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命令阁下遵守最初流传下来的习俗,选择您认为能够满足战争需要的士兵和军官。从您掌管的整个军区选择士兵,士兵不能是小孩或老人,而应该是勇敢、健壮而家境殷实的成年男子。当他们履行兵役,在出征或集结部队时,他们的家中必须要有他人耕种农田,而且能够负担起一名士兵所需的全部武器装备。这意味着这些家庭要免除其他的国家劳役。毕竟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战士们——我如此称呼那些为陛下和崇敬基督的罗马人英勇奋战的勇士——还要承受各种各样的负担,当然,公共税收除外。
在您指挥下的全部军队应当细分为具体的部队,即所谓的旗队,而后再将之分为小队,而后再按列排好,每列为五人或十人,也就是每个小队站成一两列。
◎ 罗马—拜占庭军旗复制
以如此方法将全部部队分为旗队和小队,负责指挥的军官们,无论是旗队长、统领和分队长都应各司其职,组织成各种规模合宜的部队。他们应当能力出众,信仰坚定并忠诚于罗马人的国家,此外他们也应当拥有超越常人的勇气。他们最好家产殷实,而且出身高贵,德行高尚。如果他们出身高贵,在关键时刻他们依然会果断遵命行事;如果他们家产殷实,在需要时他们也能够资助士兵。即使是小恩小惠,也对指挥官有益,让所属部队能够更好地组织作战,同时也对他更为爱戴,愿意与他一同作战,并无惧危险直到最后一刻。
官阶较高也最受尊敬的军官们应当和将军一起开会,每一次谋划时他们都应当在场并参与,在必要时参与决策,甚至是应当隐匿或保密的决策。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论多出色的人都不应刚愎自用。所有无人协助的谋划与决策,在谋划者自己看来自然巧妙,但得到他人验证的决断才更可靠,也才更能避免遗漏疏失。
因此将军,我们依然就同一问题给您提出建议:既不应当毫无自信犹豫不决,也不应当刚愎自用不听他人劝谏。听从每个人建议而全然不自信的人必然会频繁犯错,而那些完全不听他人建议,只相信自己的人则难免要犯下大错。情况就是如此。现在,我们将首先给出军官们的职务名称,而后简短地阐述各职务。
职位最高者是将军,之下是军阵指挥官(merachs)和分队指挥官(tourmarchs),而后是统领(droungarios),再之后是旗队长(kometes),即指挥所谓旗队(banda)的军官。在旗队长之下是百夫长(kentarchs),十夫长(dekarchs),即小队的队长,五夫长(pentarchs)和四夫长(tetrarch)由于位于队列的尾端,他们也被称为队尾长(ouragos)。
这些是各级指挥官的职务,此外各个分队与旗队之中还有各种其他军官,比如掌旗官、号手、医护兵(depotatos)——军中的救护者、信使和鼓舞者——负责鼓舞其他士兵,激励众人参与战斗的人,在我们之前,最近的一位军事典籍著作者使用拉丁语,称之为领号者(kantatores)。其他人则担负各种各样的必要职务,比如“救护者”(skribones)等等。这些职务未见古人记述,而如今存在于军中,下文将具体解释。
作为全军领袖的人是将军,职位仅次于他的是副将(hupostrategos)。我清楚,我们的先辈用“副将”这个词来代指如今的军区将军,毕竟指挥所有人是皇帝的任务,因而各军区的将军可以视作他的“副将”。正因如此他们才会用“副将”代指高级指挥官。将军此后用于指代皇帝在各地委任的最高军事长官,指挥军区部队,而各军区将军依然是皇帝的“副将”,且均出类拔萃。
但如今,“副将”这个词只用来指代军阵官(merarch)了。
分队指挥官(tourmarch)如今用来指代旧时的军阵官,也就是负责指挥军阵(meros)的军官。
统领是指挥中队(moira)的军官,由所属军阵的分队指挥官直接指挥。每个军阵由三个中队或统领队(droungoi)组成。每个中队或统领队再由战队(tagmata)、翼队(arithmoi)或旗队(banda)组成,其指挥官称旗队长(komes)。
