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方有战,南方有城

在忽必烈去世后不久,元朝的统治迅速陷入了动乱和黑暗之中,一个巨大的王朝在元大都的纸醉金迷中轰然倒塌,只留下一群仓皇逃窜的身影。而与此同时,两座新城将在南方大地上拔地而起,成为未来北平的建筑滥觞。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的正月,八十岁的忽必烈病逝于他所兴建的元大都中。在他之后的三十多年,元朝陆陆续续地换了十个皇帝,平均三年一任,算起来比县长换届都快。

而产生这种奇葩现象的原因,在于之后各个王位继承人之间还是停留在草原上抢位子的思路上,大家都是“黄金家族”,谁兵强马壮,谁就想上来混一混。等于说忽必烈费劲巴拉地给他们建了一个汉族的都城,而后世子孙还是当成蒙古包去住。

想必忽必烈自己晚年也很绝望,在位三十多年,教育出来的这群后辈还是天天烤全羊,压根儿学不会拿筷子。

到了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继位的时候,离忽必烈的时代才不到四十年,但很多东西已经不可控了,特别是民族矛盾的问题。所以,有人说“妥懽帖睦尔”这个名字起得很有意思,在蒙古语里翻译过来是“铁锅”,等于上来就是“背锅”的。

元朝建立的时候,把人分成了四等。第一等肯定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也就是最早被蒙古族征服的西域人,眼睛不是黑的都算,包括维吾尔族等,马可·波罗这种来旅游的理论上也算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就是我们说的北方人。第四等是“南人”,就是忽必烈时代征服的南宋那一带的人,主要在长江以南。

我们乍一听,感觉是“汉人”要比“南人”高级一点,其实正好相反。“南人”是最后被忽必烈征服的,他很注重保护南方的世家大族,包括当地的手工业等,都单独给了政策上的扶持。所以,我们如果看元代经济史,很多创造性的手工业在南方都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比如松江的棉布、景德镇的元青花瓷器等。

最惨的其实是“汉人”,从蒙哥汗时代就被虐,离蒙古贵族又比较近,很容易被欺负。包括修建元大都这样的大工程,都是从北方征调的徭役,人家“南人”山高皇帝远,想找还得过长江,蒙古人鞭长莫及。

这下北方的“汉人”不乐意了,天天修工程,再加上北方本来就缺粮食,蒙古人动不动就圈地养羊,一来二去,“汉人”们忍无可忍,决定造反。

元顺帝至元十一年(1351年),民工刘福通在修黄河的时候挖出来一个石人,背上刻着字,叫“挑动黄河天下反”,刘福通带着一群民工起义了。那时候没军装,一人拿根红布条往身上一扎,自称“红巾军”。

没几年的时间,起义的烽火就开始燃遍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其中,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三个人最成气候。

元顺帝也开始感到压力了,哪还有祖宗忽必烈的迷之自信,紧急在城门外面修筑了瓮城,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其中,肃清门和健德门的瓮城遗址现在还有,就剩下一截土墙了,就在北京的北三环以外。

不过,元顺帝想得有点远,因为那时候起义军内部还在抢地盘,所以瓮城一时半会儿还用不着。

在所有起义军里面,张士诚是私盐贩子出身,占据淮北,一开始实力最强,地盘大了就开始嘚瑟,直接自称“大周皇帝”。后来《水浒传》里的“宋江”就是以他为原型,因为作者施耐庵当时是张士诚的军师。

而陈友谅就更别提了,和张士诚是差不多的货色,一看见张士诚称帝,立马急了,非得给自己弄个“大汉皇帝”,势力主要在江西一带。

和这俩人一比,贫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朱元璋最早是安徽凤阳的农民,家里人都饿死了,被迫出家,其实主要是化缘,也就是所谓的乞讨为生。之后加入了红巾军,靠着一身本领,给首领郭子兴当了女婿。

