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冲锋!冲锋!!

方大战时,兀术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戴铁兜牟,周匝缀长檐。三人为伍,贯以韦索,每进一步,即用拒马拥之,人进一步,拒马亦进,退不可却。官军以枪标去其兜牟,大斧断其臂,碎其首。敌又以铁骑分左右翼,号“拐子马”,皆女真为之,号“长胜军”,专以攻坚,战酣然后用之。自用兵以来,所向无前。

——《宋史·卷三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公元1140年5月,南宋军民在顺昌(今安徽阜阳)遭到金国骑兵部队的猛烈进攻。守将刘琦率领顺昌军民顽强抗击金军,阻滞其继续南下。金军将领完颜宗弼(金兀术)调遣金国最具战斗力的重装骑兵部队,三千骑兵人马皆身披重甲,三人为一组断绝退路奋力向前,这种铁甲重骑兵被称为“铁浮图”(又称铁浮屠)。“铁浮图”徐徐前进之时,左右两翼派出铁骑包抄,这被称为“拐子马”。金军虽死命进攻,怎奈顺昌宋军守城坚定,最终败走。史书记载,刘琦、岳飞等南宋将领利用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条件奋勇抗击,击败数次以所向无前“长胜军”为号的金国重装骑兵部队。刘琦坚守顺昌抵挡金兵并击退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宋金顺昌之战。经过顺昌之战和东西两路的配合,金军南下的企图被瓦解,宋金再一次回到谈判桌。顺昌之战中,这些“铁浮图”在冷兵器时代对以步兵为主的中原汉族军队来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压迫感,若非名将、军民殊死抵抗,南宋想要抵挡这些全副武装、铁马铁人的重装骑兵,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铁浮图”对于近距离肉搏厮杀的士兵来讲,相当于现在的装甲集群冲击,两翼的“拐子马”更是将钳形攻势发挥到淋漓尽致,这已经有了现代装甲集群作战的雏形。

当重装骑兵扑向以轻步兵为主的对方阵营之时,借助高头大马和满身披挂的骑兵,排山倒海向前推进,几乎不会付出太多代价即可战胜对方。怎料南宋有刘琦、吴氏兄弟、岳飞等名将,智勇双全的将领加上军民齐心,运用地形、士气、技艺和谋略,战胜了号称所向无前的“长胜军”。这也恰恰说明,无论何种装备,技术优势有多高,没有正确使用就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这里要指出一点,即使是古代两军作战也使用了严密的阵法,绝非两个阵营士兵相互冲击混战厮杀。古代军队列阵有章有法,有前军、中军、两翼,指挥官也很少单挑,将在谋不在勇。战斗力强悍的部队需要熟知兵法、谋略深厚的指挥官,也需要各单位缜密配合。只要阵型不破,进攻冲击多数不会失败。史籍鲜有记载将领如小说演义那般单独冲击,找对方将领单挑决斗,有史可考确认证实的见《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记载: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这就是关云长飞骑斩颜良的传奇。然而,古代绝大多数战争靠的是所有人齐心合力,规矩严密的队形、威严整肃的军法和智勇双全的将领。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都不是靠着武艺超群才战功卓著,像飞将军李广那种勇冠三军的将军相对较少,更多的是戚继光这类善于运用兵法谋略的全能型军事统帅。单打独斗已经被证明无论古今中外都不可行,这也为今后多兵种联合立体作战奠定了基础。

21世纪的我们,从书籍资料或影视作品中回望那些世界大战、地区冲突,即使是对军事装备没有很多认识的普通民众,对坦克这种钢铁装甲车辆也一定不陌生。当钢铁履带碾压过田埂小溪,当大炮迸发火舌震耳欲聋,那种带给人们的震撼和畏惧就犹如南宋军民看待“铁浮图”一般。从古至今,人类对于火力和防护的研究从未停歇。

铁浮图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焚烧着欧洲大地,同盟国与协约国鏖战于堑壕铁丝网之间寸步难行,一个钢铁巨兽突然出现在索姆河地区,德国士兵惊愕地看着这个怪物喷射着火舌冲向自己的阵地,而手中的机枪对其毫无办法。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人使用了一种外形怪异,装备快速炮和机枪的钢铁车辆参加此次战役,打了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早在1915年,英国人就研制出了以钢铁装甲为基础,加装快速炮和机枪,使用履带行进的战斗车辆。为了使这种装甲车辆在今后的战场上具有突然性,也为了麻痹敌人的保密需要,将其取名为“水箱”,而水箱(盛水或液体的容器)的英文为Tank,所以这种钢铁装甲车辆就被命名为Tank,这就是“坦克”一词的由来。从此,世界战争史上又增加了一种无可取代的重要技术兵器。在战争中和战后,各军事强国相继开展了对这种新型陆战兵器的研究,坦克之间的较量即将展开。

