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贫穷得无法生存叫“饥寒交迫”。那么,古人是怎么取暖的呢?

自从人类掌握了用火,烧火就是最简便的取暖办法。人类最早的取暖方式就是点篝火,弄一堆柴火,点燃即可。篝火取暖的历史,有六七十万年之久了。到了石器时代,人类过上了定居的生活。我国北方气候较冷,北方人在建筑房屋时很早就注意保暖了。比如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为了防风保暖。屋内还要放置取暖设施,这就是篝火的升级版——火塘。在半坡遗址的房屋内,地面的中间都会有个小坑,坑的周边用泥土夯实,这就是半坡人的火塘。较之于篝火,火塘是一个相对密闭式的空间,柴火燃烧得更稳定、更充分,火焰也不会随风摇摆,这就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损耗,也提高了安全性。想象一下六七千年前的半坡人,冬天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点燃火塘,任由外面狂风暴雪,屋内始终是暖洋洋的,这就是能切身体会到的文明进步。

火塘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做饭。考古证据表明,火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在我国北方普及,它的出现与定居生活密不可分。

秦汉时期又出现了火墙,最早是宫廷里用的,秦朝的咸阳宫遗址中就有火墙。火墙的内部是中空的,从里面把墙烧热,这样屋子就暖和了。火墙的衍生品是火炕,在东北地区特别流行。《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方女真族“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今天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火墙和火炕,尤其是东北,招待客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招呼客人进屋上炕,然后把炕烧得热乎乎的。东北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和火炕密切相关,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除了火墙与火炕外,古人在室内还常用地炉取暖。地炉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型地炉,即在室内挖土作炉,直接用炉中火来取暖,人们围炉而坐。这种地炉在《水浒传》里就有描写:“林冲径投那草屋来。推开门,只见那中间坐着一个老庄家,周围坐着四五个小庄家向火。地炉里面焰焰地烧着柴火。”另一种是比较大型的地炉,即在房屋外墙设置一个大的火坑,然后在室内地下铺设烟道连接室外的火坑,在火坑里烧火,室内地面就会热起来。这个原理跟火炕差不多,只是面积更大,很像今天的地热取暖。明清时的紫禁城,就有这种大型取暖设施,名曰“火地”。

以上说的是大型取暖设备,接下来再说说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最常见的是火盆,就是在盆里烧炭火。有条件的富贵人家用精致点的金属火盆,没条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因为火盆里要烧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那时候官员发俸禄,不光发钱发米,还要发薪炭。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这一点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本书后文均简称《知否》)第一集中就有体现——为了薪炭,家里人竟要钩心斗角。

“围炉而坐”是古代冬日里常见的居家景象。有的朋友会担心,古人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没有今天这么好,房屋到处漏风,所以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不高,达不到中毒的浓度。另外,火盆是开放式的,氧气与火盆的接触面积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况。所以古代在冬天因烧火盆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没有。据说古代人冬天烧火盆时,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如果发现有人昏迷,就用冷水让其清醒一下。

火盆形制比较大,不方便移动,所以古人又发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炉。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

△ 清朝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

明清时期是手炉最为风靡的时代,《红楼梦》里就经常提到手炉。明清时期的手炉工艺也达到了鼎盛,好的手炉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那时,大户人家使用手炉时还会在里面放些香料或药材,这样不光能取暖,还能当香薰用。

除了手炉,古代还有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名曰“汤婆子”。这种取暖物件最晚在宋代出现,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汤婆子一般是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婆子”则是戏指其有陪伴人睡觉之意。 RTJS1hkGL+T8eGl2i3w9lrJv65UE56Witt9lkeBJEN8mMl4o3auzeGmh1oJQTW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