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逐步升级

北邑战役对美国陆军航空兵在越南战争中的角色产生了重大而长远的影响,从而说服陆军支援大队指挥官同意将第57医疗分队重新部署到新山一,并重新考虑交战规则。北邑战役的结果致使要求放松对陆军飞行员限制的压力增加了,美国参战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陆军飞行员不再为南越陆军提供简单的直升机运输服务,他们正演变得更加复杂和致命:一个成熟的战斗人员,可以主动寻找、追寻和杀死敌人。值得注意的是,新的空中机动轻型直升机连有一个武装直升机排,同时也使编制为陆军飞行员的作战武器官可以被选择作为航空部队指挥官。1963年2月,交战规则做了修改,以前只有在遭到射击时才能回击,现在允许向身份明确威胁其安全或被护送的运输直升机安全的对象开火。

第330运输连回收排装备的一架“支努干”直升机,机鼻饰有连徽,GS是“通用支援”(General Support)的缩写。回收排只有来自第765运输营的约5名飞行员,负责2架(有时是3架)直升机。

北邑战役表明,面对有准备的阵地,武装直升机效率有限。通用战术运输直升机连继续扩大其作用,加强了侦察和武装护航。为了适应作战要求,新的作战程序被制订出来:在固定翼战斗机出于安全等原因中断支援后,武装“休伊”将立即接替进行火力支援,并在最后一刻对着陆区进行侦察以防海军陆战队的H-34遭到敌人的伏击。尽管起初还有人持怀疑态度,但陆战队的直升机飞行员很快就相信了武装直升机概念,并将陆军的武装护航融入飞行作战当中。由于通用战术运输直升机连开创性的作用、杰出的成就和优秀的记录,该连被休斯工具公司飞机部授予了优异陆军航空单位奖。

1963年5月25日,第19运输连第1排的4架CH-37B“莫哈维”(Mojave)乘坐海军“布罗斯特伦”号(Brostrom)离开仁川港前往越南,这支部队由陆军越南概念小组作战指挥,于6月3日抵达西贡。4架直升机被平均分配给第339和第611运输连,其中配属给第611运输连的一架直升机后来转给同样位于头顿的第330运输连。4架“莫哈维”可以在不用大规模拆解飞机的情况下回收被击落的飞机,为直接支援单位提供了急需的重型起重能力。

一个新的航空连的到来预示着CH-21直升机即将告别越南。第114空中机动连(Air Mobile Company)与第11空中突击师同时成立,于1963年5月10日抵达新山一,目的地是湄公河三角洲永隆尘土飞扬的简易机场。1963年8月7日,第114空中机动连改称第114航空连(轻型空中机动)(Air Mobile Light,缩写AML),该连配备了注定要逐步取代CH-21直升机的UH-1B直升机。老式CH-21直升机性能落后所带来的困境,一定程度被第114航空连及其新型的UH-1B直升机的到来所缓解,陆军航空部队正从提供一种替代形式的快速运输工具过渡到综合空中机动系统。

6月23日,所有的CH-21部队重新进行了更名。随着航空部队在1963年不断地部署和增长,原来的第45运输营的行政资源已经捉襟见肘,以至于部署第二个航空营被认为对于局势缓解是必需的。第二个指挥单位——第52航空营于1963年3月被部署至波来古,接管了以前由第45运输营指挥的第1和第2军区所有航空单位,而第45运输营本身于9月24日更名为第145航空营。随着UH-1B被引入陆军,不同型号的“休伊”将会出人意料地成为越南战争永恒的象征。

原始连队及其新番号

第8运输连(轻型直升机),1961年11月12日—1963年6月25日,更名为第117航空连。

第18运输连(轻型固定翼运输机),1962年2月7日—1963年9月,调给第145航空营。

第33运输连(轻型直升机),1962年9月17日—1963年6月25日,更名为第118航空连。

第57运输连(轻型直升机),1961年12月11日—1963年6月25日,更名为第120航空连。

第81运输连(轻型直升机),1962年9月—1963年6月,更名为第119航空连。

第93运输连(轻型直升机),1962年—1963年6月,更名为第121航空连。

通用战术运输直升机连,1962年10月2日—1964年8月15日,更名为第68武装直升机连。

1967年的永隆陆军机场前门,也是香农—赖特大院入口通道,大门标牌上罗列有以此为基地的第114和第175突击直升机连徽章,后面是美国各州旗帜组成的“美国林荫大道”。