现在有人考证的朱元璋画像,说这位后来的开国皇帝是“鞋拔子脸”,又瘦又长,明显不靠谱。因为朱元璋的妻子马氏,不是郭子兴的亲女儿,而是战友的遗孤。自己的亲闺女可以嫁给一个长得丑但有才的,但要是敢给战友的女儿找个“鞋拔子脸”,那郭子兴就等着被别人戳脊梁骨吧。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手了郭子兴的起义事业,在浙江一带开始拉拢当地士族和文人,地盘也拓展得很快,几年时间就拿下了应天府(今南京)。这时候,文人给朱元璋提出了三条意见,分别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我们倒着来分析一下这三条近乎开天眼的建议。

“缓称王”,就是让朱元璋别跟张士诚、陈友谅一样嘚瑟,才拿了多大点地方就开始嚷嚷当皇帝,出头鸟先死,乱世之中不是比谁叫得响,而是比谁活得长。所以,朱元璋一直自称“吴王”,很长时间都没称帝,后来更低调,干脆叫“吴国公”。

“广积粮”就是得有后勤。这一点江浙一带的人看得很明白,打仗就是打后勤,别看张士诚他们在那里乐呵,真要打起来,你卖盐能换来大米吗?无论什么时候,粮草才是王道,而储存粮草,就得需要“高筑墙”了。

当时的谋士叶兑就劝朱元璋: “定都建康,拓地江、广。进则越两淮以北征,退则画长江而自守。夫金陵,古称龙蟠虎踞帝王之都。藉其兵力资财,以攻则克,以守则固。” 建康和金陵说的都是南京,大致意思是南京城这个地方,连接着长江和广陵江,往北能打,往南能守。更何况这里龙盘虎踞,一直是帝王之都,靠着这里聚集的财力、人力,攻守都很方便。他强烈建议朱元璋把南京打造成根据地,方便以后开拓进取。

当时的朱元璋就住在应天府的南唐旧城里,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不过,朱元璋的心里还是有点膈应,南京城是六朝古都不假,问题是六朝都是些什么东西,除了残兵败将就是割据政权,于是就提出 “六朝国祚不永” ,想在旁边单独建一座宫城。

以前在南京建都的政权,皇宫都是建在玄武湖往南的中轴线上。虽然现在的南京城市急速扩展,但是最繁华的地方,如新街口、夫子庙等,依旧不离这条中轴线左右。之前朱元璋所住的南唐宫城也在这条线上,就是现在南京市张府园地铁站旁边。

但是,朱元璋决定另辟蹊径,在当时旧城的东边,即钟山山麓之南建城,而工程的负责人,正是在民间有着“神机妙算”之称的刘基刘伯温。

刘基接了这活,心态都爆炸了。他就是再神机妙算,也算不到这个地方能建城,因为朱元璋圈出来的这片地,是一个湖。

湖的名字叫作燕雀湖,面积很大,除了龙王爷,一般人根本住不了。但是,朱元璋的犟劲儿上来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就看中这一带了,指示刘基把这湖给他平了,非得在这上面建皇宫。无奈之下,刘基只能“移三山,填燕雀”,把湖的大多数水域填平,再修建宫城。

现在考古发现,在这一带的夯土之下挖掘出了许多大木桩子,最长的可以达到十五米以上,排列得非常整齐,正是当年刘伯温填湖的宫城遗留,木头都是杉木,防潮,几百年来都没有烂掉。我们今天去南京明故宫的遗址附近,能看到一片叫“月牙湖”的水域,就是以前燕雀湖的遗留水域之一。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王宫,也就是最早的明故宫。从一开始就是反“风水”的,只不过鉴于朱元璋强势的个性,什么天文地理都得在他面前让路。

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此时的朱元璋刚刚消灭了陈友谅,正准备和张士诚一决雌雄,王朝已然初具规模,所以底下的臣子们建议: “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今新城既建宫阙制度亦宜早定。” 让朱元璋赶紧把宫城的内部规划提到日程上来。

朱元璋那会儿已经不差钱了,也想赶紧换个新房子住一下,就让手下的人着手开始动工。

关于吴王宫的最初建设,能够参考的资料已经不多了,但根据万历年间的《明会典》,我们可以找到如下记载:

吴元年作新内,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殿之后曰华盖殿,华盖殿之后为谨身殿,皆翼以廊庑;奉天殿之左右各建楼,左曰文楼,右曰武楼;谨身殿之后为宫,前曰乾清宫,后曰坤宁宫,六宫以次序列;周以皇城,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

资料很长,不用翻译,看里面的名词我们也能发现,现在北京故宫的许多建制,尤其是所谓的“三朝两宫”,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

当时负责修建的官员拿着图纸,让朱元璋批准。朱元璋还是比较务实,一看装修得花里胡哨,当时就掉了脸子,跟手底下的人指示: “宫室但取其完固而已,何必过为雕斫。” 意思是,宫殿这玩意儿,届时能住就行,搞得这么精细干吗,没必要。

接着再后面又跟了一句: “吾尝谓珠玉非宝,节俭是宝,有所缔构一以朴素,何必极雕巧以殚天下之力也。” 我早就说过嘛,珠宝玉器这些都不是宝贝,节俭才是,这些建筑都搞得朴素一点,别因为这些耗费民脂民膏。不愧是大领导,这话一说,立马把修宫殿材料的经济问题上纲上线了,底下的人只能照办。

朱元璋的风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明朝修皇宫的一个指导思想。在之后明朝的头一百年里,许多宫殿都没有特别精细的雕梁画栋,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节俭是宝”思想还是传承了蛮久的。

而由于用料节俭,新的宫城修建得很快,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动工,到了次年九月就建好了。从无到有,一共就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想见是相对简陋的。

但无论怎么说,有了宫城,朱元璋就开始着手准备称帝了。

1368年的正月,朱元璋在新建的宫城之中正式登基,定国号为“大明”,宣布当年的年号为“洪武”。

一个新的时代,已然在新的宫城中开始。

建国后的朱元璋,加快了自己统一全国的脚步。在吴王宫的修建过程中,他已然战胜了最大的敌人张士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直捣黄龙,向着元大都进军。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抑或是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八月,意气风发的大将军徐达一路北伐,来到了元大都城下。对于此时的徐达来说,元大都是这趟征程的终点;而对于未来的徐达而言,这座之后被改名为北平的城市,将是他无数次征程的起点,他将以此为人生的坐标,建立不亚于汉代霍去病、唐代薛仁贵那样的功勋。

朱元璋曾经这样评价这位和他从小玩到大的至交好友:“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这么高的评价,徐达是当之无愧的,至少对于洪武元年的元大都来说,很应该感谢一下徐达的“不矜不伐”和“财宝无所取”。

在八月之前的时候,元顺帝没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赌一把临时修建的瓮城的稳定性,提前跑到了上都开平。这要是忽必烈活着,大概会被气疯了,当年搬家“农转非”多不容易,这后代的败家玩意儿说跑就跑了,“汗八里”你都守不住,开平那地方能守吗?

于是,徐达兵不血刃,拿下了元大都。进城之后,徐达并没有为此狂喜,而是马上告诉部下 “封府库图籍,守宫门,禁士卒侵暴” ,让这群大头兵们千万别进城以后打砸抢,都是咱们的东西了,得爱惜。也幸亏徐达的理智,才保存了元大都的完整,为之后北京紫禁城的修建提供了思路。

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欣然地把元朝的大都改名为北平。而在之后的十八年里,徐达都以北平为前线根据地,出发征讨已然跑到草原上的蒙古人。最后,徐达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病逝于北平城。

后世有说法是徐达当时有背疮,不能吃发物,朱元璋觉得徐达功高震主,派人送了只蒸鹅,把徐达害死了。这说法其实出自于一本名叫《龙兴慈记》的文人笔记,里面的内容基本上属于明朝版的“儿童睡前故事”,绝大多数是子虚乌有。最起码的,徐达在北平,朱元璋一不会真空包装,二没有飞机空运,从哪儿搞一个蒸鹅给老兄弟送过去。当然这个是后话加笑话了,暂且不提。

