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车豪杰“谢尔曼”坦克

若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西线战场盟军的明星坦克,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M4“谢尔曼”坦克车族。

“死亡收割机”“死亡陷阱”,是M4“谢尔曼”坦克车族的诨号,预示着驾驶这款坦克无论敌我,双方都没有愉快地活着,好似跟这型坦克有关系的只剩下了死亡。这型坦克是盟军的开路急先锋,还是坦克乘员的噩梦?它是德军的战绩,还是巴顿的“长矛”?这样一款极具争议的“铁馒头”战车到底性能如何?就让我们解开这些谜团,走近“谢尔曼”。

威廉·特库赛·谢尔曼,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联邦军 上将,著名军事将领,曾率领联邦军进行了著名的亚特兰大战役,主张骑兵运动战,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远程奔袭进攻敌人。但谢尔曼将军对印第安人进行了残忍屠杀,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面,将军的是非功过自有历史来评说,我们不在这里深入讨论。为了纪念这位在美国内战期间功勋卓著的将领,1940年在M3坦克基础上大幅改进的新型坦克被命名为M4“谢尔曼”。“谢尔曼”不是美国陆军为其命名,其实是英军起的绰号,被美国陆军沿用。

威廉·特库赛·谢尔曼

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并没有大力发展自己的军备,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的天然地理优势,使美国认为自己无须常年维持一支耗资无数的庞大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1939年,美国陆军一共才10余万人,不足400辆坦克,其实力连欧洲二流军队都不如,陆军人数甚至仅为同时期苏联的二十分之一。任何武器装备都要服务于本国政治经济环境的,由于美国陆军迟迟没有壮大,武器装备也自然跟不上世界军事装备前沿的发展。

不过美国陆军并不是就此坐井观天,他们没有无视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深知欧洲和亚洲的战争威胁,也知道自己的盟友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孤立于战事之外只是政治态度,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才能有效保证美国利益。美国使用装甲兵的底蕴远没有欧洲各国深厚,要求也不高,能与德国、日本主流中型坦克抗衡即可。1940年8月,在M3坦克基础上大幅改进的M4坦克的设计工作正式展开。仅一年之后,新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就结束了,M4问世。“谢尔曼”伴随着无尽的争议开始进入部队服役。若干国家有诸多改进版本,据不完全统计,M4坦克改型多达50余种。

但M4“谢尔曼”坦克有一个被前线官兵诟病的缺点,那就是零件互换率奇低。初期型号按照图纸按部就班生产就行,但后期改型非常多,各型号之间零件有差异。虽统称为M4型坦克,即使两个子型号坦克外观几乎一致,但炮塔座圈相差将近200毫米,当其中一辆坦克出现故障时,另一辆坦克的零件根本无法替换。不同子型号的M4坦克只要出现损坏或者故障,要么长时间等待备用零件送达,要么直接丢弃,这也是M4“谢尔曼”坦克损失数量超高的原因之一。M4“谢尔曼”坦克生于战火,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同盟国遭到轴心国各个方向的严重打击,战争形势异常危急,出现这样的奇闻权当买个教训了,这给M4的使用单位造成了非常多的后勤困扰。虽然美国工业发达物资充足,但如此高的消耗量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吃一堑长一智,美国在战后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中汲取了教训,如M48/60“巴顿”系列坦克,M1“艾布拉姆斯”系列坦克都比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M4坦克基本参数(其中一型)

主要改型

M4(105)

M4C Composite

M4A1

M4A2(援苏)

M4A3

M4A3

M4A3E2“巨无霸”

M4A3E8(76)“Easy Eight”

M4A4

萤火虫

超级谢尔曼

灰熊Ⅰ巡航坦克

M4A4扫雷战车

M10狼獾驱逐战车

M36杰克逊驱逐战车

M12自行火炮

M40系列自行榴弹炮

喷火坦克

T34风琴多管火箭炮

两栖登陆战车(DD战车)