旗队长负责指挥战队或旗队。
百夫长(kentarch/hekatontarch)指挥一百人,地位在旗队长之下。
十夫长指挥十人,五夫长指挥五人并位于队列中央。
四夫长,所谓的卫士,又被称为队尾长,站在队列的最后方。这个比较详细的军官设置让大部分高尚而勇敢的士兵能够有效接受指挥并执行命令。
掌旗官为每个旗队掌队旗。
旧时的“医护兵”,如今称“救护者”(skribones),他们在战线后方跟随,和医生一样救助并照料作战时受伤的士兵。
信使负责迅速把军官的指令传达给部队。
列长是每列的第一个人,即第一排的士兵,数量由实际纵深情况决定,他们时而被称为“队头”或者“排头兵”。
“跟随者”(sekoundos)用来指代每列的第二个人,他们也被称作“二排兵”。
队尾长是每列的最后一个人,位于最后一排。
突击部队,所谓的“先锋队”(promachoi),负责在两军交锋之际从军阵中当先出击,并率先追击撤退的敌人。他们也被称为“破阵队”(proklastai)。
防卫部队负责跟随在他们后面,不冲锋也不解散阵线,而是有序地跟随作战,当突击部队被击退时为他们提供支援,他们也被称为“复仇者”。
测绘部队(minsoratores)是指那些负责丈量营地宽度,并搭建营地的士兵。
古罗马人称为安营部队(antikensores)的人,就我所知,这些士兵如今和测绘部队混编在一起,没有特殊的称谓。在大军行军时,他们率先出发勘察道路的情况,寻找适合的道路以及适合扎营的区域。
间谍(skoulkatores)的任务是了解敌人的动向并告知我方。
侧翼护卫是负责护卫第一条战线侧翼的部队。
包抄部队是负责包抄敌军侧翼的部队。
突袭部队负责对敌方的军阵发动伏击与奇袭。
后卫部队安排在整条战线的后方行进。
辎重车辆中有给士兵的补给品和其他备品,另外还有仆役、驮畜和其他牲畜,还有其他随军携带的物品。
将军的随行人员由特定的军官组成,包括他的行营卫长、军区参谋等,简而言之就是平常随他行动的军官们,此处若详细列出,行文难免臃肿。
而后还有军区中的首席书记官(protonotarios)、档案官(chartoularios)以及军区内司法方面的最高长官仲裁官(praitor)。首席书记官是负责民事的行政官员,档案官负责士兵档案的登记与军队内的检查,仲裁官则负责处置那些违犯军规者。尽管他们是将军的下级,在一些问题上要听从将军的命令,但本质上他们都是效忠于皇帝陛下。我们相信,我们可以靠他们更确切地了解民事和军务管理的实际情况。
您要把全部部队进行具体的划分,并委派机敏、勇敢而善战的各级军官指挥。
从中队或者旗队中选择决断力强的勇敢者担任百夫长,并选择勇敢善战的人担任十夫长,若是擅长射箭则更好。十夫长之下,以类似的方式选择五夫长和四夫长。而后选择负责队列警卫的十人队卫士。每个小队应当有两名卫士,这样每个小队就都有五名低级军官。余下的人,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要根据部队组织的实际情况,在队列中依次部署。
◎ 十至十二世纪的牙雕中的士兵形象,现存于柏林博德博物馆
安排这些人员就位后,要求低级军官们审查各小队士兵的情况,也就是他们的性格与能力。优秀者应当配置在前方,中等者配置在后方,而较差者配置在中部。
每个中队要选择两个机警明智的人作为信使,还要选择两名掌旗官。选择应该在小队中进行。
而后,如果当时没有仆役随行,就让较为贫困的士兵管理驮畜,也就是一个人管理三头或四头牲畜。另外要从士兵中选择名声较好且能够掌旗的人,负责引领辎重车辆或者驮畜。
军官必须得清楚在旗帜左侧部署多少个小队,在旗帜右侧部署多少。
把小队的人数设置为五人、十人、四人、八人或者十六人均可,只要您认为适宜当前作战需要。互相了解的他们共同作战,会更加高效与英勇。如前文所述,各小队成员应共同劳作。
在事态允许,特别是进行格斗时,把兄弟和朋友们聚集到一起作战是十分明智的。朋友陷入危险时,士兵们会为自己的朋友而奋战。不回报朋友的恩惠是相当的耻辱,背弃朋友逃跑则更为可耻。
