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失败中学习决策的难度

我担任上市企业的总经理时,曾经在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科技领域进行过积极的投资。

如今,比特币、区块链已经享誉世界,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然而在21世纪10年代前期至中期,人们认为那些都是骗人的东西,实际上当时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当中有一半左右确实很像骗子。

不过在当时,我认为不论从概念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支持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都是具有革命性的,区块链技术的普及有可能会带来打破现有秩序的具有破坏性的革新。在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时期开始从事网络工作的人们,从区块链技术中感受到了不亚于互联网诞生时的巨大冲击。

当时完全是偶然,我遇到了收购现在已是日本国内最大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机会。彼时,那家交易所的规模还非常小,月营业额只有1000万日元左右。我考虑收购这家交易所,以此为契机全力进军这个领域。

然而,在上市企业中,总经理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必须通过董事会的表决,必须倾听外部监事法人、律师等各种相关人士的意见并达成一致才可以。此外,我们还需要向外部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股东做解释以取得他们的同意。

当时的虚拟货币并不适合社会上已有的框架,即使是会计、法律专家都会质疑“这是什么”“它的运行机制是什么”“从法律上如何界定”“在会计、税务上如何处理”。总之,当时对于这些质疑,我们找不到答案。反过来说,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是用已有的概念无法进行衡量的全新事物。

我虽然感受到了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和魅力,但是要想说服相关人员需要花费太多的费用和精力。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如果参与会计、法律所不及的领域,难以履行对外解释的责任。因为存在这样的制约因素,我们放弃了收购计划。

那以后发生的事想必各位都很清楚。虚拟货币一举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那家企业也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交易所。

那时,我一直怀着痛苦的心情关注着这家企业的成长。虽然我最早意识到这项技术或将成功,却因为受到上市企业的制约而无法做出决策,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资金、人才、信用等方面所拥有的实力有时却会成为企业的枷锁,令企业陷入无法捕捉新机会的困境。这一次我是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

以前,我天真地认为只要我自己能够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就足够了,并没有意识到要想执行正确的决策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体制”。这一次我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到了雅虎遭遇失败的本质原因。

从那以后,我还是犯了多次类似的错误。在放弃交易所收购项目之后,我们决定做自己的产品,作为子公司的一个新项目,构建了日本国内第一个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平台。

当时是2019年,NFT可以说是无人问津,这与现在的火热状况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加之彼时虚拟货币的市场也处于“严冬时期”,大多数人对于NFT能否发展都持怀疑的态度。尽管如此,事业部的员工们还是在努力改进产品,在最为恶劣的市场环境中痛苦地度过无法做出业绩的每一天。

在一次董事会上,人们提出了“再坚持半年吧,如果还是没有业绩我们是否就叫停或者卖掉这个项目?”“相比现有的业务,NFT的市场是不是太小了?”“我们已经坚持1年了,已经足够了吧?”之类的意见。

年轻的董事们虽然非常看好这个市场的潜力,但苦于眼前糟糕的业绩,根本无法提出反对意见,只能无奈地保持沉默。

最终,我们没有给这个项目投入更多的资金,而是将它卖给了别的公司。

从2021年开始,NFT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急剧扩大。到2022年时,这个领域最大的企业——“OpenSea”的市值已经超过1万亿日元。

新科技常常在某种契机的作用下突然爆发,转瞬之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而大企业的经营风格则是重视可预期的发展。所以大企业和新科技之间的缘分总是非常差。通过这件事,我再一次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收购交易所的时候,我领悟到新科技是不适用现有的社会常识和框架的;在NFT项目中,我领悟到我们必须耐心等待新科技会突然开始普及的时机的到来。也就是说,即使做出了正确的预测,也需要一个能够执行这种预测的“体制”,企业规模越大,这种“体制”就越难以维持。

从雅虎和我的经历可以看出,在众多情况下,拥有资金和人才的大企业完全不占优势,在新科技领域反而处于被动。

对于个人、小型创业企业而言,需要达成一致意见的相关人员非常少,遇到机会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进行尝试。实际上,对于一项新科技来说,谁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所以从最小规模开始启动,高频率地进行试错是必不可少的。

置身于一个大的组织中,人们是有汇报义务的,既难以突然改变方向,也难以快速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也就是说,在早期的试错阶段资金实力的差距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受到的制约比较少、能够快速采取各种行动的一方会占据优势。

如今,元宇宙市场正处于黎明期,相比“市场赢家”,“一无所有者”更占据优势,个人、小型创业企业完全不必有悲观情绪。

在经历了两次失败之后,我辞去上市企业的法人代表,痛定思痛,决定自己从零开始启动我的元宇宙项目。

早在孩提时代我就有打造像《黑客帝国》那样的未来世界的梦想。我曾思考通过开发AI,借助卫星复制出一个新的地球、一个与现实世界别无二致的虚拟世界。我下决心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

2020年的时候,没有人使用“元宇宙”一词,人们只是使用VR、XR、3DCG等单词谈论类似的概念而已。

从3DCG技术的进步、5G与6G等通信环境的提升、《Fortnite》等的流行、VR终端设备的进步来看,我感觉今后科技的主战场肯定就是这个领域。这次我决定相信自己的这种感觉。

我再也不想重蹈覆辙,于是我决定构建一个无须对任何人进行说明、无须取得任何人的许可的体制,那就是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启动新项目。

在最初的1年半时间里,我经常被别人说“现在还做《第二人生》那一类的东西有什么前途呀?”。每次对IT行业的熟人讲述我的项目时,他们或是张着嘴发呆,看着我一语不发,或是流露出苦笑。

然而,我真实感受到了3DCG技术的进步,我坚信只要耐心等待,机会必然会到来。到了2021年下半年,形势终于发生了变化。

2021年秋天,Facebook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并正式宣布全面进军元宇宙市场。一时间在科技领域里,人人都开始谈论元宇宙。从此,我的事业开始看到希望了,也得到了执笔这本书的机会。

我想象如果自己还是在原来供职的那家上市企业中,即使启动了这个元宇宙项目,也不会持续投资将近两年的时间,想必在元宇宙大潮到来之前就已经通过撤资、转让等方式将它处理掉了。恰恰是因为我脱离了大企业的框架,单枪匹马地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才得以继续下来。

不熟悉的人们曾经对我说“您真是太有先见之明啦”“出于个人爱好能做到这一步,您真幸运啊”。然而,我真实的心情是,我已经经历过多次同样的失败,这一次终于做对了。 EL4Fmnb6ozGjrDsr3IlBT5eNyChgpIx9Zl48ZccCdCmjyvd+7fBBWL3hiBYl4gw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