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穆公该不该列入“五霸”之内?

“春秋五霸”之说,最先始自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况所著的《荀子·王霸》。

原文说道:“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荀况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五个国君“威动天下,强殆中国”,建立了霸业,王霸天下,称之为霸主,后世遂有“春秋五霸”的提法。

西汉辞赋家王褒作《四子讲德论》,也提到了七位“威震诸夏”“折冲万里”的君主,分别是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勾践、魏文、燕昭。去掉后面两位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君主不计,春秋时期的君主恰恰也是五位,可见“春秋五霸”的提法已深入人心。

不过,也由此可知,“春秋五霸”的提法虽成定论,但具体的“五霸”是谁,却有争议。

事实也正是如此。

如班固在《汉书注·诸侯王表》中,将“五霸”定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

而与《汉书》同时代的《白虎通义》又将“五霸”列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唐朝人司马贞所著的《史记索隐》,另将“五霸”说成: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由于《史记索隐》经常被人们与《史记》捆绑在一起阅读,故影响力最大,即其“五霸”的说法被最多人接受。

近代人朱起凤撰《辞通》时,却在《史记索隐》说法的基础上将“五霸”组合进行了小调整,用郑庄公替换了宋襄公,是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

朱起凤大概是认为宋襄公好虚名而不务实,一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在与楚国争霸中,兵败身死而为后人笑。郑庄公两次击败周天子组织的诸国联军,“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比宋襄公强多了。

但是,郑庄公的郑国实在太小,实力有限,其仅仅形成“小霸”局面,实难入“五霸”之列。

以郑庄公作为参考,秦穆公只是独霸西戎,吴王阖闾仅纵横江淮,越王勾践不过称雄于东南一隅。吴王夫差虽然与晋争霸获胜,但转眼就国亡被擒,霸业成空。

即郑庄公、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人的功业实难与齐桓公、晋文公建立的霸业并肩。

另外,楚国长期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即楚庄王虽有中原霸主之气象,却不容易得到一些人的认同。

为此,清朝人全祖望在《鲒崎亭集外编》中,把“春秋五霸”排列为: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践土会盟,亲受周天子册封为“侯伯”(诸侯之长)。这两个人无论在哪一个“春秋五霸”版本中均位列其中。

晋襄公为晋文公之子,于崤山大败秦军,举贤任能,为政宽仁,垂拱而治。

晋景公在绕角之役、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终结楚国霸业,在晋齐 之战中降服齐国,续霸中原。

晋悼公尊天子而令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独霸中原。

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全祖望的这个排列,我本人是比较认可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说别的,单论名气,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这些人可比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这三位大多了。

尤其是秦穆公。

贾谊在《过秦论》说:“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即秦国的强大,始于秦穆公。

秦穆公得继君位有些侥幸。

秦穆公的父亲是秦德公。

秦德公是秦武公的弟弟,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国君之位的。

秦武公病故时只有35岁,他的儿子年纪都很小,最大的儿子公子白只有十几岁。所以,群臣没有拥立秦武公的儿子为君,转立了33岁的秦德公。

秦德公在位仅两年,就死了。

君位传给了长子秦宣公。

秦宣公在位12年,生了9个儿子,但年龄太小。群臣于是拥立了他的弟弟成公。

秦成公在位4年去世,生了7个儿子,但年龄太小。群臣于是拥立了他的弟弟任好,即秦穆公。

秦穆公一生虚怀若谷,求贤若渴,从善如流,宽仁待人。

他继位后重用百里奚、蹇叔、公孙支等人,“三置晋君”,先后扶持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登位。

晋惠公、晋怀公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其中的晋惠公在秦穆公护送回国前,信誓旦旦地称:“若成功夺位,必回赠秦五城。”

但事成后他并未兑现诺言。

秦穆公恨得牙根痒痒。

改年,晋国遇上了旱灾,举国闹饥荒。

晋惠公厚着脸皮派人来向秦穆公劝捐。

大臣丕豹劝秦穆公千万不要捐粮给他,并建议趁其之危,出兵教育他怎么做人。另一个大臣公孙支却摇头说:“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