如前文所述,应当将年长者与年轻者混编到各支小队中。这样军中的老人不至于羸弱无力,年轻人也不会因为缺乏经验而自乱阵脚。年长者即使年迈,经验也依然可用,而年轻人的活力和勇气却不能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各支中队或者旗队列队完成后,有必要委派军官,所谓的旗队长来管理他们。各支中队平均人数应为三百人。即使您部队规模较大,各中队的人数也不应当超过四百人;即使部队规模较小,也不能少于两百人。
您应当把这些中队组织成千人队或者军阵,又或者是统领队,派勇敢、决断力强、守纪律的人担任军阵官,若是他出身高贵家产富裕则更好。古人所谓的千人队长,我们如今称为统领。
您要把军阵或者统领队集结成分队,委派皇帝陛下批准的分队长管理。这个官职此前被称为军务官(stratelates),如今通常称为分队指挥官。这一官职应当由勇敢、决断力强、守纪律、有德行和经验的人担任,他最好能够读写。第二个分队的分队指挥官,所谓的副将,是最为重要的,他在必要时要接替将军的全部任务。
应当集结三个分队,并各自委派一个分队长管理,因此军区中规模最大的下属军事组织就是三个数量相等的分队,分别居于左中右。他们共同组成将军麾下的全部部队。
如前文所述,各中队或旗队的人数不应超过四百人,各统领队不应超过三千人,而分队则不应超过六千人。
但如果军队超过前文所述的规模,那么尽可能把留在分队之外的部队配置到主要战线之后的第二条战线,作为支援部队,同时也庇护三个分队的侧翼;另外也可以作为后卫部队、突袭部队或者负责包抄的部队。
不要让分队或统领队的规模太大,否则因为军阵延展过宽,他们可能陷入混乱,难以调度。
我再给您一个有用的建议。不要让所有的中队和旗队规模完全相同。这样敌人就可以靠数旗帜估计我方部队的规模,这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不过您也要按我们的要求布置,每个中队不应超过四百人,不应少于两百人。
如果您让每个中队使用两面旗帜,在即将接战时几番变换,这能够有效地迷惑敌人。
每个旗队都应当安排好负责各种勤杂任务的人员,包括两名机警敏锐的信使,声音悦耳洪亮,如果能够说多种语言更好。此外还有吹响信号的号手、武器工匠、弓箭工匠以及其他惯常的勤杂人员。
您也应该派一些人在道路上捡拾遗落的物品,然后物归原主。
骑兵的辎重车辆应当指派军官看管,步兵的辎重车辆同样如此。您应当指派军官指挥所谓“车阵”(karagos)中的人员。
“车阵”是由辎重车辆、蒺藜和其他防护设施搭建而成,庇护其部队的临时工事。
每支部队都应该有最高指挥官,另外各支部队所属的力牛也应当和马匹一样打上特殊的印记,以便区别。
我们必须要关注步兵,必须确认各种部队的情况,指派主管的军官和其他军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安排清楚。我们从古时和近世的军事著作中收集了有关步兵部署和阵形的记述。
古时的军官有幸拥有大量人员,特别是拥有大量的重盾步兵(hoplite),即如今的长盾步兵(skoutaton)。
事实上,没有人清楚这些专有词语,因为他们完全无视了古人对军事的研究与战争的记载。古时的记述者将重步兵排列成十六排和十六列,也就是说,把256人排成一个正方形的军阵。步兵组成的枪阵由4096人组成,这样的枪阵也被称为“将军阵”(strategia),由一名将军指挥。
古时的记述者声称战线由64个中队、1024个小队组成,集结总共16384人,此外还有8192名轻步兵,包括弓箭手、标枪手和投石兵。他们安排重盾步兵——长盾步兵——数量一半的轻步兵。骑兵或者和他们一同列阵,或者在步兵阵列中列阵,总共4096人。指挥官被称为将军。
◎ 亚历山大大帝,庞贝镶嵌画。利奥六世在《战术》中使
他们就是这么分配部队的。他们把重装步兵部队配置在前方,作为和敌人交战的第一条战线,而后他们将其分为四个等量的军阵,左军阵、右军阵、左中军阵和右中军阵。
