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之谷》
(1995年上映)

· 从大银幕消失的奥黛丽·赫本

没有时间查资料,只好硬写了。

男女已经平等了吗?我试着自问自答。答案绝对是否定的,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以二十年为一周期,进两步退一步的节奏,正在慢慢接近实现。之所以从这个话题说起,是因为它与《心之谷》有关。

以女性杂志为主的媒体呼吁“女性独立”大约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公司完全是男尊女卑,只有少部分例外。职场中负责重要工作的都是男人,女人再有能力也只能当个副手,女人的能力都发挥在家庭中。

这种现象也反映在电影中,基本都是强壮温柔的男人保护柔弱美丽的女人。高畑勋所说的“护花英雄类电影”获得了大众的支持。

情况是从何时开始改变的呢?当我意识到的时候,以美国电影为中心,很多电影都开始让女性,而且是强大的女性当主人公。不知不觉间奥黛丽·赫本所代表的好莱坞女星纷纷从大银幕上消失,简·方达所代表的“职场女性”取而代之并开始受到大众欢迎。

宫崎骏的成名作《卡里奥斯特罗城》就像在反抗那个时代。它讲述了步入中年的鲁邦从反派手中救出外柔内刚的公主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古典浪漫色彩的电影。忆及往昔的粉丝流下眼泪,支持了这部电影,但票房却没有达到预期。

· 对男人的复仇

“career woman”(职业女性)这个新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女人步入职场已经成为现实。刚一毕业就要参加新娘修行,继而嫁为人妇,这种日本“古老美好年代”的常识就要分崩离析了。女人也要工作的时代已经到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男女平等。女人被迫作为男女平等运动的尖兵,在职场中展开另一场战斗。

虽然时代顺序有些颠倒,美国也开始出现倒转历史发条的复古电影——《星球大战》。不过,《星球大战》中的公主不同以往,她自己拿起枪与邪恶战斗。

此后美国电影的潮流大致分为两类。

比现实更快实现男女平等,不,实现女尊男卑的电影不就是《风之谷》吗?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这点。

它讲述的是一个女孩以一己之力拯救被男人们毁掉的地球的故事。《风之谷》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向男人复仇的电影。对于这部电影获得成功的原因,有识之士强调是“人类与自然”的问题。但也有观点认为,娜乌西卡个性鲜明、勇敢高尚,让人预感到新时代即将到来,这种女性角色的出现唤醒了沉睡的女性意识。

· 吉卜力作品中的女性

下面我会试着从女性角度来看吉卜力的作品,应该挺有意思的。

虽然是我的直觉,但也许可以从中了解这十年的女性史。

《天空之城》:

主人公必须是少年,而且还得是冒险动作片……虽然满怀信心,但巴鲁这个角色还是不显眼,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有楚楚可怜的希达。这是宫崎骏对时代的反抗吗,还是说他想要力挽狂澜?

《龙猫》《萤火虫之墓》:

《龙猫》中的小月和小梅都是活泼的小姑娘。《萤火虫之墓》是清太讲述的节子的故事。很明显,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小女孩。

《魔女宅急便》:

在这部作品中,宫崎骏刻画了一位在独立与依赖之间摇摆的青春期少女琪琪,并正面描绘了琪琪的独立与成长。

琪琪是个从乡下到城市打工的女孩。这部作品用图画巧妙地说明了当时女孩们的愿望,它的成功并非偶然。

《儿时的点点滴滴》:

妙子出现时电视台的热播剧基本是职业女性的成功故事,高畑勋却将主人公设定为职场女性中的后进生,讲述了她重振精神的故事,引发了众多女性的共鸣。

女性都努力追求过职业发展,但只有少数人能成功,大多数职场女性都成了后进生。不久前,社会上不结婚的女人开始增多。

《红猪》:

很久没有人呼喊女性时代了,这部作品出现在此刻。吉娜和菲儿都是不依靠男人、自立自强的女性。现实中的男人已经沦为窝囊的存在。

这类女性的理想男性竟然有着猪的长相?

《平成狸合战》:

日本古老美好年代的价值支撑着过去的年轻人,如果狸猫是过去的日本人,年轻的狸猫就是年轻男女的青春群像。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是阿罗婆,身为女性的她是所有狸猫的精神支柱。

梳理完我发现吉卜力作品的主人公或重要配角很多都是女性。可以看出,宫崎骏不仅喜欢女性,而且一直都在回应时代的要求。

事后解释往往显得牵强附会,但为了话题顺利进行,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下面来谈《心之谷》。

· 《心之谷》是爱情故事吗?

