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其实有两个孔子,他俩还是同时代的人。一位是鲁国的孔丘,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孔夫子;另一位则是卫国的孔圉(yǔ)。
孔圉比孔夫子运气好,备受卫国国君重用,赐号“文公”,所以人称孔文子。
卫国的学者子贡是鲁国孔夫子的学生。子贡看到孔文子地位这么高,国君称赞他,称他为楷模,很不服气。
子贡就问自己的老师孔夫子,孔文子有什么厉害的,凭什么能用“文”这个称号?
孔夫子倒是很豁达,他赞誉孔文子说:“孔文子思维敏锐,勤于学习。”
“而且他还不耻下问,他并不以自己地位尊贵而不懂装懂,只要是不明白的地方,就虚心向别人请教,哪怕向地位卑贱的人请教,他也不以为耻。”
孔夫子说:“孔文子能做到这几点,实属难得,完全配得上‘文’这个字!”子贡听老师解释得客观到位,又感慨其心胸宽广,更佩服孔夫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