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闪电战

坦克的出现没有在第一时间扭转战局,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主要参战国对于坦克的运用出现了不同理解。

坦克之间的对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双方决斗,谁装甲厚,谁火力强就胜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就已经开始非常熟练的运用多兵种联合作战,坦克只是其中一种突击兵器,需要其他兵种配合掩护。我们熟知的“闪电战”就是使用航空兵将对方指挥控制系统、机场、后勤补给及有生力量尽可能消灭摧毁后,装甲集群才开始与炮兵配合突击。坦克集群对敌方的前线阵地进行大规模重点火力打击,打开缺口后继续深入,将敌方坚固火力点等军事目标交给步兵处理,或迂回敌方侧后与步兵联合包围敌军并将其歼灭,坦克与坦克之间单纯的对决属于极少数情况。双方阵营之间的坦克比较几乎没有现实意义,但装备越好无疑更占便宜。

单兵反坦克武器、武装直升机、对地攻击机等武器的出现扰乱了战争“秩序”,没有了欧洲骑士般兵对兵将对将,不对称作战的概率大大增加,加大了战斗的复杂性。理想的坦克使用方式为己方对敌空中和海上目标进行毁灭式打击后,依靠绝对制空制海权,在实行强大电磁干扰的状态下,在己方装甲集群无致命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战场突击,进一步歼灭对方有生力量。战场不能设计,无法预测,但有规律和法则。长时间以来国际冲突不断,单兵反坦克导弹大量投入战场,先进主战坦克被单兵反坦克导弹摧毁的真实实例屡见不鲜,这就是在没有绝对力量的情况下,匆忙使用装甲力量的后果。

坦克绝对不是移动的大炮,坦克的作用在于依靠强大的火力和快速突进的本领撕开战线,配合其他兵种打击敌方,独自出现的坦克即使再强大,也无法逃脱被摧毁的命运。不是单兵反坦克导弹多致命,而是装甲集群的使用出现了偏差,导致我们看到无论多先进的坦克,只要被单兵反坦克导弹命中就难逃厄运。没有战场的绝对优势,坦克就是一种比较矛盾的装备。敌方反坦克武器层出不穷,上至空中远程轰炸机、对地攻击机、武装直升机,下有对方的坦克、火炮、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地雷等,处处皆是威胁。战术运用得当,先期将敌方威胁降至最低,发挥坦克速度优势可迅速改变战场态势。战术运用不当,武器使用错误,将导致非常多的纰漏和危险。敌方的威胁尚未解除就短兵相接,损失必然增加。坦克周围出现敌方步兵是大忌,说明战场情况比较恶劣,没有及时肃清敌方有生力量,这是每个指挥官都不想看到的结果,怎样将损失降至最低是所有战场参与者的追求。

早期坦克的使用有一个很著名的名词,步坦协同。其实正确说法应为步坦炮协同,这就是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其中一个单元。坦克与步兵、炮兵协同作战,各司其职,相互策应,相互协调,以争取战果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现代高技术局部武装冲突更是加入了信息化、智能化,空天一体,海空联合,单一兵种或几个兵种间的协同已经被全要素体系化所取代。只要战斗打响,所有兵种都要参与作战,前线和后方没有清晰界限。卫星全域监控,预警电子战等飞机指挥部队、分析情报,电子战部队压制,海军武器配合,航空兵高强度打击,装甲集群和步兵、炮兵、侦察兵、工兵联合,再加上及时可靠的后勤补给,才可能使得战线推进顺利,缺一不可。目前来看,步坦炮协同只是大陆军思维下的集群冲锋,与信息化、智能化的21世纪战场相去甚远,军事强国已经开始研究新战法以适应高技术战争。

众所周知,1991年的海湾战争拉开了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序幕,说这场战争是现代战争的典范也毫不为过。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反复高强度的轰炸使伊拉克国防力量几乎瘫痪,在完全控制了天空之后,多国部队才开始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军事行动,用非常短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前期的空中打击就是为了全面打击伊拉克的有生力量,瓦解其战斗决心和意志,使其丧失信心。装甲部队是宝贵的,不能轻易使用,用则必胜,而非滥为。

海湾战争中美军M1主战坦克外观图

有关坦克战术的实例实在太多,这里挑一个典型案例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骑兵砍坦克”的故事。

1939年9月3日,第二十三步兵师在布罗克多夫将军的率领下,已经进入到第三装甲师(现在已经推进到维斯瓦河)与第二十摩托化步兵师两者之间的空隙位置。所以现在我们对敌人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当前敌军都被包围在希维切以北和格鲁琼兹以西的森林地区中。波兰的骑兵因为不懂我们战车的性能,居然用他们的长矛和刀剑向战车发起冲锋,结果遭受了极大的损失。有一个波兰炮兵团正向维斯瓦河的方向行动,途中被我们的战车追上,全部被歼灭,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波兰的步兵也死伤惨重,他们一部分补给物资和架桥纵列都在撤退中被缴获,也全都被毁。