拿下北平城之后的朱元璋,开始不满足于金陵一个都城了,决定把北宋的开封市定为“北京”(是的,“北京”最早说的是开封),同时定老家凤阳为“中都”,自己住的金陵为“南京”,本来还想有个“西京”,在长安。总而言之,朱元璋是希望像金朝一样,搭建一个多都城体系。

不过考察了一圈,朱元璋以一个战略家的理智暂时按下了这个念头,他认为“北京”汴梁城地处中原,属于四面受敌之处,而西安则是“漕运艰难”,容易断粮,也不好办。最后只定下了在中都凤阳和南京建皇宫。

在这其中,南京的是改建,比较容易,但改建得有个章程,以前是“吴王宫”,现在是“明皇宫”,规格绝对不一样。于是,朱元璋想了个主意,先在老家凤阳建一个“试验品”,建起来之后再修南京的皇宫,这样不但建起来稳妥,老家还能有个“度假别墅”,也算是回馈故乡了。

关于明中都凤阳的建设,历史遗存的资料不是特别多,只能从《明实录》和凤阳当地的史料里面挖掘一二了。但基本上能够确定的是,当时的朱元璋确实是按照都城的标准设计的,规模很可能超过最早的吴王宫。

这次建的时间就不是九个月了,而是三至五年。明代有一本《中都志》,里面记载“洪武三年,建宫殿,立宗庙、大社于城内”,这个“大社”说的就是社稷坛。如果我们结合考古资料去看这个配置,基本上和现在北京紫禁城的配置一样,“宫殿”应该对应的是午门以内的区域,然后东边为祭祖的太庙,西边就是“大社(社稷坛)”,位置就是现在故宫博物院售票处后面那一带。

此外明中都的营建,大多采用砖石构建,比如午门以及城墙都是如此,这个又和元朝不同了。之前说过,忽必烈比较横,除了宫城城墙是为了保护家属用的砖墙,其他都是夯土筑墙,有的地方连墙都没有。

朱元璋跟忽必烈完全是不一样的性格,早年靠的就是“高筑墙”起家,本身就是走的低调奢华路线。再加上元大都的教训太深刻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从祖宗开始自信不修防御工事,到最后了才开始临时抢修瓮城,直接被徐达一举拿下了。

朱元璋绝对不犯这个错误,来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宫殿可以“节俭是宝”,但宫门包括城墙都必须要包砖,越结实越好。

现在考古发现,明中都凤阳的城砖,几乎都是用桐油、石灰、糯米浆浇筑的,有些地方甚至还用了矾,数百年过去了都是乳白色半透明的样子。这绝对不是纯粹为了气派,内在的防御实用价值很高。

后来,南京的明城墙也是这个配方。所以,我们看南京明城墙的修建和元大都只差了一百年的时间,但后者只剩下一截土墙了,但明城墙依旧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防体系。如今我们从明城墙下走,依然会被其雄伟和完整所震撼。归根结底,这是忽必烈与朱元璋两个皇帝思想上的区别。

明中都凤阳的修建,一直持续到了洪武八年(1375年),但朱元璋这个时候的思想已经改变了。这一年的四月,朱元璋亲自回了一趟老家,感觉中都的建设实在是太浪费了,本来就是一个试验品,没必要搞得这么正式,因此“诏罢中心都役作”,把这工程停掉了。理由后面也给了,“以耗费罢”,说明朱元璋开始心疼钱了。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朱元璋觉得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凤阳修得热火朝天的,但自己一年到头去不了几回,反倒是自己现在住的南京城看上去差得比较多,因此想把人力、物力抽调回来,正式开始改建南京的皇宫。

说动手就动手,当年四月把中都的工程停了,到了九月就“诏改建大内宫殿”。同时,鉴于中都建设的铺张浪费,朱元璋再次强调,“朕今所作,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惟朴素坚壮可传永久,使吾后世子孙守以为法。至于台榭苑囿之作,劳民费财以事游观之乐,朕决不为之”。看来朱元璋艰苦朴素的本性没有丢掉。