他们把轻步兵配置到阵列之外独自行动,因为他们装备轻、速度快,既可以前出追击敌人,也可以在侧翼投射,还可以到军阵后方或者到其他任何需要的位置。我们将会在合适的场合讨论这个问题。
他们把骑兵分为两支,配置在步兵的两侧进行支援,并对敌人发动快速打击。
此处,我希望避免过多讨论旧时军阵使用的术语,毕竟如今这些术语已经不再使用,军界也几乎没有人能够弄清它们的含义,为了不浪费时间,我将会清晰而简要地讨论其他的重要问题。毕竟古时的步兵与骑兵军阵规模更大,而且士兵也更英勇顽强,至少看上去如此。
不过,将军,如今我们的部队规模较小,而且各部队数量也不相同,事实上数量少了很多,很难确定各支中队的数量,步兵军阵和骑兵翼队都是如此。或许超过256人的部队会有人无事可做,而委派到其他中队之后,若是不能协调好,困惑的他们将无法有效作战。
有必要按照军队的实际需要、实际的人员情况以及现有的部队数量来进行组织。各支部队都应当配备营旗和旗队长,而旗队长要由明智、勇敢且善战的高贵者担任。
确保各个步兵中队的小队都有十六人,每个人都按照自己作战时的任务组织好。按照现有的部队数量情况,按比例组织战线。
将这条由所有中队和小队组成的战线分成四等分,如前文所述,由各自的军阵官或军务官管理,即我们所谓的分队指挥官,左军阵和右军阵各由一名分队指挥官管理,而中央的两军阵则飘扬将军的旌旗。
少量不必要配置到军阵中的重步兵和轻步兵,以及他们的军官或您委派的指挥官应当作为预备队,必要时,负责的军官就可以率领他们,支援骑兵之外的翼侧或者辎重车辆的守备部队或者其他部队。
如果部队由不到两万四千人的步兵组成,您就不要结成四个军阵,而是三个。在中央的军阵树立将军的旗帜,指引下属的士兵。
首先,对轻装部队而言,您应当选择会使用弓箭或至少能够学会射箭的人,他们应年轻健壮,能够跳跃到远处。如果人数超过两万四千人,每个小队的弓箭手数量应过半,如果人数少于两万四千人,那也要保证三分之一是弓箭手。他们应当组织起来,如前文所述,接受出色的十夫长管理,另设一名管理弓箭手的军官,称投射长(archisagittatora)或弓手长(architoxoton)。
◎ 拜占庭弓箭手使用的扳指
将余下的半数部队或三分之二部队分为每组十八人的小组,也就是所谓的小队,将老兵和新兵混编。每个小队中应派能力较差的两人排除在十六人队之外,负责看守辎重车辆,而不担负其他任何任务。余下的十六人则在阵列之中各就各位,委派勇敢出众的人担任小队长,管理他们。
在这十六个人中,把八个最出色的士兵配置在队列(lochos)——古人如此称呼十六人队的前段和尾段,也就是把这八人配置在第一、二、三、四位,以及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位。这样即使队列纵深削减到四人,军阵头尾依然配置着出色的士兵。将余下质量较差的士兵配置到队列中部。
挑选每一个小队的排头和追随者,也就是排头兵和二排兵。小队长就是队头和排头兵,十夫长则是追随者和二排兵。用排头和追随者的方式两排两排地组织好整个军阵。
为方便管理,并让士兵在行动时协调有序,把他们分为两小队更好。排头兵跟随小队长,而二排兵则跟随十夫长。这样,即使在分开时,这十六人依然组织在一起,并共同听从小队长的指挥。如此的话,能够有效地保持秩序,并轻易地指挥部队。
在安排重步兵队列之时,不但要按士兵的能力与态度来布置军阵,如果可能的话也有必要按照体型来布置。把身高较高的人配置到前方,会让阵线显得更加有序。但如果无法按照体型和勇气来布置军阵,那么至少要把主动请战的士兵布置到前方和后方,而把较弱的士兵布置到中部,方法如前文所述。
因此,古人将步兵军阵限定到了每小队十六人,这样每队的人数不会过多,而在紧急情况下还能有序地分兵变阵,甚至变成每列一个人。在分配部队以及委任高阶与低阶军官方面,我们的考虑与要求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