——《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

上面是德国装甲兵大将,“闪电战之父”,时任德国第三装甲师师长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回忆录中的片段,很多人根据当时德国和意大利媒体的报道,以讹传讹就产生了波兰骑兵不顾生死违反常规,使用大刀长矛砍刺坦克的谣传。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回到1939年9月1日,德国以44个师89万兵力,2800辆坦克和近2000架飞机入侵波兰,英法随即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天,德国第三装甲师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从边境迅速突进波兰,行进速度奇快的装甲兵所使用的战术被古德里安称之为“闪电战”。古德里安曾骄傲地说:“装甲兵不需要侧翼,速度就是最好的侧翼。”就在德国人大踏步侵略波兰国土的同时,波兰波莫瑞骑兵旅18团在霍伊尼采北方森林发现了一队正在森林休整的德国步兵,马斯塔尔基上校在傍晚率领200余名骑兵对这些德国步兵进行了成功的突袭,德军有一定的伤亡,波兰骑兵也收复了一些失地。吃亏的德军哪肯咽下这口气,德国第20摩托化师的装甲车来到战场,使用重机枪射击波兰骑兵,马斯塔尔基上校及时命令撤退,战斗时他因寡不敌众,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虽然绝大多数波兰骑兵得以撤退,不过还是留下几十具马匹和骑兵的遗体。德国和意大利记者借此大肆鼓噪波兰人实在太愚蠢了,居然用长矛大刀对抗坦克。事实证明,这是纳粹宣传部门彻头彻尾的谎言,目的是为了涣散波兰军队士气。这一次波兰骑兵英勇的反击作战,也被称为克罗加提战役。

骑兵砍坦克被证实是谣言,但波兰在开战之初依旧没有认识到装甲部队的重要性也非常值得研究。与法国相同,波兰人的战术思维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以堑壕、骑兵分别为主要防御和进攻力量,和敌人进行阵地战。波兰的装甲兵与技术兵器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与德国相比,飞机更是相差数倍,但波兰还是有500多辆TK/TKS小坦克。波兰军队虽然在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上不佳,但无论如何仍是那个年代的现代化军队,对坦克并不陌生,也熟知坦克性能原理,只不过在坦克的使用上没有相应科学的方式方法,无非就是用不好,完全不是纳粹宣传部门所说的那样,波兰骑兵干脆不知道坦克是干什么用的,见了坦克就采取自杀冲锋的方式,使用冷兵器对抗坦克炮。

1939年10月6日,波兰战役结束,标志着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在实际军事行动上具有可行性,装甲兵的作用被德国人重新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许多武器的地位提升至一个崭新的高度,也终结了更多在人类战争史上貌似不可或缺的主战兵器。以航空母舰为首的航母战斗群,因为强大的对海对陆攻击能力及严密的防空体系,得到世界军事强国青睐,跃升为最有实力的海上打击群。有阴亦有晴,老牌海洋霸主、大舰巨炮主义代名词的战列舰黯然退出历史舞台。飞机的大量应用使制空权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谁掌握了天空谁就得到更多的主动权。坦克,作为陆地装甲突击车辆也同样无法抵抗轻薄铝皮机翼下闪闪红光的致命打击。即使对军事装备及战争史毫无常识的人,每每提及战争,比喻战场之宏大,用词几乎皆是飞机大炮坦克。这三类武器装备毫无关联,又紧密无间。这就直接引申到一个著名的战术:闪电战。

迅雷不及掩耳、快如闪电,是人们对速度飞快常用的形容词。

1939年11月,德国伦斯德集团军群参谋长埃里希·曼施坦因一边踱步一边同被邀请而来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交换看法。“利用强力的战车部队经过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直抵色当,突破该区内的马其诺延长防线,从而将整个法国一分为二。您作为一名装甲战车方面的专家,不知道可行性几何?”曼施坦因轻声向古德里安征询意见。古德里安向曼施坦因明确表示:“计划绝对可行,但装甲兵一定要足够多,最好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在这一点上。”