既然要求节俭,加上朱元璋就在南京亲自监督,建起来自然很快。两年后的洪武十年(1377年),就有了“改建大内宫殿成”的记录了。当然,所谓皇城的体系,并不仅仅是一个皇宫,后来陆陆续续又增添了许多外围的建筑,比如詹士府等。

如果我们现在去看改建后的南京皇城的体系,会发现几乎和之后北京故宫的形制完全一样,一条中轴线,一开始是承天门,往后依次是端门和午门。

午门呈“凹”字形的形制也是从这开始的。《明会典》里说 “阙门曰午门,翼以两观” ,就是打这儿开始的。不过,这个也不算是朱元璋的首创,北宋皇城就有,应该是朱元璋去开封参观以后觉得不错,直接搬了过来。午门前面有所谓的“T”字形广场和千步廊,用来安置官署,实用性很强。这个也是从北宋皇城拿来的创意,看得出来朱元璋对于迁都开封还是正儿八经考虑过的。

过了午门,还有奉天门,再往后就是内金水河。元大都只有金水河,这里算是明代紫禁城的一个创举,上面有五龙桥,过了桥就是所谓的“三大殿”,即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这个属于办公区域了,基本保留了之前吴王宫的建制。

“三大殿”的起名都很有意思,“奉天”指的是“奉天承运”,之前提到的“奉天门”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现在看电视剧,太监颁圣旨开头嚎一嗓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跟这个是一个意思。

其中,奉天殿是整个紫禁城最重要的一座建筑,其他的都好商量,这个不行,相当于核心办公大楼,必须要标准,是朝廷的门面。奉天门到奉天殿这一片区域被称为奉天殿广场,在当时的利用率非常高。

朱元璋不到四十岁能统一全国,能力先不说,精力旺盛那绝对不是吹的。当了皇帝以后,他定了个规矩,所有大臣每天早上要在奉天门前集合,汇报工作,被称为“御门听政”。这个制度自打朱元璋制定以后,明朝除了朱元璋没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只能说有些人确实是天赋异禀,模仿不来。

华盖殿和谨身殿也很有说法。“华盖”指的是古代天帝座位上的九颗星星,和奉天殿的意思差不多;谨身殿则是提醒君王别嘚瑟,凡事得谨慎。

过了“三大殿”,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宫城”了,后面有皇上住的乾清宫以及东西六宫。这个规制也在之后得以保持,臣子不能进入,只有皇帝和后宫妃嫔能住。

再往后就是御花园了。南京故宫的御花园,其具体规模可能和现在北京故宫的御花园差距比较大。朱元璋本人可能也不太喜欢花园,比较朴素,反而喜欢“农家乐”。

《明太祖实录》里面有这么一个细节,说的是朱元璋有一天带着孩子们在皇宫里溜达,指着一片空地特意告诫这群孩子: “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 意思是,这里不是不能造个亭子作为游玩的场所,但是我让太监们在这里种菜搞“农家乐”,真的是不忍心再劳民伤财了。在皇宫自己种地,而且是强调实用且并非作秀的人里面,朱元璋大概是古往今来第一个。

只不过物是人非,明故宫的遗址尤其是后宫以及御花园的部分已经不可考了。我们能够参考的,只有一些出土的琉璃瓦当和残破石雕。

现在我们去南京坐地铁二号线,其中还能看到“明故宫”这一站,这个更多的是定位于“前朝”奉天殿的遗址,而御花园包括乾清宫的部分已然很难辨认了。

明故宫遗址所出土的龙纹黄釉瓦当,象征着皇权。

历史总是带着遗憾往前走。由朱元璋一手缔造的明中都和南京城皇宫的建筑,分别毁于明末的李自成起义和清晚期的太平天国起义,都属于“人祸”范畴,现在只能依靠考古去做渺茫的追寻了。

不过尽管“肉体”毁灭,但是两座都城的“灵魂”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在遥远的北平城得以传之后世,并与当时得以保留的元大都宫阙一起,再次获得新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传奇。

而这个传奇的开始,则始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一只“燕子”。 rPi/bdPm+mZF6a99M4DDAOokegXo6Ayb52kpRTxSK1LDhzr8fFdTqCfQIlDVheJ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