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 面包颂

城市本是面条的城市。几百上千年前,城市尚且是广袤沃野,村庄散落,居民稀少,即以小麦为主要种植物,麦熟时节,百里金黄、千里飘香,收得的麦粒堆满粮仓,石磨、水磨作用下,麦子由粒成粉,由粉成团,再切、削、拉、挂、扯,成长短不等、宽厚有异的面条,向左邻右舍输送,亦招徕四方不果腹或果腹而不解馋的人。久而久之,人口密集,散落点成聚集处,人人追求新鲜味道,个个尝试新奇手艺,形成远近闻名的面食节。每年麦收后,持续一个月,不同城市、地区的面食手艺人赶来,各显身手。各种面条轮番上场,各种做法争奇斗艳,各种吆喝此起彼伏。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游荡在一口口面锅前,观望着一碗碗汤汁饱满、配料独特的面条,吃得肚儿滚圆,醉倒在面粉堆里。那时,没听说还有别的食物,也不需要。馋虫都在面条上产出,在面碗里解决。

八十年前,匪帮占领城市。没人清楚他们来自何方,但他们的胃显然和东边城市里的人一样。他们喜欢大米,一碗白色的冒着热气、胖得能分辨一粒粒的米饭,才能让他们抵达“饱餍”。面条,只是小吃,是闲暇时的玩意儿。为此,匪帮进城第一天即宣告,本城告别面食,一律食米。降低产量没关系,反正城市早不以种植为生,陆路、水路,是米还是面,交易都一样做。抗议声不断,直到在鲜花广场枭首七位面条师傅,此后仍旧有人偷偷摸摸,来碗面条作为纪念,兼安慰空虚的胃。十年后,城市的饮食结构被彻底改变,连米粉这种近似面条的食物,都被摒弃。对大米的改造,到饭团为止。要不是做法太过单调,想必会有米食节隆重登场。城市里不再飘荡葱姜蒜辣椒香菜的味道,衣袖上也没有面粉供人们见面时掸掉。传言那之后出生的新一代居民,身高、长相、皮肤都与前人不同,亦有传言,他们的情感、智商得以优化。

四十年前,将军收复城市,首先着手的也是城市的胃。将军向市民致歉,为不到百年里的反复,为不是他该负的责任。将军强硬说明,大米是匪帮的指定,食米是匪帮对城市的改造,必须更正,去除匪帮一切痕迹。以三个月为期限,没有枭首,没有绞刑,在那之后,仍旧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在鲜花广场,一人抽皮鞭二十下。将军忘却了,他不是要人们放弃米饭,回到面条,而是由米饭改成面包,可这个城市的人,记忆里面粉只有面条一种去路。皮鞭抽打声中,众人给出哀号,收获面包,形状怪了点、味道独特点,不管是蘸着果酱、黄油,还是就着胡椒、辣酱,城市更换面貌。城市的胃,是将军的胃。我们的心,经由面包,交到将军手中。将军毫不讳言,他是从西边城市的前女友那儿,品尝到面包,爱上这个味道。将军申明,并非因为爱情,而是西边城市更为文明,面包是文明的象征。更何况,他早已和她分手,他的情感百分百属于市民,他的爱永远只和他的心和这座城市,合一。我们咀嚼的面包,吞咽的面包,是他奉献的,现代文明的灵魂。 sqgMi1X8tnK3f2dMXGtktLrRZGPbwcOYw8sVjwg2Al/AbUuG1PO+RTEVlpD7vQ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