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点说明

“性社会学”这个名称和概念不是来自西方,英文里没有这个对应词。在中国也不是我第一个使用。我开始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学术根据,主要是1986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转到社会学系之后,很需要为自己的性研究“正名”,因此必须牢牢地抱住社会学这个大腿。此后,由于研究性问题的各路人马日渐增多,为了相互区别,我一直刻意地坚持使用“性社会学”这个称呼,不厌其烦地纠正大众传媒给我强加的“性学家”的帽子,虽然基本无效,却也坚贞不屈。

在国际学术界,与我所做的事情最接近的称呼是“性研究”(sexuality study),但是它的内容比我的研究要宽泛得多。我自己的研究只是越往后才越向“性研究”靠拢。因此在这本书里,我在回顾21世纪之前的研究时,更多地使用“性社会学”,再往后则更喜欢用“性研究”。

作为学术性的回顾,本书不可避免地要罗列我发表的著作与论文。按照学术规范,必须注明发表的刊物与日期等细节,但是本书兼有我的心路历程的意义,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些发表出处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不胜其烦,所以我都一概省略,只留下标题和发表年份。如果有读者需要查证,互联网上一搜就有。还有很多英文文章,现在为了让中国人知晓,反正也要写出中文标题,索性就省略英文标题,只标注(英文)。

本书是学术自传(我的个人生活索然无味),主要为了留下史料,让有兴趣的读者和后学者能够查到,曾经有人做过这些研究。所以有些研究成果已经不那么新潮了,却是国内仅见,也就纳入本书了。

天有不测风云,因此在定稿之时,我把大多数当年的当事人、涉事者的姓名都处理过,只留下我自己无处可逃。 YBu60GDLf6nL1IHuaPsROZBwQHEYb65C0WwOHHQqewtJF4QpRKMQmv4KXJPxhf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