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宫崎骏、久石让组合是这样诞生的

久石让和宫崎骏初次见面是在制作《风之谷》(1984年)的时候,也就是1983年。

无论内容还是格局,《风之谷》都是好莱坞级别的超级大制作。谁能为它配乐呢?应宫崎骏的要求,制作人高畑勋担任音乐总监,我们就多位作曲家反复进行讨论。因为这种大制作并不是日本电影擅长的类型,经验丰富的人寥寥无几。坂本龙一、细野晴臣、高桥悠治、林光……人选很多,我们也与其中的几位见面谈过,但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作曲家,能让我们将雄壮的交响乐交给他制作。

这时,德间日本通讯的负责人向我们推荐了一个人,就是久石让。如今久石被称为大师,但当时的他还是一名新锐作曲家,在给商业广告和电视剧做插曲的同时,还在自己的音乐专辑中发表简约音乐,构建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是一场赌博。要想认真面对“一位少女拯救世界”这种荒诞不经的虚构故事,就必须是拥有某种天真、能够高唱人类信任的人,还得是能用坦率的眼神传达信念、不会被时代潮流所左右的热血男儿。高畑看出久石让是唯一具备这些要素的人,于是我们决定请他负责《风之谷》的配乐。

之后的作品《天空之城》(1986年)是一部冒险动作片,它与格局宏大、描写人间百态的前作截然不同。从影片内容考虑,第一人选是当时十分活跃的另一位作曲家。

然而,在结束初次会面的返程途中,音乐总监高畑突然有些苦恼:这样真的可以吗?最后,虽然很对不起那位作曲家,但我们还是决定再次交给久石让。结果各位也都知道,我们大获成功。

《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的配乐都是制作人高畑负责的,所以接下来的《龙猫》(1988年)才是宫先生与久石真正的首次正面交锋。

这次问题出现在龙猫首次出场的巴士站那一幕。宫崎主张“这里不需要音乐,我想处理成无声”。真的要这样吗?有些担心的我又去找忙着制作《萤火虫之墓》的高畑寻求建议。

高畑的判断是“需要音乐”。当时的宣传方针注重龙猫的偶像属性,打算在宣传中主打这一点,我对此并不认同。我认为应该强调龙猫的灵性以及身为自然界精灵的神秘性,制作成年人看后也会相信龙猫真实存在的场面,因此必须借助音乐的力量。这是高畑和我得出的结论。

这又是一次赌博。我拜托久石为这一幕谱写一首具有民族风情的简约乐曲,但完全没有告诉导演宫先生。

宫先生是一个只要成品不错就会认可的人。最终,音乐被采用了。也就是说,久石的音乐打动了宫崎骏。那时我就确信,宫崎和久石的黄金组合已经诞生。

久石本质上是个浪漫主义者。他初次执导的电影《四重奏》(2001年)毫不掩饰地展现了年轻人都怀有的苦闷与青春特有的纯真,令我深受感动。从中我仿佛看到了久石本人,一个永远的少年。那是现今难得一见的青春电影。即使身处不幸的时代也没有丢掉浪漫情怀,而且能够大方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久石与宫先生最大的共通点,也是两人至今仍在继续合作的最大秘密。

2005年夏天,宫崎骏正在准备《哈尔的移动城堡》之后的新作品。这部作品的配乐肯定也会交给久石让。

“久石让2005特别交响演奏会”手册,2005年 dgqqRSmBYOIrVOts6VP+UAs1MfoXRo4thsISbRX8YQ2aeTc6h8rSXY2AsKb54e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