让我们看看坦克始祖的样子:硕大菱形的外观,横跨整个车身的环绕式宽大履带,武器被放置在车身两侧,转向轮在后。这个模样的车辆实在难以与现代先进坦克联系到一起,如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那般简陋粗糙,但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型坦克。这型坦克被命名为马克Ⅰ型。比较有趣的是,因配备武器不同,该型坦克分成了两种,雌雄双煞的传奇为后人津津乐道。马克Ⅰ型雌雄坦克的区别在于,雄坦克装备6磅快速炮 ,而雌坦克则是装备重机枪,以此分辨雌雄,其余几乎没有区别。

坦克出现之初,几乎完全颠覆和碾压了常规步兵以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火力为依托的防御态势,同盟国 士兵面对行动迟缓、机动能力非常弱的钢铁怪兽,没有十分有效的办法来抗衡。索姆河战役的最终战役结果虽然很不理想,甚至有说法称是协约国的失败,但坦克的突然出现,无疑给同盟国士兵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震撼。彼时英国一共仅有49辆马克Ⅰ型坦克,因为机械故障等原因,最终参加此次战役进行战斗的仅有18辆。这18辆坦克又因为战损和故障,真正发挥作用的寥寥无几。虽然因这种兵器首次出现在战场的突然性,许多同盟国士兵面对坦克束手无策放弃战斗退出阵地,但数量和质量皆堪忧的坦克还是没能力挽狂澜,没有成为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只是起到了些许作用。坦克以这种不温不火的方式登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陆军不同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也为一些国家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我们再来谈谈马克Ⅰ型坦克,这辆战车完全不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坦克模样,说其是钢铁炮楼也不过分,无论从外形、火力和机动性等方面来看跟21世纪的先进坦克貌似毫无关系。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由点及面,由弱至强。这种至少8个乘员才能开动的笨拙机器,车内噪声非常大,甚至乘员之间只能用手势或敲击车体才能传达信息。车内也没有今天司空见惯的坦克排烟装置,火炮机枪等武器发射弹药后存留在车体内的废气无法快速消散,导致车内充斥着各种有毒气体,对坦克内所有战斗人员来说,车内的环境比对面壕沟内的敌人还要恶劣。即使如此,坦克的出现还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欧陆的和平看似到来,但工业实力雄厚的德国如同斗败的野兽,舔舐着伤口等待下一次复仇的时机。

马克Ⅰ型坦克(雌)

这里我们不去深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更不谈及欧陆政治经济,仅就坦克这一型装备展开分析。

战争结束了,但坦克之间的较量即将展开。让我们暂时放下沉甸甸的过去,看看坦克到底是什么?

坦克主要分为两部分,上面的炮塔和下面的底盘。细分有武器、动力、信息、防护与电气设备等装置,当然这些并不全面,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武器的发展也并非一成不变。之前提到的英国马克Ⅰ型坦克就没有炮塔和通信设备,今天的德国“豹”2系列主战坦克则增加了许多高技术设备装置,所以这仅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和并不十分全面系统的介绍。

在现今世界主流主战坦克出现之前,各国武器研发与设计思路也走过一些弯路,如将坦克设计制造出若干种重量、火力、装甲皆不同的型号,并将其划分为轻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等,根据功能不同还划分有特种坦克与水陆两栖坦克等。

轻型坦克 以苏联T-26、法国AMX-13、美国M24、德国Ⅰ型和Ⅱ型坦克等为代表,一般平均重量在几吨至十几吨之间,几乎不超过20吨,以巡逻、攻击轻步兵、侦察等为主要任务。在一段时间后,轻型坦克因面对火力更加强大的主战坦克没有任何胜算被淘汰。进入21世纪,欧美各军事强国对动辄60吨到70吨的坦克效费比存疑,越来越多的研发方向指向了继续研发新式轻型坦克,但这与一百年前的轻型坦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中型坦克 以美国M4“谢尔曼”、苏联T-34、德国Ⅴ型坦克为代表,一般平均重量在20吨至40吨。与轻型坦克相比,中型坦克防护能力更强,机动能力更好,设备更多,火力更强大。因其造价相对较低,任务完成度高,可在短时间内大量装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各国所青睐。战后亦发展出一些典型,如苏联T-44、美国M48系列等。随着新一代坦克的问世,坦克以重量划分的界限愈发模糊,一般不会特别以重量为等级划分坦克了。

