的体验本已经够丰富了,但却还另有这一页,使其更充实,更沉痛,也更辉煌! 1a0i5cMTV7tt54SHnjl4kVyOva6sS02SVta3Bc79kOZAfKEOEd07u/hDhvVhQw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