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升个人幸福感

如何找到使个人幸福感提升的原因呢?这几位朋友决定把重点从国家比较转向关注个人的研究。

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的,你可以买到幸福……如果你通过花钱来节省时间”引起了查理的注意。这篇发表在《今日美国》上的文章说,心理学研究人员发现,花钱购买家政、送货和出租车服务的人比那些不愿意在这些方面花钱的人更快乐。这项研究是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伊丽莎白·邓恩及其同事完成的,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助理教授阿什利·惠兰斯。查理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站上下载了这篇科研论文,希望对他们4个人的研究有所启发。

邓恩和她的同事首先调查了美国、加拿大、丹麦和荷兰人的消费方式与幸福感。他们使用的方法与我们之前看到的盖洛普民意调查类似,但他们分析的对象是个人而不是国家。这与查理和他的朋友们关系更密切,他们显然是人而不是国家。研究人员发现,每月在节省时间方面花钱更多的人,生活满意度也更高。

查理把研究结果告诉了阿伊莎和安东尼,三个人意识到他们可以用新掌握的统计技能具体查看研究数据。邓恩的长期合作伙伴之一、西蒙弗雷泽大学心理学教授莱拉·阿克宁,基于他们的多项幸福度科学研究创建了一个数据库,这是心理学研究的黄金标准。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都是匿名的,调查对象的身份无法识别,这为其他研究人员(甚至是像阿伊莎和安东尼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验证研究结论创造了条件。

阿伊莎和安东尼首先查看了一项在美国进行的问卷调查的数据。不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受访者的平均幸福指数为6.70,而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受访者的平均幸福指数为7.22。这种差异不可能是偶然的,因为有1 000多人接受了调查。

他们把调查结果告诉了贝琪,但贝琪仍然持怀疑态度。她说:“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结果并不意味着所有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的幸福指数都比不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高出0.5,不是吗?”

为了回答贝琪的问题,安东尼画了两幅幸福感直方图,分别表示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和不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见图1-3)。从这两幅图中我们看到,贝琪担心的问题确实存在:人们的幸福感差异很大,而这两组之间的差异很小。不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得5分和6分的频率略高,而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得9分或10分的频率略高,但这两组都有很多人得7分和8分。

图1-3 幸福感直方图。图中分别展示了(a)不愿花钱节省时间的人和(b)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的不同幸福指数占比

阿伊莎把她完成的一项统计测试的结果告诉了贝琪。她从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群和不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群中分别随机挑选一个人,然后比较他们的幸福感。通过重复这个过程10万次(使用电脑),她算出了愿意花钱节省时间的人感到更幸福的比例,这一比例仅为55%。

你可以想想你是如何回答我之前提出的“综合考虑,你如何评价自己的……满意度?”这个问题的,并综合考虑这个结果。如果截至目前你每个月的预算都没有用在节省时间上,那么55%这个值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这样做了,就有可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同样,如果你目前确实把一部分预算用在了节省时间上,那么你不花这笔钱的话,你感到更幸福的概率是45%。把钱花在节省时间上是有道理的,但不能保证会得到什么结果。如果花钱后没有任何效果,你感到更幸福的概率应该是50%。

受访者报告了他们每月在物品、体验和节省时间的服务这三个方面的支出。安东尼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并绘制出距离平方和最小的直线。他发现,在节省时间上每多花100美元,幸福指数就会提高0.31分。因此,当节省时间方面的支出从每月0美元增加到每月300美元左右时,你的幸福指数就会增加接近1分。这个直线模型还显示,增加体验支出的效果是节省时间支出的一半,而增加物品支出的效果只有节省时间支出的1/5。这一分析表明,并不是花钱本身让我们感到更幸福,而是节省时间带来的幸福感远多于购物,购买体验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购物。安东尼的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增加的支出超过300美元后,花钱带来的回报是递减的,所以在节省时间上投入更多的钱是不值得的。

