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是一个家天下的历史。
基本上,每一个帝王,都把天下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也。
问题是,帝王在世之日,凭借着军队和强大的国家机器,可以坐拥天下一切,但是,身死之后呢?一切就不可预知了。
在强大占有欲支配下的帝王当然不会甘心白白放弃曾经的拥有,他们疯狂地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墓,奢极豪华地网罗殉葬品。
那么,如何保护这陵墓和陵墓里的殉葬品、棺椁、尸骸,就成了头号大事。
为此,帝王们费尽苦心,想遍了种种办法。
有人在陵墓内部设置诸如弓弩之类的机关,有人在陵墓内部灌上水银,有人在墓碑上写咒语……
事实证明,世上无论什么东西,有人能够制造,就一定有人能够破坏。
而且,破坏比制造要容易得多。
怎么办?
曹操,世之大奸雄,一生以阴险、狡诈、奸猾著称。
他想了个招,连设七十二迷墓,真真假假,让盗墓者真假难辨,空劳其力。
曹操的想法虽然高明,但还不够绝。
有人在曹操想法的基础上来了个更狠的——“万马踏平”。
被后世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一生拉弓拔箭、戎马风云,率领数万蒙古军纵横驰骋于亚欧大陆,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全世界为之瞩目。
现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草原上,巍巍然屹立着成吉思汗的陵墓。
据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西征西夏,路过此地,深为这里的秀丽景色所吸引,留恋之际,马鞭滑落掉在地上。随从要拾马鞭时,成吉思汗制止道:“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随后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
成吉思汗在六盘山逝世后,属下准备将他的灵柩运回故地安葬,但灵车路过鄂尔多斯草原时,车轮突然深陷地里,人架马拉也纹丝不动。这时,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话,于是,就地将成吉思汗安葬在了鄂尔多斯草原上,并留下五百户达尔扈特人守护。
从此,这里便被叫作伊金霍洛,意为主人的陵园。
成吉思汗的第三十四代嫡孙、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奇忠义先生曾自豪地对人们说,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大祭仪式,蒙古族人视其为圣地。
但是,这里其实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
不过,奇忠义老人说:“外人不知道,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很重要,并不仅仅是先祖成吉思汗的衣冠冢。成吉思汗的灵棺中有很多秘密,但是不能说。”
奇忠义一脸神秘地说:“从蒙古人的习俗和过去信奉的萨满教讲,祭奠先人主要是祭灵魂,不是祭尸骨。按照蒙古民族的习惯,人将死时,他的最后一口气——灵魂将离开人体而依附到附近的驼毛上。根据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先祖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
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蒙古秘史》记载,出征西夏前一年,成吉思汗已有不适,又外出打猎,从马背上摔下受伤,发起高烧,因此取消了进攻西夏的计划。但西夏使臣却出言不逊,招致成吉思汗勃然大怒:“他说如此大话,咱如何可回?虽死呵,也去问他。长生天知者!”于是强支病体出征。最终虽然灭亡了西夏,而成吉思汗也累死在军营里。
成吉思汗死前,为了不让盗墓者破坏自己灵魂的安宁,想了个釜底抽薪式的绝后计,即上文提到的“万马踏平”。
什么是“万马踏平”呢?
南宋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记:“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若忒没真(成吉思)汗之墓,则插矢以为垣,阔逾三十里,逻骑以为卫。”即成吉思汗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防止外人发觉陵墓地址,在将陵墓踏平之后,其将士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
《元史》也记:“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马踩之使平,弥望平衍。”
明朝叶子奇在《草木子》中则记:“……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杀骆驼于其上”的目的是,只要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那么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来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不过,这头母骆驼死后,后人就再也找不到陵墓的具体地址了。
一位蒙古学专家预言,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里面的工艺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观。
成吉思汗的财富比秦始皇多得多,则他的陵墓里埋藏着他破灭二十多个王国得来的无价珍宝也未可知。
也就是这个原因,多少年来,极大地吸引着无数探险家、考古学家苦苦寻觅。
现在只有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建有一座成吉思汗的衣冠墓,那里只供奉着吸有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的白驼毛和他生前用的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