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鱿鱼
——种出一片“菊花田”

福建漳州东山岛的“小管”远近闻名。每年的5月到12月,是东山岛捕捞“小管”的季节。夜幕降临,几十艘快艇开到海面上,亮起大灯,进行灯诱“小管”作业,海面顿时变成了白昼。许多鱼类及头足类都具有趋光性,渔民们利用这一特性,在暗夜里亮起大灯,“小管”便会纷纷游向光源,此时只需要用网捞即可。新鲜的“小管”直接白灼,无需任何调料,肉质鲜甜,口感弹牙,咬爆的墨汁带来更多元的味觉体验。

东山岛的“小管”主要种类是杜氏枪乌贼和中国枪乌贼,都是相对小型的鱿鱼。鱿鱼是头足纲枪形目开眼亚目软体动物的统称,但在潮间带能发现的种类大多隶属于枪乌贼科(Loliginidae)。鱿鱼、乌贼和章鱼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头足类“三大巨头”,也是普通大众最容易接触到的头足类三大类群。但这三者常常被人们所混淆。

章鱼、鱿鱼、乌贼,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从外形上区分。章鱼具有8条腕足,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除口中硬的角质颚外全身柔软,贝壳完全退化消失,无“内骨骼”,可以理解为“没骨头”;乌贼具有10条腕足,其中2条腕足特别长,外形扁平宽大,像一把铲子,贝壳退化并演化为船形的石灰质内骨骼,即具有“硬骨头”;鱿鱼与乌贼一样,具有10条腕足,其中2条腕足特别长,但鱿鱼的身形较乌贼更苗条,十分狭长,呈长锥形,贝壳同样已退化,仅在体内残存一根细长且较柔软的膜状内骨骼,因而只具有“软骨头”。

其次,从名称上区分。由于物种分布的差异,语言环境的不同,加上渔业文化等的影响,全国各地对于常见头足类物种的俗称可谓五花八门,甚至同一个物种在不同地方都有不同的俗称。如果提到八爪鱼,那肯定指的是章鱼,因为常见的头足类三大类群里只有章鱼是8条腕足,此外,俗名中带“章”或“蛸”字的都属于章鱼,比如长腿蛸、短腿蛸、马蛸、饭蛸、短爪章、章拒、母猪章等;俗名中若带有“乌”“墨”或“花”字,通常指的是乌贼,比如冬乌、尤乌、乌子、乌鱼、墨鱼、针墨鱼、墨贼、墨母、墨公、眼墨、花斑墨、双耳墨、花旗、花西、花枝等;俗名中如果带有“鱿”“管”“枪”“软”或“透”字,通常可以判断为鱿鱼,比如鱿鱼母、本港鱿鱼、拖鱿鱼、长筒鱿、笔管、小管、锁管、锁管仔、剑端锁管、台湾锁管、软墨、软丝、透抽等。

过去20年,我的主要研究和保育对象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最近5年,我开始关注除红树林以外的其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并进行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退潮后的潮间带,只要仔细观察,就有机会发现鱿鱼的卵囊群。

在马来西亚雪兰莪胡须港的潮间带,我发现低潮区有一些透明的果冻状物体,摊平了呈扇形或云朵状,里面布满了一颗颗小圆点。原来,这些是中国枪乌贼的卵囊群。中国枪乌贼的寿命通常约一年,它们必须在一年内性成熟,尽快繁衍后代。在交配时,所有的枪乌贼科物种都与乌贼一样,雄雌个体头对头进行交配,雄性枪乌贼以茎化腕传递精荚,而雌性枪乌贼的口膜腹面有一个特殊的凹陷,称为“纳精囊”,卵子就在雌性的口膜附近完成受精。雌性中国枪乌贼在交配后一个月左右产卵,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产卵期延续较长,通常有两个产卵高峰期,而在产卵期仍有交配行为。它们的卵囊群通常由20多根棒状近透明的胶质卵鞘组成,卵鞘长20~25厘米,每根卵鞘内包裹160~200颗长径约6~7毫米的卵,这些卵略呈卵圆形,外层包被着白色胶膜。完成繁殖使命后,它们就相继死去。

中国枪乌贼卵囊群

火枪乌贼卵囊群

在福建厦门的潮间带低潮区,我发现了另一种类似的卵囊群,有些造型像菊花,有些又像猪脑。原来这些是火枪乌贼的卵囊群,呈浅黄色或黄色半透明果冻状,较中国枪乌贼的卵囊群小很多,卵鞘长仅3~5厘米,每根卵鞘中包裹20~40枚卵圆形的卵。

有一次退大潮,我抓住机会前往平时退潮无法露出来的低潮线附近区域探索。当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蹚着海水朝目的地挪动时,远远便看到海中露出的一块大礁石侧面挂着一大串乳白色的物体,随着海浪的拍打在海水表面不停地舞动。我迅速在脑海里搜索线索,并未找到答案,此时我的多巴胺已爆棚,几乎飞一般跑过去想一睹真容。原来是一大坨挂在礁石侧面马尾藻上的卵囊群,比我的手掌大多了。这是莱氏拟乌贼干的,它们的卵囊群呈乳白色半透明果冻状,由许多长62~84厘米的条状卵鞘组成,所有卵鞘的柄部缠绕在一起,并结在马尾藻上。每根卵鞘里包裹的卵子数量很少,仅有2~9枚,但卵的个头较大,呈椭圆形,长径5.5~6.0毫米,肉眼明显可见。

莱氏拟乌贼的生命周期约为2.5年。它们春季进行向岸性的生殖性洄游,秋末冬初进行离岸性越冬洄游。它们通常寻找水深2~10米且海藻丛生或小卵石、碎贝壳较多的区域作为繁殖场。在广东深圳的大鹏地区,莱氏拟乌贼在夏季如约而至。每年6月,大鹏下沙的渔民会将提前收集好的木麻黄枝条、竹子或芒草等沉到合适的区域,营造莱氏拟乌贼喜欢的繁殖环境,吸引它们来产卵。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民间智慧,渔民们不仅可以轻易捕获更多的莱氏拟乌贼,也为它们提供了优良的产卵场,让种群得以繁衍生息,从而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产在礁石上的莱氏拟乌贼卵囊群

莱氏拟乌贼 黄宇供图

莱氏拟乌贼卵囊群

莱氏拟乌贼卵囊群的细节(左);人工营造的莱氏拟乌贼产卵场硕果累累(右 黄宇供图)

随着潮水漫涨,产卵后的鱿鱼已经离去或陆续死亡,留下一朵朵盛放的菊花状卵囊群矗立在海水中,随波摇曳。这是鱿鱼辛苦种出的一片“菊花田”,花艳无香胜有香,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R2NZ6hRXNvk5wg9k9bUZ6ktKh7zICS1HYmtdHmu/0Kfd+whsuoPEctPXhVRXW4o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