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玉螺
——海滩上的“沙碗”

在我国每年的4月到7月,气温舒爽,光照适宜,大量繁生的浮游植物为蛰伏了一冬的其他海洋动物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来源,它们纷纷移居浅海觅食或寻找配偶,因此退潮后的海滩到处都充满了繁荣的景象。除了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生物外,还有可能遇到一种奇怪的东西:形状如同倒扣的缺了“碗底”的小碗或花口碟一般,颜色与环境无二,质感犹如橡胶,摸上去弹性十足;仔细观之,它们居然是由无数的细小沙粒排列组合而成的,这究竟是一种海洋物理现象,还是某种未知生物所留下的遗迹呢?

5月中旬,潮间带低潮区布满黑田乳玉螺制造的“沙碗”

玉螺“沙碗”细节(胶质体包裹大量的沙粒和卵囊)

斑玉螺和卵囊群

如果将它们切开并置于显微镜之下,你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许多半透明的球状物体被沙粒包裹着,分散在视野的各处。原来,它们的真正面目是卵囊群,包含着几万到几十万颗螺卵,来自一群叫作“玉螺”的海洋腹足贝类,因外形酷似西方那种可拆卸的老式衣领,所以国际上称它们为“Sand Collar”,即“沙领”。而我国沿海居民更习惯叫它“沙碗”。

这些“沙碗”其实都是玉螺的杰作。玉螺是玉螺科(Naticidae)软体动物的统称,目前已被发现约270种,全部生活在海洋里,它们繁育后代的方式大多都是通过产下“沙碗”的形式进行。玉螺是雌雄异体,但雌雄个体在外形上并没有差别,只能从内部结构进行区分。雌性玉螺在交配3~4天后开始产卵。

格纹玉螺

格纹玉螺卵囊群

玉螺究竟是如何产卵的呢?这一过程神秘而隐蔽,这与它们喜欢潜沙的习性密切相关,而且产卵时间通常选择在天文大潮期的黄昏或者黎明时分,因此很少有人能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野外追踪和实验室观测,现已对这种罕见的生物学行为有了较为准确地记录,一般情况下,整个产卵过程会分成四个主要阶段:

1.当怀孕的雌性玉螺准备生产时,它们通常会选在潮水退至最低点的时段内进行,先将身体侧卧,足部从贝壳中完全伸出,并沿着纵轴方向微微折叠,慢慢地从前后足尖端的褶皱位置释放出大量的透明黏液,并在水流的作用下分散成长串,这些黏液就是构成“沙碗”胶状物质的前期形态,是由足部表皮上的杯状细胞分泌出来的。有趣的是,此时的雌性玉螺仿佛受到了某种催眠,感官变得非常迟钝,它们就如同睡着了一般安静地躺在那里,即便被人拿在手中也会浑然不觉。

2.随着涨潮时刻的来临,玉螺“妈妈”逐渐变得活跃起来,它们开始挖掘泥沙,身体一点点地向下方钻入,然后消失不见,但此时仍没有结束,直至下潜到距离地表5~10厘米(深度随种类和个体大小而变化)的位置时方才停下来,然后保持壳顶与地表垂直,身体侧卧,就这样安静地休息一段时间。

3.产卵开始了,雌性玉螺保持身体姿势不变,并按照一定的半径沿顺时针方向(有些也按逆时针方向)做起了水平绕圈运动,位于触角下方的那部分上翻的前足内侧开始分泌出胶状物质“果冻1号”;同时,生殖孔排出受精卵和另外一种胶状物“果冻2号”,它是由输卵管壁上的腺体分泌的。在雌性玉螺前行的反作用力和来自周围介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两种“果冻”不断向身体的后方蔓延,并被挤压到贝壳的侧表面上,压成略呈弧面的扁条带,在彼此相互融合的同时,将周围的沙粒也包裹了进来,于是“沙碗”就慢慢形成了。当掺沙的果冻条带不断加长,并闭合为一圆弧面倾斜的环形跑道时,也就形成了一个倒扣着的、漏底的碗。有些种类的玉螺跑圈不止一周,所以碗壁有时厚达4~5层。

黑田乳玉螺

黑田乳玉螺正将产好的沙碗从沙子里顶出来

4.当产卵临近尾声时,雌性玉螺会绕着“沙碗”反复检查:伸展的前足起到了“刮刀”的作用,能够将粗糙的外壁修整光滑,同时分泌出第三种胶状物,即“果冻3号”,对整个结构进行一遍遍地黏合和加固;而且在每次经过“沙碗”的下方时,会用身体将其缓慢抬高,直至最终送至地表,整个产卵过程才宣告结束,历时几十分钟到数个小时不等。