1964年1月朔庄机场的维修机库,里面停放着多架正在维修的第121航空连的CH-21直升机。

1965年年初,在朔庄陆军机场的第121航空连标牌上面写着“欢迎来到朔庄陆军国际航空港”。标牌中间是三角洲航空营营徽,右下角是第3排徽章。

1964—1965年,朔庄机场一角第121航空连的UH-1D武装直升机,前景是堆放的火箭弹。

1970年,在边和的第118突击直升机连第2排的“蓝4”UH-1H直升机“沼泽狐IV”(Swamp Fox IV)机鼻涂装,“雷鸟”下方是罗马数字IV,这是向“蓝4”前身发烟直升机“污染 IV”(Pollution IV)致敬。

1968年,第121突击直升机连成员在朔庄驻地的连队作战室前的草坪上野餐,可以看到门的上方装饰的“朔庄老虎”标志。

第119突击直升机连“短吻鳄”(Gators)由在越南飞行CH-21直升机的第81运输连演变而来,“飞龙”表明其上级单位是第52航空营。图中是第2飞行排“蓝短嘴鳄”(Blue Gators)的一架运输直升机,机鼻带有排徽。武装直升机排最初的呼号是“寡妇制造者”(Widow Makers),他们的武装直升机机鼻上绘有一种武装鳄鱼徽章,这个名字引起了威斯特摩兰将军的不满后,呼号最终变成了“鳄鱼”(Crocodiles或Crocs)。

1967年,在头顿停靠的第120航空连(由第57运输连更名而来)的一架UH-1B武装直升机,所有武器已经被拆下维护。注意机鼻上的学位帽。美联社驻越南代表马尔科姆·布朗(Malcolm Browne)因中立、准确的报道而受到运输直升机部队的尊敬,他于1962年写了一篇关于第57运输连的专题报道,称他们为“直升机兵的院长”,这个名字于是与该单位产生了联系,最终缩短为“院长”,并由后身单位第120航空连继承。

1968年,从另一架直升机上拍摄的第118突击直升机连的“土匪4”,机腹涂有“KILL”字样。1968年年末的某个时候,在拆除驾驶舱门和货舱门的同时,连队武装直升机中的一些或全部在腹部用大字涂上了“KILL”字样,据说此举大获成功,当“土匪”低空飞过头顶时,收到了许多喊叫声和竖起的大拇指。

第330运输连(陆军飞机重型维修与供应连)于1963年4月被部署到越南,驻扎在头顿空军基地,为在越南的陆军航空兵部队提供四级维修保障,并在跑道外开设了车间。第一支装备O-1“猎鸟犬”(Bird Dog)的部队——第73航空连(监视机)(轻型)抵达越南。连队的22架O-1D“猎鸟犬”于5月23日在新山一机场由机械师重新组装起来,就如同1962年2月第18航空连的U-1A“水獭”飞机一样。第73航空连很快就在芽庄设立连部,其下属的飞机分布在15个不同的地点执行任务,从北部的顺化直到南部的薄寮。这些O-1主要用于回应美军越南顾问的侦察需求,但也可以用于炮火引导、目标获取、指挥与控制、信息接收、医疗后送、无线电中继和再补给等。

前面介绍有两个航空营已被部署到了越南,为给第4军区提供指挥与控制能力,第三个航空营于1963年7月4日在越南组建,番号为“三角洲航空营”(暂编)。同样在7月,第二支“驯鹿”部队——第61航空连于1963年7月抵达,驻扎在头顿,以加强第1航空连的支援能力。此时,在陆军飞机上使用迷彩伪装的试验仍在继续,陆军正在尝试许多创新方法。

由史迪威准将指挥的美国陆军越南支援大队于1964年3月1日更名为美国陆军支援越南司令部。在第二个月,参谋长联席会议最终批准解散美国军事援助越南顾问团,并于5月15日重组美国军事援助越南司令部。在越南作战的指挥官和计划者对空中机动战术不断进行思考与反思、执行和完善,而美国在越南执行的人事政策促使驻越军人每年要轮换一次,因此许多经验教训陆军航空兵要不断地重新吸取。

第330运输连(通用支援)是美国陆军最大、用途最广的飞机维修连队之一,于1963年4月抵达越南,驻扎在头顿,于1972年4月离开越南,成为在越南服役时间最长的支援连队之一,为1000多架飞机提供支援。起初该连需依靠其他部队来回收被击落的飞机,大概在1966年9月,连队才被分配了3架CH-47直升机来执行回收任务,这架回收排的“支努干”的机身标明了其回收的成绩。

1964年,在邦美蜀的一处简易机场上,隶属于第61航空连的一架“驯鹿”正在滑跑。 2RwgbXspfuCkQikMM658I0sjEyUtmC86xKBJlFqJP34etLSUYCUE5YuKzrNg6U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