这个分析得到了查理的赞赏。这一次,他觉得他可以用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来解释结果:把钱花在节省时间上虽然对他个人可能不起作用,但仍值得一试。然而,贝琪还担心一个问题。她说:“这并不能证明花钱节省时间就能让人感到幸福,也有可能是幸福感高的人更愿意花钱节省时间。”

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来回答,就像费希尔在他的品茶实验中所采取的方法,以及他提出的测试不同作物生长的方法那样。找到背景大致相似的人,然后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就可以测试特定干预措施的效果。

邓恩和她的同事就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在科学博览会上招募了一些人,某一周给他们40美元作为节省时间的开支,另一周(先后次序不定)给他们40美元用于购物。两种花钱行为的顺序是随机的。阿伊莎研究了60名实验参与者在两种情况下分别购买了什么,以及由此产生的幸福感差异。例如,一位女士第一周买了“眼线笔和化妆品”,第二周“打了一辆出租车,给了司机小费”,她第二周的心情要快乐得多。一位男士第一周买了一套“户外运动设备”,第二周用那笔钱享用了一顿“家庭晚餐”,晚餐后他的幸福感要高得多。而在某些情况下,结果正好相反。一位女士在购买“登山装备”后的幸福感要高于“做指甲”后的幸福感。总的来说,参与研究的60人中有26人在花钱节省时间后的幸福感更高,有14人在购物后感到更快乐,有20人则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解释这一结果,我们需要理解统计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显著性和效应量。统计显著性衡量的是研究结果由偶然因素导致的可能性。考虑在花钱节省时间或购物后感到更快乐的那40个人的具体情况。如果把钱花在哪个方面都不会有任何区别,那么我们可以预期其中20个人在花钱节省时间后感到更快乐,20个人在购物后感到更快乐。如果我们发现有21或22个人在花钱节省时间后感到更快乐,我们就不能急于得出花钱节省时间肯定会让人更快乐的结论,因为像这样微小的差异可能是偶然现象。

问题是,如果40个人中有26个人在花钱节省时间后感到更快乐(花钱行为改善了他们的心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偶然现象来解释呢?有一个很简单的验证方法:计算抛硬币40次后得到26次或更多次正面的可能性。这个概率为2%左右,说明它出现的可能性极低,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结果具有统计显著性。

统计显著性与效应量不同。在这项研究中,节省时间和购物之间的幸福指数差异中值为0.167(幸福指数总分为5分),对幸福感的影响很小。阿伊莎通过随机选择两个人(一个人把钱花在节省时间上,另一个人则没有这种行为)进行比较,发现效应量同样很小。在45%的两两比较中,没有把钱花在节省时间上的人感到更快乐。这个结果同样具有统计显著性(不能简单地用偶然现象来解释)。不过,即使花钱节省时间对幸福感没有影响,在两两比较中,我们也会预期花钱节省时间的人感到更快乐的比例是50%(就像我们预期抛硬币时有一半的次数是正面朝上一样)。与50%相比,45%的效应量相当小。

当看到报道科学研究的头条新闻时,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统计显著性和效应量,以及因果关系。

我们之前看到的关于生活方式和寿命长短的研究具有统计显著性和因果关系,并且效应量很大(多了12年寿命)。关于预期寿命和幸福指数之间关系的那项跨国研究也具有统计显著性,效应量也很大,但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关于花钱节省时间和幸福感的那项研究有因果关系,并且通过了统计显著性检验,但效应量很小。

所以,当你下次阅读头条新闻、观看鼓舞人心的TED(技术、娱乐、设计)演讲或点击承诺会带给你快乐的链接时,想想这三个方面——因果关系、统计显著性和效应量。如果三者都站得住脚,才说明那项研究适用于你。 n99nD1Bxs6WOHB57A5Wuy0Kl853IfhPuRy8GwfbI/DafP97RDP5guqZd/SwW84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