霍巴特滑稽坦克

袋鼠装甲运兵车

M4型坦克的缺点远不止于此。由于车体设计过高,隐蔽性很差,炮塔正面装甲略显单薄,被敌方命中的概率增大,只要被击中,九死一生。此外,还是因为车体设计原因,M4“谢尔曼”坦克极易因遭受打击导致起火爆炸,被使用国调侃为“朗森打火机”,德军也戏称其为“汤米烤肉炉”。“谢尔曼”声名狼藉,坦克兵死亡率居高不下,从这个角度来看,实在难以说这是一款成功优秀的中型坦克。虽然“谢尔曼”名声不好,但即使当时比较先进的德国三号和四号坦克被击中后,起火率与M4型坦克也不相上下。后期的“谢尔曼”坦克进行了许多改良,如弹药架里增加了一个封闭的外壳,注入水和甘油的混合液体,当把炮弹插在弹药架里时,这些混合液体能防止或降低弹药燃烧殉爆的情况,所以这套“湿式弹药架”又被称为“水套”。

值得肯定的是,M4型坦克多数子型号装备的是75毫米M3坦克炮,这款坦克炮可以击穿德国主力三号和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M4型坦克整车采用焊接和铸造技术,没有使用铆接技术,直接提升了该车的防御能力。此外,得益于优秀的发动机和仅30余吨的自重,M4型坦克的机动性能相对不错,越野能力尚佳,在道路、田野、山间等环境下有着不错的行进能力。只是因其履带较窄,所以在泥泞道路和雪地里表现不佳。

早期M4型坦克尚可在德国三号和四号坦克面前逞威风,至少是互有胜负,战绩并不难看。在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中,M4坦克面对隆美尔“沙漠之狐”军团的大量三号和四号坦克不落下风,对盟军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1943年,盟军在北非发起突尼斯战役,意图彻底消灭轴心国在北非的军队。盟军将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压倒性的后勤优势打败了北非的德国部队。盟军以M4坦克为多数的总计1800辆坦克向只有200余辆坦克的德国装甲部队发起进攻,结果却让人瞠目结舌。德军手中只有30余辆最新型的虎式坦克,其余为老旧型号,但却击毁了200余辆美国坦克,其中绝大多数为M4。在技术层面,M4已经被对手的新式坦克远远抛开了,几无招架之力。在整个突尼斯战役期间,30余辆虎式坦克与M4的交换比达到了惊人的1∶5。M4的厄运还远不止于此,在日后的欧洲西线战场上,德国五号等最新坦克可以说是真正的“谢尔曼”终结者。

《租借法案》于1941年3月11日正式通过,标榜自己为“民主工厂”,以孤立政策对外的美国,对轴心国的立场开始转变,美国民众也从置身事外与世无争,转为开始支持被轴心国迫害的欧亚各国。战争期间,美国根据该法案向38个国家提供了总价超480亿美元的援助。这是1940年的美元,与现在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1美元可以购买约20瓶可乐,相当于现在的50多美元。如果按照今天的购买力来计算,美国对盟友的援助相当于25000亿美元。《租借法案》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拯救了危在旦夕的欧洲和亚洲各国,美国的战争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参与到对抗轴心国的正义战争中。

M4A2坦克正是因为《租借法案》来到了苏联,参与对德国的卫国战争,苏军对其表现褒贬不一。M4A2使用GM6046柴油发动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汽油发动机,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起火的可能性,但不到25千米/时的速度,大大降低了整体机动性。在对德作战中,面对德国众多先进型号坦克讨不到便宜。苏联二战老兵,苏联英雄迪米特里·费多洛维奇·洛扎的回忆录《指挥苏联红军的“谢尔曼”坦克》里,有很多苏联士兵使用M4坦克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通过《租借法案》共接受了大约1200辆轻型坦克和5000辆中型坦克的援助。第一批于1941年至1942年运抵苏联的坦克是装备有汽油发动机的M3A1“李”和M3A5“格兰特”中型坦克。但斯大林曾在信中公开向罗斯福抱怨道:“美国坦克在侧面和背部受到攻击时极易起火。”美国对此做出的反应是停止援助安装汽油发动机的坦克,改以援助安装柴油发动机的M4A2坦克。尽管在很多时候M4A2坦克在机动性上不如苏制T-34坦克,在火力方面不及德军坦克,但苏联红军坦克手仍能够十分有效地驾驭美制“谢尔曼”坦克。

