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更愿意沉浸在网络和数字社会中,而更年长的用户在城市和社会的惯性中被离散化,现代社会塑造的各种景观重构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旅行、娱乐、社交等一切内容。在效率作为现代社会关键词的标准下,按照效率构建起来的组织、单元,以及与此相匹配的社会分工、合作管理机制驱使着每个现代社会的个体。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地移动、快速移动,为了各种目标与不同的人见面、交流与合作,与此相对应的现实是,人们却越来越少地和自己身边的人相遇。今天,这种现实已经构成最大的“社会病”,一方面人们在通过高速系统走向更多“他者”,另一方面却与自己的身边、社区、街区的人、事和场景越来越疏离。这种深刻的现实和迫切需要进入的现场,将成为设计介入社会问题、驱动社会创新最重要的工作领域。
我们的城市提出“2小时”经济圈和交通圈的架构理念,却很少倡议5分钟城市、10分钟城市、30分钟城市的实践理念。在更多的社交工具、更高效的交通系统、更流畅的交流语言所构建的社会设施系统中,“接近性”却成为今天最大的挑战。我们熟悉另外一个城市我们常住的酒店及周围的便利店、交通设施,但我们可能并不了解居住小区及其周边的一切。虽然有家庭,但更多的人似乎独自一人;虽然有住宅,却没有明显的传统家的感觉。社会结构的离散化使疏离成为一种本质性状态,由疏离导致的社会关系和状态问题,从物理环境进入到生活、社会与情感环境。
为人们更能够“接近”而设计,创造出一种让人无限接近的可能性。无论在一个狭小的物理空间,还是在一个社区,还是在社交网络中,混合了设计师、建筑师、社会工作者、工程师、艺术家、人类学者等多重专业和角色的团队正在付出行动。在地下空间、在乡村田野、在艺术区、在菜市场、在住宅小区、在办公楼等,各种围绕接近性而发展的设计与社会创新实践项目正在展开。“许村计划”以艺术和节庆的方式,试图重建乡村地方与区域关系,艺术在其中作为连接人与人关系的方式,重新塑造了许村的社会网络、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待周遭人群的态度。今天,许村村民已将“许村艺术节”当作自己的节日,艺术节已深深嵌入地方文化与乡村生活之中。
“接近性”不只是设计介入社会的一个角度,也为社会创新设计提供了一种工具和理论,并构建了未来长期的创新领域和范畴。在村落、社区、胡同、街巷、广场、地下室、剧场、图书馆等一切生活的现场,置入一种接近性,创造人们彼此接近的愿望,产生信任和互动,不只是设计的价值,也是社会和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