当然,还是百里奚说的话最有分量,他说:“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

于是,秦穆公放下了对晋惠公的个人成见,慷慨送粮接济,“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

但是,秦穆公这样一片好心却换来了晋惠公的驴肝肺。

第二年,秦国闹灾荒了,秦穆公向晋惠公买粮以渡难关,晋惠公幸灾乐祸,一粒粮食也不肯卖。

这还不算,晋惠公还与群臣阴谋算计秦国。

晋大臣虢射眉飞色舞地说:“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

晋惠公笑而从之,兴兵攻秦。

秦穆公气得直吐血,亲率孟明视等大将往前迎战,生擒了晋惠公,夺取了先前他所许诺的5座城池,把疆域扩展到黄河西岸。

由于晋国是老牌大国,秦穆公一来受时代背景所限制,二来他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对晋国实施吞并,三来他的夫人是晋惠公的姐姐,看在夫人面上,他放回了晋惠公。

晋惠公为表诚意,让自己的儿子太子圉在秦国为人质。

为了秦晋能够和平友好相处,携手共同发展,秦穆公将女儿怀嬴许配给了太子圉。

没两年,晋惠公就死了。

太子圉偷溜回国,是为晋怀公。

晋怀公翻脸不认人,与秦国交恶,用他的冷屁股来迎接秦穆公的热脸。

秦穆公气得全身发抖,将包括自己的女儿文嬴在内的5个女子一并嫁给晋怀公的伯伯重耳,助重耳回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当上了国君后,犹如潜龙升天,他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 等一批能臣的辅助下,通商宽农,整饬军事,使晋国国力大增,先是联合了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后来又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晋文公是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风头完全盖住了秦穆公。

幸好,晋文公即位时已经61岁了,仅仅当了8年国君,于公元前628年去世了。

说来也巧,郑国的郑文公也是在这一年去世的。

秦穆公此时的年纪也很大了,为了在有生之年成就霸业,他遣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奔袭郑国,想借此进据中原。

但是,秦军袭郑,得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县)至郑都(今河南新郑市),历程1500余里,要穿过晋地和周地的桃林、崤函、 辕、虎牢等数道雄关险塞,所谓孤军远征,风险系数奇高。

百里奚、蹇叔苦劝秦穆公放弃这种自杀式的军事行动,蹇叔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但秦穆公觉得时不我待,而且秦晋缔结起来的联盟还在,晋国从旁边捅刀子的可能性不大,一意孤行,命令百里奚之子孟明视,蹇叔之子西乞术及白乙丙三个人率兵东进。

事情的发展正如百里奚和蹇叔所料,秦军行抵滑国(今河南偃师县之缑氏镇)时,在当地做生意的郑国人弦高以郑国国君的名义献牛犒劳秦军,同时派人急回国内报告。

如此一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认为偷袭的意义已经失去,但又不甘空手而归,于是顺手袭灭滑国,满载战利品而还。

但这并不是这次劳师远征的最后结局。

新继位的晋襄公哪容别人分享晋国的霸权?为了遏制秦人东进的势头,他亲率先轸等人于崤山(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埋伏,袭击秦军。

秦军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被俘。

不过,晋文公虽死,秦穆公的女儿文嬴还在。

文嬴向晋襄公说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得以释放。

秦穆公遭此奇耻大辱,先后两次伐晋,一败一胜。

败,那是空耗国力,白白葬送了士卒的性命;胜,也不过是在晋国边境耀武扬威一番而已,又没能吞并晋国一城一地。

事实证明,有强晋存在,秦穆公就没法向东发展。

没有其他办法,他只好听从了百里奚的劝告,掉头向西发展,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十几个国家,开地千里。

对于秦穆公西拓的胜利,周天子特加祝贺,并赐金鼓。

可以说,秦穆公称霸西戎,事业达到了巅峰。

不过,饶是秦穆公能力超群,见识卓越,却始终被晋国牢牢困住东进之路,霸业仅仅局限于西戎,可惜了。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177人,其中包括奄息、仲行、针虎3个良臣。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借当时有识之士之口,认为秦穆公虽然“广地益国,东服彊晋,西霸戎夷”,但“不为诸侯盟主”,即不能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为诸侯盟主,所以算不上“侯伯”,不能称之为诸侯中的霸主。 XLSpOwhyAsMEPvaT8gwuuxtRuGUf4WL6EjJTXr4fYxEicm6kd0GGybGcnskhJE/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