“我要向美国人致以深深的敬意,这些机器在海运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曾五次在前线接收“谢尔曼”,每次打开舱盖之后,都不曾在坦克里感到一丝潮气。要知道这些坦克可是在海上待了几个月啊!”迪米特里说。

让“谢尔曼”直接面对德国虎式坦克勉为其难,战争不是电影,也不是游戏,战士不会原地“满血复活”。需要耐心和智慧,还有优良的技术兵器。“谢尔曼”伏击虎式坦克也有记载。

一辆虎式坦克的掩体就在一个高地的东坡上,从那里它可以俯瞰我们(迪米特里)在普鲁特河的据点,并封锁了道路,它的88炮(88毫米坦克炮)和精准的观瞄设备使其能精确打击任何大小目标。我们的战士称它为“狂怒的野兽”,真是个不缺炮弹的家伙。我们不能和它站桩对射,因为地形阻挡,我们只有在很近的距离才能打到它。因为火力封锁,后勤补给上不来,使得我们必须节约弹药。大家都渴望狠狠地报复一下这个“狂兽”。

罗马什金被允许使用两发穿甲弹,他还要求从步兵中抽一个狙击手给他。在狙击手的帮助下,罗马什金为他的坦克选了一个好位置,从那里可以清楚地看见虎式(坦克)的炮塔。罗马什金要求狙击手使用反坦克枪,因为它的枪口动能更足,精度高射程远。罗马什金说:“我可能会把两发炮弹都用掉,而你要一击必杀。”

接下来的两天,从黎明到下午1点,趁着太阳照向敌人的时间段,他们警惕地寻找机会,可惜运气不太好。有些战士不理解为什么罗马什金还不行动,这激怒了他。他只是沉默,原来,他的意图是等待虎式的炮塔偏过一个角度,然后用“谢尔曼”向敌人的炮管开火。但最近几天,它总是把那吓人的炮口制退器对着我们,这种情况下,命中炮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三天的等待开始了,晨雾正在消散,罗马什金把眼睛贴向瞄准镜。“终于!”他立刻发出预定好的信号,“准备开火!”一秒、两秒……五秒,虎式的炮塔缓缓转动着,也许它发现了别的目标。此时此刻,光线条件对我们有利。“艾姆恰”的主炮(指“谢尔曼”坦克的主炮)发出撕裂空气的呼啸声,带着曳光轨迹的炮弹撞上了虎式的炮盾,向右上方弹飞了。再来一发!这次正中要害!虎式的炮管被从中间打断,被打下的一截像锯断的木头,斜着飞了出去。很快它的指挥塔舱盖叮当一声打开,虎式坦克的车长把半截身子露出车外。罗马什金从瞄准镜里看到那个德国佬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吃惊地盯着他们坦克炮管剩下的部分。

尤里(狙击手)扣下了狙击枪的扳机,德国佬猛地一抽搐,脸朝下倒在炮塔顶盖上。我们的阵地上立刻响起了欢呼声。罗马什金高兴地报告:“敌人被赶回老家去了!”

M4A3E8“谢尔曼”中型坦克外观图

当然,这只是M4“谢尔曼”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战例,关于“谢尔曼”的传说和战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评述

“吊篮”可以说是“谢尔曼”坦克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设计,车长、炮手、装填手在“吊篮”内一块随着炮塔旋转,这样既可以使炮手即时观察跟踪目标,又不耽误装填手的工作,装填手也不会因为不慎将身体绞入旋转的炮塔而受到伤害。所以“谢尔曼”就成了“三舱”坦克,前部为驾驶员和变速箱所在的驾驶室,中部为“吊篮”,尾部为动力舱。

说起动力舱,就要谈谈导致“谢尔曼”坦克被命中率直线上升的发动机设置。早期“谢尔曼”坦克使用大陆公司 R975型9缸风冷汽油机,因其发动机为星型结构,所以被布置在一个圆上,这个圆的圆心输出功率相对较高。而且“谢尔曼”坦克为后置前驱设计,需要一根贯穿车身的传动轴去连接车体前方的变速箱,这样的设计必然导致车体高大,隐蔽性就差了很多。通过《租借法案》运送到苏联的M4A2使用了GM6046柴油发动机,这对于用惯了汽油的美国人来说可能非常不适应,但苏联坦克兵却非常喜欢这个动力配备。苏联人对“谢尔曼”坦克方便简易的维护性和可靠性,给予了相当正面的评价。

