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致于友

于友大兄:

19960404

本月八日手示拜意。

际炯 老大哥一直保持联络。在老《大公报》时关系密切,有一度几乎与我仅隔一条弄堂而住。“文革”后他在大陆没有适合的安排,极为屈才。后承港馆费彝民先生关照,主持了几年副刊,才能发挥一些。他的弟子还在安居里安居。章麟兄早逝,令人痛惜,他在狄斯威路时,与际炯和我常见面。四九年后只见过可数的几次,后来运动接踵而来,便不接触了。我从五八年候补上“五·七战士”后,便绝不与人往还,以免牵连良朋。只是为工作联系,不得已与写稿、审稿者接触。记得在东总布十号第一次与老兄幸遇,当时我还是“妾身未分明”,那些响当当的革命者,我也不敢接近。人贵自知,应该自信自知自己是什么东西,不需要自己摇来摇去。章麟兄极忠厚,他的儿子在小学也因脸皮黑,竟受老师责罚以为不卫生,小子受冤,不得已抗议道:“我的爸爸也是黑皮!”当时我们在一起都笑了。其实这正是后来给人的风气,不究实绩。对于某些老字号,不得不敬而远之,不与倾谈,以免浪费时间耳。

承嘱写篇回忆老师文字,甚感!我每天俯仰随人,无安顿时间,所写小稿均系偷空挤出。而且因思路笨拙,其中考虑时间不连续,千字文写出亦极难,且恐忙乱中有失,不敢多写。现在前路无多,这最后二百公尺似乎比以前奔波于坎坷道上更难举步了。今秋后如能将办公室工作扫清,从此告别,那时看能否赶上贵刊此栏,再行领教。至谢!

俪安!

戴文葆再拜
一九九六年四月四日

像储安平先生,仅就他的两度婚姻而言,也是很悲哀的、刺痛的。现在猎奇混稿费的“作家”,不知其详,否则可写万言了。人,活着太难。老了更不好,“老”与“穷”是字典里最坏的字。我常感到,及早往生西土为妙!又及

贵刊约写一关于出版千五百字,二月就通知,然因历年承蒙赠阅,受之有愧,下决心写一篇,可我不想说歌德的话,切身痛感有的地方太恶劣,写了一篇可能得罪若干人的短文 。既说话,就说真话吧。又上 SKYIaIzr8+T76hJvqMpRTi8tEYGgtwYCV9Y6Dn2MkOfJqT3atQ92+8Ri7ffFcw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