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隐秘的角落

欧阳娜娜被刘部长带走的时候,只穿了一件普通的碎花套裙和一双小白鞋。现在已经是八月初,虽然才上午十一点,可是外面的太阳已经是火辣辣的。此起彼伏的蝉鸣,聒噪得让人特别心烦,尤其是对现在的欧阳娜娜来说。她恨不得把树上的那些蝉都抓起来,放油锅里炸了。

网北公司的办公楼非常阔气,光单体建筑就有三栋,还有一栋正在打地基,每栋楼都有二十多层,组合成了一个面积庞大的科技园区。

十年前,网北公司创始人黄西决定把公司整体搬迁到这片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什么都没有,员工怨声载道。可现在放眼望去,国内各大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在这里扎堆了。

网北公司也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大型的生活社区生态。不仅员工早餐和加班晚餐都是免费的,而且在网北大厦里还有幼儿园、健身房、医疗室、理发店、生活超市等,不用出园区就可以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如今在北京的写字楼里几乎已经见不到家长还带着小朋友上班的现象。但是在网北大厦,经常能看到员工一早带着小朋友来大厦,一起在员工食堂吃完早饭后,把孩子送到大厦里的幼儿园,然后自己去上班。下午放学,接完孩子后,又一起在员工食堂吃完晚饭,再带到工位加会儿班,下班一起回家。

所以有人说,黄西要让员工衣食住行全都在这个科技园解决,而这也正是网北公司最受员工欢迎的隐形福利。

不过也有人说,这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牢笼,当你享受这里的一切后,到了外面就无法快速适应,如同《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图书管理员老布鲁克。

科技园非常大,欧阳娜娜跟着刘部长走了大约十分钟,才在园区下沉庭院中一扇毫不起眼的门前停了下来,这扇门的旁边,就是员工食堂。

虽然食堂很大,但每个摊位是什么口味,是哪个地方的特色菜,欧阳娜娜闭着眼睛都说得出来。因为这几年,每个工作日的午餐,她基本都是在这里解决的。

可对于食堂旁边这扇紧锁的门,虽然她在门前路过无数次,却从来没有注意过还有这样一个存在,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刘部长敲了敲门,然后把门推开。

欧阳娜娜扫了一眼,发现屋子里非常宽敞,只有中间放了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其中一把椅子背对着门,面对桌子单独放着,桌子后边面对门方向的是剩下的那两把椅子。这个布置,犹如她当年艺考时的考场。

“坐在那儿等会儿吧!”刘部长指着背对着门的椅子对她说,“手机给我!当然,你要是不想给也可以,这个屋子已经屏蔽了所有信号。”

欧阳娜娜想都没想,直接把手机交出去了,仿佛晚交一秒钟就证明心里有鬼一样,而直接上交则显得自己底气十足。

等她坐好后,刘部长把门带上走了。

头顶上的冷风不停地吹,欧阳娜娜身上忍不住蹿上来一股寒意,手臂上的毛孔都放大了。这让她想起十年前,她在武汉参加艺考时的情景。

当时是一月份,考场就是这样一个桌椅布局。考场里还没有暖气,尽管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由于紧张,身上一阵阵发抖。她报考了两个专业,一个是播音主持,一个是广播电视编导。

她是湖北武汉本地人,但没有生活在市区,而是武汉下面的一个县,当然当年的县现在早已成为武汉的一个区了。湖北因为有黄冈中学这神一样的存在,高考环境尤为惨烈。当时有个艺考培训班在她们县中做讲座,一个弯道超车考取本科的机会就这么来了。

以前,县中的学生都只知道苦学文化课,通过刷题真才实学地高考,从来不知道原来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低分读本科。要不是大城市里艺考学习班卷得太厉害,估计这些培训机构也不会下沉到县中来争取生源。

艺考班老师建议她学习两个专业,播音主持和广播电视编导,说她长得漂亮,条件好,两个专业都有戏。后来,她才知道,艺考班的老师这是为了多赚钱,因为自己除了外貌较好,音色和语言表达在同龄人中实在没有优势,所以最终没有拿到播音主持合格证也在意料之中。

广播电视编导更重要的是写好影评,而作文是她的强项,所以她把学习重心都放在编导这门专业上。考试时,试卷上列出了三部电影,分别是《霸王别姬》《英雄》《那山那人那狗》,要求三选一进行默评。她写的是陈凯歌的这部著名电影《霸王别姬》,因为这部影片她看了不下十遍。

