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胥吏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胥吏自古有之,早在西周时就有关于胥吏的记载,后世胥吏都以造字的仓颉为祖师爷,到明清时,祖师爷又换成了“汉初三杰”中的萧何。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早年的胥吏风评没有这么坏,从宋代开始,胥吏才逐渐演变成“奸诈”的代名词,这和当时的官吏制度有着很大关系。

宋代重文轻武,文官集团势大,为了防止文官在地方做大,朝廷规定官员任期最多两三年,任满后不得连任。新到官员由于不熟悉地方衙门的刑名、税赋、钱谷等政务,只能依赖前任留下来的胥吏,还没等他摸清当地情况,一纸调令颁下,又奔赴下一个州县。而当地的胥吏一做就是数十年,甚至还可以世袭,在地方上的人脉和威望非同小可。“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官”,胥吏利用盘根错节的关系和欺上瞒下的手段,常常架空官员成为当地真正的主事人,造成“吏强官弱”的现象。

同时,宋朝重视商业,又规定官不从商、商不从官。一些商人没办法与官员打交道,便将目光落在胥吏的身上,地方豪强与胥吏勾结,组成更大的利益集团,使胥吏的根基更加稳固。

《水浒传》中,很多好汉都做过胥吏,也都有滥用职权、作奸犯科的黑历史。比如宋江,利用职权便利拖延缉捕使臣何涛见知县,抢先为晁盖通风报信;比如朱仝、雷横,先后放走宋江、晁盖两名通缉犯,朱仝后来又放跑了杀人的雷横;比如明目张胆要常例钱、滥用私刑的戴宗;比如两头拿好处的大名府押狱蔡福;比如纠集团伙劫取生辰纲的保正晁盖……凡此种种,胥吏将手中职权几乎用到了极致,却大都是满足人情私欲。

宋江身为押司,只是经办案牍、狱讼、文书的九品小吏,却能博得“刀笔精通、吏道纯熟”的名声,可见他颠倒黑白的手段已经炉火纯青。

古人书写都用毛笔写在竹简上,若有谬误便用利刃刮去墨迹,因此“刀笔”是个中性词,但用在胥吏身上,便与篡改、歪曲、矫饰脱不开干系了,宋江就是做这个工作的。那么,做一个“刀笔精通”的押司,能左右何事,又会有哪些灰色收入呢?

林冲被高俅陷害后,开封府孔目孙定一句话,便将“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改成了“腰悬利刃,误入节堂”,死罪也就成了“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杨志杀死牛二,在开封府推司的帮助下,“把款状都改得轻了。三推六问,却招做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武松被张都监陷害偷盗,投入死囚牢,孟州的叶孔目却“已知武松是个好汉,亦自有心周全他,已把那文案做得活着”。这里的孔目、推司都是胥吏,判词中改上几个字便可活人性命,若是反过来,杀人当然也不是难事。《水浒传》中并没有展示宋江的业务能力,但可想而知,他和推司、孔目做的事大致相仿,有一言决人生死的能力,因此宋江是不可能缺钱的。

有钱人分很多种,有人一毛不拔,有人豪爽阔气,有人视钱如命,有人只把金钱当成工具。宋江就是最后一种,他认为世界上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名声。用俗不可耐的阿堵物能换来好名声,简直是一本万利之事。

胥吏这个身份给宋江带来了很多好处,使他在当地有地位、有很多隐性收入,这是求之不得的美差。但宋江对胥吏这份工作并不满意,因为胥吏的名声太差了,这恰好和宋江追求的好名声相悖。

徽宗年间的权力寻租十分恐怖,胥吏夹在官员和百姓之间,上嫌下恶,名声是极差的。阎婆惜和宋江吵架时,一句话道出胥吏本质,“常言道: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他使人送金子与你,你岂有推了转去的?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哪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你待瞒谁?”可想而知,宋江听到这番话时,他本来就黑的脸色怕是已经赛过锅底了。

胥吏眼中,人情利益比什么国家法度都重要得多,要想在这个圈子里混,谁都做不到“举世皆浊我独清”,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排挤出去。宋江胸怀大志,他需要摆脱胥吏这个身份带来的恶劣影响,于是,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他的绰号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响,江湖地位也越来越高。

《水浒传》中,宋江常常自称“小吏”,却无人敢以“小吏”呼他,等到“江州劫法场”一事后,连“宋押司”这称呼都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公明哥哥”“宋头领”。无疑,宋江的经营是十分成功的。 fjxqPW0hPWXFuAZXWG1LBT4o9z2U7eS3v7a5S/W/bQiyR7DmWIa4j49/Yh3gJjr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