重型坦克 以德国“虎式”“虎王”等系列坦克最为大众熟知,苏联的KV系列和279工程车、美国的M103也都是重型坦克的代表。受当时科技局限,那时的重型坦克虽然总重量已经达到60吨左右,但动力装置和火力都较弱,不适应战场环境,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坦克一般以主战坦克的称呼出现。

世界主流坦克还有个划代标准,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如战斗机划代一样,也是装备更新换代的科学表达方式。坦克的划代有争议,这里仅当参考,本书将不以此划代方式为依据,仅以具体车型为题目展开。

一代坦克: 这里的划代泛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发展的一批战后研发坦克,也是冷战初期东西方阵营都大量装备的成熟车型。一代坦克主要代表为苏联T-54/55系列、美国M48“巴顿”系列等中型坦克。这类坦克是在充分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后,总结发展的新式(坦克)车族。一代坦克普遍装备105毫米及以下口径线膛炮,动力装置大约为500马力(1马力=735瓦),初步具备红外夜视功能,有简易火控瞄准装置,开始有三防措施的考虑,装甲防护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国装备的主要坦克型号有较大提升。

二代坦克: 相较一代坦克,二代坦克对火控系统的提升非常明显,其余进步不大,属于承上启下的过渡坦克。典型车型如苏联T-62/64(美苏及国际标准不同,这里姑且归为二代或二代半坦克)、美国M60系列、德国“豹”1系列及法国AMX-30系列,这些坦克的战斗力不尽相同,各型号之间改型颇多,代际概念比较模糊。如苏联T-64型主战坦克,已经具备了三代主战坦克的标准和雏形,但距离三代典型主战坦克的代表美国M1“艾布拉姆斯”系列坦克尚有较大差距。很多资料将苏联T-64型主战坦克归为三代坦克(苏联标准),虽然后期改进型号T-80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否将其划入三代坦克还有待商榷。

马克Ⅰ型坦克(雄)

三代坦克: 以美国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为代表,德国“豹”2主战坦克为典型,苏联T-72、T-80、T-90为标准的新式主战坦克。这代坦克相较于之前坦克的进步可谓脱胎换骨,新式电子设备,较先进的信息化装置,威力更加强大的武器,马力更大的发动机,非常优异的防护力,后期美、德、以色列等国的三代坦克重量已经接近或超过70吨。

四代坦克: 至于所谓四代坦克目前暂无服役型号。俄罗斯的T-14“阿玛塔”号称世界上第一型四代主战坦克,战斗力如何目前未知,是否将其列入四代主战坦克尚有争议。无人炮塔,简化操作,高度信息化等最新科技的引入已然成为新一代主战坦克的准入门槛。德国最新推出的KF-51概念车就属于这类,但也仅仅是概念和设想,距离装备部队还有不少路要走。新一代主战坦克充分说明了各军事强国的作战理念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不再强调大集群、大规模的国与国武装冲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在反恐战争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新一代主战坦克最终标准尚未统一。如美国陆军就有坦克轻量化的设想,动辄70余吨的M1“艾布拉姆斯”系列坦克并不适应反恐战争的需要,更轻便、更智能化、武器威力不降低标准的美国新一代轻量化坦克FCS,即未来战斗系统的研发开始提上日程。

坦克的划代绝非简单类比,还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如年代划分方法:

将1945年至1960年设计生产的坦克定义为一代坦克,1960年至1975年设计生产的坦克定义为二代坦克,1975年至今服役的坦克定义为三代坦克。但这种划分方式争议很大,一般不以此为依据。因为不少坦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20世纪70年代服役,目前又发展了最新型号,所以年代划分的方式并不科学。

以上皆为约定俗成的说法,绝非固定概念。这里无法将主炮和电子系统等子系统作为坦克划代的标准,T-72早期型号和较新型号T-72B3系列差距非常大,几乎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就好似苏-27S/P型战斗机与苏-35战斗机一样皆为第四代战斗机(欧美标准),但时间跨度非常大,战斗力并非一个等级。所以无论是美欧标准、苏联标准或是国际标准,坦克划代本身就不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概念。科技与战争形势日新月异,所谓划代仅供参考,不可当作唯一标准。

德国“豹”2A4主战坦克 D8FNoIftaFkIUv225coY89lozCKbg9d1FCFvQoofD2DOoI3ZMnuR7qh1BVMwG2Y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