作为“小镇做题家”,她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程蝶衣,开始还和命运抗争,后来不得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程蝶衣。拿到专业合格证后的半年,她认真复习,终于如愿以偿地读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虽然只是武汉的一所二本院校,但她知足了。在大学里,欧阳娜娜参加了各种校内外的活动,校报的采写编评、老家电视台的采访拍摄等。

每当带着自己名字的作品在电视台播出,她那心里的虚荣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或许不能完全叫作虚荣心,而是能力的体现?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欧阳娜娜非常享受这样的学习和实习,乐观的她甚至觉得自己离央视记者也只有一步之遥。

北京在向她招手,只是招手的人不是央视,而是她男朋友。

欧阳娜娜在社交网站上认识了一个叫“那那”的男生,自我介绍上写的是北大信息专业,理工“直男”,但爱好文学、打球、游泳,和她是老乡。

欧阳娜娜就这样一步一步对这位与她名字同音的男生有了好感,不久后两人奔现了。第一次见到那那,欧阳娜娜突然意识到自己忘了问一个自己曾经很在意,但这次却忽略的问题,那就是男生的身高。

直到奔现后见到那那,才发现两人几乎一样高,都不到1.7米。欧阳娜娜有点失望,可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是因为那那身后的北大光环,还是真的被他的才华打动,最终接受了他,和他谈起了恋爱。

因为那那也是湖北人,所以往往到了放寒暑假的时候,欧阳娜娜先到北京找他,玩遍北京的旅游景点,然后两人一起回武汉,再然后各回各家。

一转眼,就快要毕业了。那那是北大学生,所以工作相对比较好找,接连拿到好几个offer,最终选择了一家体制内潜艇制造方向的单位,虽然工资比外面公司少不少,但福利好,有保障,永远不用担心失业。

可是欧阳娜娜在北京找工作却屡屡碰壁。

北京遍地都是好大学,最不缺的就是名校毕业生。这么多毕业生都没法消化呢,什么时候轮到她这个外地的二本生?

从上一年十一月,一直到毕业这年五月,整整六个月,虽然参加了好几家公司的笔试,但都在笔试环节就被刷下去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欧阳娜娜很是苦恼,在北京的天桥上,看着路上的车水马龙,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曾经的自信,一下子变成了自卑和对自己的否定。

直到有一天,她接到了一家杂志社的电话,通知她去面试,岗位是新媒体视频剪辑,很多人觉得折磨人的职位。

这个电话对她来说却非常重要,因为杂志社所属的单位,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梯队的报业集团,规模庞大,人员众多。但是想要有编制地进来工作,也是难于登天。

面试的时候,主考官对她印象很好,可是已经过了校招时间,问她以社招身份进来工作能接受吗。

她何尝不知道应届生身份的重要性,如果是签那种正儿八经的三方协议,即用人单位、自己、学校都签署的三方合同,是可以保留所谓的“干部”身份的。现在,让她放弃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工作,她之前想都没想过。

或许是六个月找工作碰壁的经历,又或者是这家杂志社强大的背景,更可能是确实没有高追求的资本,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没问题,可以的!

于是,欧阳娜娜在北京,在这家杂志社开始了近一年的新媒体视频编辑和剪辑的工作生涯。

正在欧阳娜娜还在想着自己当年怎么从视频编辑,转到企业工作的时候,“咣当”一声,“小黑屋”的门被打开了。

两个男子走了进来,一个四十多岁、中年发福的样子,一个是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的精壮小伙。两人在欧阳娜娜对面的两把椅子上坐下。

欧阳娜娜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艺考考场,可是对面坐着的两人分明没有老师那般和蔼,而更像是审讯犯人的警察,说出口的话就如同从鼻孔里喷出来的一样。

“你就是欧阳娜娜?”

“是的。”

“知道为什么带你来这里吗?”

“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想想。”

欧阳娜娜一下子蒙了,她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莫名其妙带到这里。本来一大早自己还在工位上抓紧时间修改PPT,准备下午的汇报,转眼就到了公司这个“隐秘的角落”,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我真的不知道!要不,你给点儿提示?”

“蔚蓝海域这家公关公司你知道吧?”

对方提到蔚蓝海域时,欧阳娜娜突然紧张了起来,悬着的心,一下子被吊得更高了。因为这家公关公司口碑一直不错,从她到网北公司起就一起合作,满打满算也有几年时间了。只是现在监察部的人为什么会突然提起?是供应商说什么了吗?

她快速思索着所有可能的答案,可是这几年经手的事儿太多了,可能会是哪一件呢? VBmABzSbdcjJ8nOj0JcV+XcGeJxfUqQoS/bLaeizvQOH8oZxyKFJL5hnO2W0Er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