简而言之是这样一个故事:既然喜欢的男孩立志成为小提琴名匠,那么“我”也要写小说,两人发誓梦想实现之后结婚。放在过去根本不会有这种事。以前的日本女人会在男人找到要走的路后默默地跟随他,对于男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理想女性。

对月岛雯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喜欢他和写小说,到底哪个更重要?她能不能分出先后顺序呢?

月岛雯要写小说。在她最痛苦的时候,圣司不在身边。以前的日本男人会在女人身边鼓励安慰,由此产生情愫或者爱情。

圣司:我都没有为你做些什么……只顾着考虑自己……

月岛雯:不是的,因为有你,我才能努力到现在。

(场景1028)

临近结尾的这两句台词到底有何含义呢?

再往前看一点儿,分镜图上有这样的台词:

月岛雯:我不要做你的包袱。我也想成为有用的人。

(场景1021)

这句台词非常重要,亦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喜欢一个人,就必须与对方保持对等,所以自己也要实现写小说的梦想,忍受孤独,拼命努力。月岛雯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找到自我。

宫崎在策划案中写道:“遇见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异性。”这句话看上去非常老套,实际却蕴含新意。我认为月岛雯的想法与生活方式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心声,各位怎么看?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电影宣传公司的O先生最近结婚了,太太是电视广告作曲家,作曲就是她的人生价值,如果不让她作曲,那她的人生还剩下什么呢?看上去有些陈腐(冒犯了)的O先生也认同她的想法和生活方式,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相处方式体现了现代的特征。

引言太长了。那么,《心之谷》这部作品可以完全放入爱情故事的框架中吗?

我认为不能。“爱情故事”摆脱不了过去日本男性建立的价值体系和以往的旧习,一旦这样定义,就立刻给人一种陈腐的感觉。女性想要的是适合女人的男人,以及适合女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一来必须创造一个新词。难道就没有同时包含女人的梦想(自我实现)与爱情(恋爱)两方面的宣传语吗?写到这里,我要深深地自我反省。当时吵着用“爱情故事”来推销这部作品的是谁呢?就是我啊。对不起,我到底是个男人。恳请各位有关人士想一想合适的宣传语。

· 补记

我并不打算将这部电影的受众限定为女性,但无论如何也应该有女性。

以下是我想到的:

◆ 原著是少女漫画,我们没法阻止大众通过各种渠道获知信息,想藏也藏不了。但写明“少女漫画”有很大风险,很可能限制受众。哪怕一点儿风险也要小心提防。因此需要提前说一句:

距离混沌的二十一世纪还有五年,

为何现在要做少女漫画?

借此强调这不是单纯的少女漫画,怎么样?“混沌的二十一世纪”是世纪末的关键词,一定要加以运用,而且我判断它对男性也是有效的。

◆《读卖新闻》和讲谈社对合作有些犹豫,原因很清楚,《读卖新闻》说“改编自少女漫画的青春电影只能刊登在娱乐版面,但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用在文化版、家庭版的作品”。讲谈社说“我们旗下多是男性杂志,少女漫画有点……”

我回复两家公司说:“请放心。距离混沌的二十一世纪只有五年了,吉卜力的主题就是超越世代的时代本身。”姑且不说这算不算一种回答,反正他们暂时接受了我的观点。

◆ 试着思考临时标语。

今夏献上快乐的梦想和美好的爱情

这句评价不错。没想到随便想的标语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反响,尤其在年轻女孩中间评价很高。接受的各种采访最后成了我写前面那份报告的契机。

梦想与爱情都要有,而且重点是先梦想后爱情。不过,我就不提名字了,这句标语其实盗用了某位知名广告人的话。

◆ 如果不用“爱情故事”的说法,最简单的方案是去掉“爱情”,只用“故事”这两个字——不够充分吗?那就用“梦想故事”或者“梦想&爱情故事”?

◆ 写报告的时候突然想到,临近上映时一定要用那句台词当宣传语。

◆ 写小说的月岛雯——这句是不是也该放进宣传语中? MdkhkBK502634kXeY0Cjx7VDDIHeqYCGvfcQO50mb553onAatdY7LvsDCKOfii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