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封禅与北地之游
——“无限”之象征

司马迁奉使巴、蜀、滇中的第二年是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〇),汉武帝举行了大规模的封禅。在封禅之前,那招展了千余里的旌旗,十八万的骑兵,却先越过了长城,到了五原、归绥,把匈奴威胁了一番(因为封禅先要罢兵),遂又到了陕西的中部县,去祭过黄帝(因为那儿相传有黄帝葬于桥山的坟墓)。从此就折回陕西淳化县的西北甘泉,甘泉有泰畤,祭的是泰乙。当时历法以十月为岁首,这事便在元封元年的十月。

到了这年的春天正月,这大队人马才又东下,去正式封禅。就在到了洛阳的时候,原是跟随着的司马谈却病倒了,这时司马迁正从西南奉使归来,在洛阳见到了他的父亲。

司马迁这一年二十六岁,在父亲的弥留之际,接受了做第二个孔子,并著第二部《春秋》的遗命。那为一般人所盼望了三十年的封禅大典,并为司马谈本人所参加设计过的封禅大典,可惜只能看了一个序幕,就饮恨而终了。

司马迁是什么时候追上了大队,是否赶得上缑氏和嵩山的祭祀,我们不晓得,但是因为职务的关系,终于扈驾东行,到了海上。这一年的四月,又随从汉武帝从海上到了泰山,参加了封禅。所以他的《封禅书》并非耳食之言,却也是实地的收获:

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意,于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具见其表里,后有君子,得以览焉。

所谓寿宫是奉神之宫,早在元狩五年(公元前一一八),那时司马迁才十八岁,寿宫中就已经有神君下降,借巫为主人,不过说些普通话,可是为汉武帝所宝贵着了。司马迁为郎中以后,大概时常有参观这种喜剧的机会的。

封禅固然热闹,然而司马迁的父亲之死,一定给司马迁以很大的创痛,所以他在《封禅书》里,一方面是飘忽神逸之笔,一方面却又极尽讽刺笑骂的能事,这也是当然的了。

因为封禅而有了至海上的机会,这使司马迁对于齐才有一种更总括的了解。他说:

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齐太公世家赞》

此外《史记》中关于齐人的许多记载,如驺衍、公孙弘以及许多方士如少翁、栾大、公孙卿、丁公、公玉带等,也一定是由于在实地旅行中所得的灵感而着笔的了。

元封元年的五月,那封禅的行列,又由海上而到了现在辽宁的锦县,热河的承德一带,再经过绥远的五原,回到甘泉。他们这一万八千里的旅行,于是结束。司马迁这次北边之行,是记载在《蒙恬列传赞》里:

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直道就是五原到云阳(现在陕西淳化县西北,亦即甘泉)的直通之道,所以恰恰是这一次的纪行呢。司马迁从前游了东南和中原,游了西陲和川滇,所遗憾的就是缺海上的景色和塞外风光了,这一次北地之游便又给弥补起来。

他到了任何地方,都访问长老,并都缅怀着中国的往古先烈。所以他又说:“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精神的遗泽,在他是深深地感印着了。

司马迁的旅行,其意义也许不只是在表面上而止。以天才纵横的司马迁的精神论,本是有囊括宇宙,气吞山河的魄力的,因为它无从放置了,所以奔溢而出,迫使他各处纵游。司马迁的精神是浪漫的,浪漫的意义——最重要的——之一就是无限,这遨游也无非是那“无限”之象征而已。

这一年桑弘羊的平准政策成功了,由国家统制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因此十分富足,汉武帝各处巡狩,并赏赐,就是取给于此。司马迁也正叨了时代的光!不过后来平准的流弊丛生,司马迁也亲见之,那也就是他作《平准书》的来由了。 a86CJImyNniQbYP50T6zVGPOwZiZSCVGgdlf7d686vTwE7irGbt9GHvLEMWZsKT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