从1942年2月到1945年7月,“谢尔曼”坦克共生产了49000余辆,产量仅次于苏联T-34系列坦克。数量之多,改进型号之杂史上罕见,这恰恰说明美国在二战前对装甲力量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谢尔曼”坦克的前一个型号M3就可以看出。美国坦克能真正走在世界前列,是从1971年开始研制M1“艾布拉姆斯”坦克开始,之前的各式坦克不是在模仿别国型号,就是差了半步,而且走了不少弯路,这与美国整体作战思维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在总结战争经验后纷纷走出了各自完全不同的道路,德国倡导闪电战,苏联慢慢形成了大纵深作战理论,而法、英、美都没有很好理解装甲兵对部队攻击的重要性,军事作战思想依旧没有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固定阵地堑壕防守的思维。他们刻板固执地认为,坦克应该以杀伤敌方步兵为己任,运动战根本不在考虑之内,所以二战开始前,美国坦克研发方向几乎没有考虑过坦克之间的对决,装甲不厚,火力不够的缺点在战争开始时暴露无遗。

虽然美国的坦克相比苏联、德国有些孱弱,不过有一点非常值得肯定,“谢尔曼”坦克有一个装置是所有参战国坦克都不曾装备的“秘密武器”,这个“秘密武器”也影响了今后坦克的发展,它就是火炮稳定器。“谢尔曼”坦克的火炮稳定器全称为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或火炮垂直稳定器。火炮垂直稳定器的主要功用是在坦克行进间需要射击时,炮手在车停下后,只需要小幅度调整炮角即可射击,提高了急停射击的反应速度。同样情况下,没有装配此装置的坦克需要充当“人形陀螺仪”,以精湛的操炮技术对敌瞄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虽然苏联于战前就已经开始研制火炮稳定器,但普遍认为是“谢尔曼”坦克首先应用于实战。受那个时代条件所限,火炮稳定器仅仅是个精密的仪器,没有电子化的传感器等元器件,距离现代双向稳定器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略显原始,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伟大的装置了。

“谢尔曼”坦克动力系统早期型使用400马力的大陆公司R975型9缸风冷汽油机,与M3坦克同款的垂直螺旋弹簧悬挂装置,最高公路速度可达45千米/时,最大续航接近200千米,后期型更换了水平螺旋悬挂装置,如M4A3E8等型号。两条独立履带有全钢和挂胶两种,其中挂胶履带静音性更好。

综合来看,M4“谢尔曼”坦克并不是一款威力强大的坦克,与苏联和德国后期新式坦克相比差距非常大,但它依靠产量的优势活跃在世界各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谢尔曼”坦克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如巴顿解救101空降师、阿登反击战、诺曼底战役、登陆西西里,甚至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等,太多经典战例本书因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

在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坦克时,人们率先想到的是德国虎式、苏联T-34和KV等坦克,虽然“谢尔曼”坦克火力不如德国坦克,机动防护不如对手和盟友,但它的大名丝毫不逊于任何型号。一直有种说法,五辆“谢尔曼”坦克才能干掉一辆虎式坦克,即便现实如此,这却不是“谢尔曼”坦克的无能,而是虎式坦克的悲哀。十辆打一辆又如何?多才是好,数量上不去,先进性无从谈起。这里尽可能少去单纯比对双方坦克装甲多厚,火炮初速多快,行驶里程多远,更多的是思考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如何正确使用。

不论德国坦克多先进,火炮威力多强大,装甲多厚实,失去了工业制造基地和原材料输入就无法提高产量,打败德国坦克的不是“谢尔曼”坦克,是拥有强大雄厚工业实力的美国工厂。

M4A3E8“谢尔曼”中型坦克 sds2Y+H2eW4M1wrJ9zsXzPDmSnk6Vm+YEGgLtwXnI1UveHuZh9lm/z0/BjPfuM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