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衣带诏”确实存在

在专制体制下,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是把“双刃剑”。民众不知道宫廷内幕或许有助于社会稳定。但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就是因为多了一些思考,多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信息不对称必然让人们施展聪明才智竞相猜谜。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康有为等人毕竟因“六君子”的性命而获得道义同情,清廷乃至慈禧太后则因 1895 年后一系列重大事变、特别是清亡,而成为革命党和维新派攻击的对象,百口莫辩。于是,人们对于光绪帝斥责康有为的那些谕旨往往不太相信。

这显然是不合乎历史真实的。两宫之间或许有过某些不一致,但两宫在最后十几年绝对没有康有为所宣扬的那样不可调和,不共戴天。至于光绪帝“瀛台泣血”更是一个虚假的悲情故事,否则就无法理解晚清最后十几年的政治变革。

不过,也必须承认,康有为手持的“衣带诏”虽说不是原件,但也绝对不是毫无来历的谎言,更不是康有为的捏造。因为清廷尽管一再斥责康有为在海外招摇撞骗,但从未明确认定这份“衣带诏”为伪造,是赝品。

“衣带诏”确有其事,这一点光绪帝是清楚的。只是这个“衣带诏”究竟是通过什么渠道转到了康有为手里,由于相关人员都不在了,光绪帝也弄不清楚了。这是百年来聚讼纷纭的一个重要原因。

朝廷说不清楚“衣带诏”究竟是怎么演变成这个样子的,康有为也说不清楚究竟是怎样一回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别人指责康有为招摇撞骗伪造“衣带诏”时,他很坦然,因为他确实没有伪造“衣带诏”。这份文件确实渊源有自,只是碍于现实政治的复杂性,康有为没有办法说出“衣带诏”的来历,或者他也真的不知道“衣带诏”的来历和背景。他能说清的只有一点:他没有伪造这份文件。

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资料远远多过光绪帝、康有为,我们逐渐有条件依据新旧史料弄清“衣带诏”的缘起及其演变轨迹。 aM9vmrv008CO7UontwkPxalelc5HoUSWuXTmmkiV60cRHbEFibOreAQvVEZIqBd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