玉螺如此大费周章地制作“沙碗”,获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沙粒被卷入到“果冻”中,在压力的作用下,受精卵“被迫”一颗颗地分离开来,这就如同让它们从拥挤的“通铺”搬进了宽敞的“单间”,在沙粒的保护下,大大降低了受到机械性损伤的风险;而“果冻”可以有效阻止胚胎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既能减少有益物质,如咸水、热量的外流,又能阻挡有害物质,如淡水、极端热量、有害微生物等的内流,尤其对于主要生活于潮间带的玉螺来说,这里的环境更加恶劣,而“沙碗”的存在有效地提高了胚胎的存活率,这也是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搏斗中所做出的妥协与适应。

不同种玉螺的“沙碗”在外部形态、缠绕圈数、泥沙密度等方面均有区别,因此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厦门的潮间带常见的“沙碗”有三种,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从3月到9月都能发现,其中最常见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斑玉螺( Paratectonatica tigrina )。斑玉螺的“沙碗”底部直径约5厘米,底部直径约为顶部直径的2倍,表面平滑,由1~1.5圈的宽约25毫米的扁条带构成,底部边缘为不规则的波浪状;格纹玉螺( Notocochlis gualteriana )的“沙碗”底部直径约4厘米,底部直径约为顶部直径的2倍,表面平滑,由1.5~3.5圈的宽约10毫米的扁条带构成,底部边缘为细微的锯齿状;黑田乳玉螺( Mammilla kurodai )的“沙碗”底部直径约6厘米,底部直径约为顶部直径的3.5倍,表面稍粗糙,由4~5圈的宽约25毫米的扁条带构成,底部边缘有明显的波浪状褶皱。

大部分玉螺都以“沙碗”来繁育后代,但也有些种类独树一帜。在我国没有分布的 Conuber 属玉螺生产的是“纯果冻”。它们能产出大量超强黏液,直接将卵包裹,形成晶莹剔透的“果冻”卵囊,通常呈“C”形,并不掺入沙子。

除了独特的繁殖方式,玉螺的食性也很特别。玉螺是肉食性动物,在食物网中扮演高级消费者的角色。它们以沙质或泥沙质底中的甲壳类、多毛类、软骨鱼卵鞘、腹足类和双壳类等为食,尤其喜欢双壳类。玉螺的触角是敏锐的嗅觉器官,能够快速捕捉到泥沙或积水中混杂的潜在食物的代谢物。它们在泥沙中一边爬行,一边用触角进行探测,当发现猎物时,它们会利用发达宽大的腹足将其包裹,并分泌黏液防止猎物逃脱。但面对最爱吃的双壳贝类,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必须先突破坚硬的贝壳保护,才能吃到里面软嫩多汁的肉,这完全难不倒玉螺,它们有一项绝招——在贝壳上钻洞。

珊瑚礁区的潮间带,一种玉螺的卵囊群由5层构成,边缘修饰波浪花边

被玉螺钻孔的四角蛤蜊

两只斑玉螺正在抢夺一只四角蛤蜊

当玉螺将猎物包裹固定后,它们便开始寻找贝壳上相对薄弱的区域,通常位于靠近壳顶的区域,因为越薄的区域钻起洞来越容易。确定钻洞位置后,它们先用位于吻端数量庞大、又尖又硬的几丁质齿舌进行纯物理打磨,清除贝壳表面的第一层障碍——角质层。突破角质层后,就是贝类结构里最厚的一层障碍,即以碳酸钙为主的棱柱层,此时,玉螺启动物理加化学混合钻孔模式,它们一边通过位于吻部的钻孔腺分泌含有碳酸酐酶的“唾液”溶解碳酸钙,一边则继续用齿舌配合钻洞,直至将贝壳磨穿,呈现外宽内窄的圆锥形小洞。接下来,就是大快朵颐享用美食的时段了,它们将吻伸长,穿过孔洞,用齿舌刮食里面美味的肉。

玉螺的食量比较大。据记载,一个成体玉螺每周可捕食2~3个双壳类。因而,玉螺对于滩涂贝类养殖户来说是“眼中钉”。它们对于蛏、蛤、蚶等双壳类尤其是幼贝危害很大,在福建沿海有“蚶虎”之称。日本宫城县在2012年曾因为玉螺的入侵,导致当地潮间带的菲律宾蛤仔的数量急剧减少。近年来,由于贝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户在贝类养殖区将玉螺作为主要的敌害进行捕杀,这就导致有些种类的玉螺在当地潮间带已经很难见到了。

玉螺本身也有比较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追求贝类养殖产量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权衡玉螺的保护和利用,才能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ogzB8OvoMu2VEIIdcfjvJsuiS8oJzM+s6o78fyx4h+7htj0S7g/kkjEuGn46fpt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