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苦螺
——我的礁石我做主

穿梭在厦门著名的第八市场里,大小摊位林立,各种海鲜琳琅满目。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捕捞期还是休渔期,我们都能在这里寻觅到各种古早味的传统小吃,以及新鲜的海产。如果要评选第八市场最常见的腹足纲贝类,那么非苦螺(也叫辣螺)莫属。因为苦螺产量大、价格亲民、供应量稳定,也不受休渔期的影响,在退潮后的潮间带即可采捕。

闽南人偏爱的苦螺,是一类腹足类物种的统称,包括了很多物种,比如黄口荔枝螺( Reishia luteostoma )、疣荔枝螺( Reishia clavigera )、瘤荔枝螺( Reishia bronni )、蛎敌荔枝螺( Indothais gradata )、多皱荔枝螺( Indothais sacellum )、爪哇荔枝螺( Indothais javanica )、可变荔枝螺( Indothais lacera )、马来荔枝螺( Indothais malayensis )等,它们都是隶属于骨螺科荔枝螺属( Reishia )和印度荔枝螺属( Indothais )的物种。它们有很多俗名,比如苦螺、辣螺、辣玻螺、荔枝螺、骨螺、岩螺、蚵岩螺等。苦螺是餐桌上的常客,它们的口感微苦中带点微辣,当地人认为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等功效,除了直接白灼用牙签挑食外,还会将煮熟的螺肉挑出来煮成苦螺羹。

可变荔枝螺聚集交配

可变荔枝螺的卵囊群(已破膜)

马来荔枝螺和卵囊群 黄宏进供图

像稻谷粒的马来荔枝螺卵囊群(左未破膜,右已破膜)黄宏进供图

苦螺的螺壳呈纺锤状,表面具有疣状、瘤状或角状突起,尤其是疣荔枝螺和瘤荔枝螺,外形很像荔枝,因此也被称为荔枝螺,而它们的属名荔枝螺属和印度荔枝螺属也由此而来。苦螺大多分布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潮下带的礁石上、石缝中或砾石下,它们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礁石区的双壳类、其他小型腹足类和藤壶。它们是营固着生活 的牡蛎的天敌,尤其喜欢吃牡蛎幼贝。当苦螺饿了,它们就在礁石区寻觅猎物,那些无法移动的牡蛎就成了“瓮中之鳖”。苦螺找准一个牡蛎,爬上去用腹足紧紧吸住牡蛎壳,一边分泌能腐蚀牡蛎壳的酸性液体,一边用齿舌钻个小洞,一旦把壳钻透,就得到了一顿鲜嫩的牡蛎肉大餐。因而,牡蛎养殖户视苦螺为“眼中钉”。

为什么苦螺长年出现在餐桌上被大量食用却还能保有稳定的资源呢?这和它们的繁殖有关。

与骨螺科其他贝类一样,苦螺也是典型的“R对策生物”,它们通过生产大量的个体小、发育快的卵来获得竞争优势,每个个体通常产数千枚甚至上万枚卵,从而延续种群的繁衍。为了获得更大的胜算,它们还有简单的护卵机制,那就是先制造一个硬膜质的卵囊,再在里面产下许多枚卵,并充入半透明胶状液体,一个卵囊装不下了,继续制造一个新卵囊,再往里面产卵,周而复始。同一只雌螺同一批次产的卵囊通常共有一个具有黏性的胶质底座,所有的卵囊在上面整齐排列,当许多雌螺聚集在一起产卵时,卵囊可能将大礁石的整个侧面都铺满,像铺了一层黄色的植绒地毯,非常漂亮。产卵后,苦螺也会在周围守护而不远行。

正在产卵的爪哇荔枝螺

爪哇荔枝螺和卵囊群

荔枝螺属和印度荔枝螺属的卵囊整体呈大米状,但不同种类在形状和个体大小上又有差异。马来荔枝螺的卵囊像未脱壳的棱角分明的稻谷粒,疣织纹螺的卵囊似脱壳后普通的粳米,而体型较大的可变荔枝螺的卵囊则像脱壳后细长的籼米。不同种类的苦螺每个卵囊的含卵量不同,黄口荔枝螺每个卵囊的平均含卵量约165粒,而疣荔枝螺可达约250粒。受精卵在卵囊膜和胶状液体的保护下,通常经过11天左右的发育,经过囊胚期、原肠期、膜内担轮幼虫期、膜内面盘幼虫期等阶段,才破膜而出,成为营浮游生活的面盘幼虫。伴随着不同的发育期,卵囊的颜色也逐步发生变化,从刚产出时的淡黄色,历经黄色、深黄色、灰色和黑色,面盘幼虫出膜后,卵囊也变得半透明,最终变成粉紫色或紫色。

出膜后的面盘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和生长,才变成与成体外观相似的稚螺。在这个阶段,失去了卵囊的保护而变得危机重重,大部分的浮游面盘幼虫甚至稚螺成为其他肉食性动物如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食物,没有机会长成成体。好在“R对策生物”的生存策略本身就是以量取胜,产卵量大,基数大,哪怕只有很小比例的受精卵能最终成长为成体,也足以维系种群的繁衍。

因此,只要苦螺的栖息生境未遭破坏,适度地、可持续地采集和食用并不会对它们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黄口荔枝螺和卵囊群

疣荔枝螺和卵囊群

疣荔枝螺的卵囊群(已破膜) om1TWMtR4KFaQSGx+ss8B+1J5Y9PlNbRichkae4yfSryZAnQIew85KR/nRiO2Q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