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追求休闲舒适,坐卧用具必不可少,这一篇就聊聊古人的坐卧用具。
古代最早出现的坐卧用具是床。早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半坡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床的雏形——土床,类似于今天的炕。这种土床设置在房屋的中间,用土和石块堆砌成长方形,大约高出地面十厘米,可供坐卧起居。到了商周时期,床的形制被逐渐确立下来。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商朝的床很难保存至今。但从商朝的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床”本写作“牀”,其偏旁“爿”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像是一块木板下面支撑了两个脚架,说明商朝的床大致形象是高于地面的木板。到了周朝,床的四周出现了围栏。在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战国彩漆木床,是中国古代床中最早的围栏床实物,床长二百一十八厘米,宽一百三十九厘米,四周有用竹木做的围栏,前后有缺口可以上下床。
床是人们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卧、躺,于是又发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在古代是两种用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很多人将这句话中的“卧榻”理解为床,其实这是不对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区别的。
床的起源是土床,榻的起源则是席子。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战国之际,贵族们觉得坐在席子上不够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这种坐具比床矮小,移动方便,随坐随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这种低矮坐具就是“榻”,榻这一名称出现在西汉后期。后来又出现了加大的榻,人能够躺在上面,这就是前面说过的卧榻。
综上所述,床和榻的区别主要有三:从形制上看,床要大一些,榻要小一些;从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来睡觉的,榻是白天用来坐、卧、躺的;从摆放位置上看,床一般放在卧室,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
尽管榻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但除了少数贵族用榻外,大部分人还是继续着“席居制”。只是铺的席子逐渐加厚,形成了所谓的“筵席”。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秆作材料: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层,称为“筵”;较为细软的材料铺在上层,称为“席”。东汉郑玄在《周礼注疏》中就讲:“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面举行酒宴,所以“筵席”一词后来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词。筵席后来传到了日本,日本人也在室内铺设筵席,慢慢就衍化成了后来的“榻榻米”。
席居制的时代,开始时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后期,床榻越来越高,人们便开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一个敞开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特别是对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热衷。胡人的生活习惯极大地影响着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虽然称作床,但体积很小,只能容一个人坐,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国椅子的起源,“椅子”一词也是在唐朝才开始出现的。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这里的“床”很有可能是这种胡床。因为胡床能放在院子里,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举头望明月”。如果是传统的寝床,是陈放在卧室的,而在卧室是望不到天上的明月的,因为古代的窗户非常小,视野不够开阔,月亮一旦升起来,抬头看根本看不到。
五代到宋代,由胡床衍化出来的椅子在我国普及,并出现了风靡后世的太师椅。据说太师椅的发明与秦桧有渊源,因为秦桧又被称作秦太师,故而叫作太师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人彻底告别了席居制。当时的贵族圈还流行一种三面围起来的围床,《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床就是这种。
明清时期,南方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也叫“八步床”),床变成了封闭式的,像一间小屋子;北方则一直流行炕。椅子则成为大众用品,非常普遍。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介于床和榻之间的“罗汉床”,其造型特点是在榻上安有矮围子,形体较大,可坐可卧可躺,功能很像今天的沙发。今天的明清题材影视剧中经常有罗汉床出镜。
△ 架子床
△ 拔步床
△ 罗汉床
在古代,坐卧用具的使用还能体现礼制功能。汉朝时,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独坐一榻更为尊贵。因此,能被邀请同榻而坐是对客人非常尊贵的礼遇。《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位太守陈蕃,非常爱才。当时有个叫徐稚的人,人称“南州高士”,很有学问,陈蕃与其交往密切。陈蕃在家中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平时挂在墙上,徐稚来了就把榻放下,徐稚一走,就又把榻挂起来。这就是今天“下榻”一词的来源。而今在东北地区,如果家中来客人了,主人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这种礼节也颇具古风。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主人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邀请客人同榻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