历史已经证明,上述对话最后经过反复斟酌确认之后,被确定为德国进攻法国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又称镰刀计划),取代了墨守成规的“施利芬计划”(又称黄色方案)。“施利芬计划”由德国前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在1911年提出,他计划使用火炮掩护步兵集群快速冲锋的方式攻击法国,被许多军事理论家和学者认为是闪电战的雏形。施利芬元帅没有看到自己计划执行的那天,在战争开始前三年就已经去世,不过其战术思想一直延续到二战初期,甚至德国进攻法国原计划就是沿用“施利芬计划”。机缘巧合之下,“曼施坦因计划”替代了“施利芬计划”,闪电战的余威从华沙奔向巴黎。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

闪电战的基本原则比较清晰,以航空兵为先导,争取在第一时间尽可能摧毁敌方指挥中枢、通信系统、兵营、机场、后勤等军事设施,然后装甲部队快速突进,后续跟随步兵进行肃清围剿。这需要非常缜密的计划和相当高超的临场指挥。官兵协调一致,技术兵器先进,以强大的后勤补给为依托,集中优势兵力对一点进行快速突破。当时德国的装甲兵理论和实际应用走在了各国前列,将装甲兵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值。

同时期的法国是怎样的呢?法国在当时有比德国更先进的坦克,士兵人数更多,还有英国远征军协助,更是耗巨资建设了那条看似不可逾越的马其诺防线。在我们印象中,德国人是严谨认真甚至有些死板的,不过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人可比我们印象中的德国人刻板得多。法国人在平日的训练中,要求一切按部就班,计划是什么就按什么样的步骤推进,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和变化。法国人总是要先弄清自己和敌方的所有战斗序列之后,才缓慢按照既定好的计划去推进,无论进攻还是防守,必须严格遵守,他们几乎排除掉一切随机性和未知可能,如同一个认真的雕刻工匠。在这样死板的机制下,装甲力量又被分散了,坦克等重型装备被安排到步兵单位,随同步兵作战,成了移动炮台,而不是当作一只铿锵有力的拳头。

这里我们不应随意评判德国人的战术思想就是灵活的,法国人就是刻板的,一切准备和选择都是上一次战争的结果和经验。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惨胜,胜利后的总结离不开铁丝网、堑壕、机枪、火炮。法国人没有尝到运动战的甜头,消极面对新军事战法的革命和更新,这与波兰有些类似。德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中艰难崛起,想方设法冲破《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发现只有求新求变才能使战后虚弱的德国重新夺回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尊严。这就是闪击法国之初,两国军事思想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的原因。

简单说就是德国采用以航空兵和装甲兵为矛,在运动战中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对方阵线为主的指导思想。法国延续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思维,虽然有更多的兵力和更佳的技术兵器,但战线过于冗长,兵力分散严重。法国人自认为有了坚固的马其诺防线,可使来犯之敌束手无策,甚至吹嘘没有一只鸟可以飞过法德边境。

德国有曼施坦因这样的军事天才,法国也有戴高乐和达拉第这些新锐领袖。并不是没有人看到当时法国的缺陷,但坚守死板的人最死板,没有任何新军事理论可以被正确认识,失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时任法国第五集团军坦克部队指挥官的夏尔·戴高乐早在1934年就出版了《建立职业军》这本书,戴高乐在书中着重强调了建设装甲兵的重要性,并指出装甲兵运动战和步兵配合的问题。这本书虽然立意新颖思想独特,但几乎默默无闻无人响应。后续《机械部队的诞生》一书,可以说直接指出了闪电战的精髓——使用航空兵配合装甲部队集中突破的战术战法。但为时已晚,1940年6月22日,法国向德国投降,戴高乐军事理论的可行性被德国人验证,并大获成功。

夏尔·戴高乐

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相互厮杀死伤无数,皆因历史恩怨和现实贪婪,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进行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无论德国战争艺术多高超、单兵素质多优秀、军事武器多先进,其不义之战必然失败。即使有再完美的计划,再先进的武器,失去战争的正义性,就注定遭到全世界的反对和抗争。

本书内容以介绍兵器科普为主,对于历史脉络和矛盾不宜占用大量篇幅,这里只是简单表述对坦克战术极为重要的闪电战,这种战术奠定了坦克这种突击兵器的使用方式,也影响到世界各国装甲力量的运用和坦克设计。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每个时期每种技术兵器的使用和战术皆不相同,两次世界大战对飞机和坦克的使用天差地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军事科技突飞猛进,各兵种的各种武器装备加速更新换代,军事理论思想和战术战法也跟随军事变革而前进。没有一成不变的战术,坦克的战术也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变换着。以连排级单位组成倒V字形前进冲锋的画面已经一去不复返,落后过时的战术也淘汰殆尽,在这里没有必要将陈旧的过去一一说明。 n+C605TZ8mSlhY6FHPbrIPiC9THWjYN2qYEoZi+e0EZSnMFNlBYMkrWgVg24n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