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认识文创产品设计

文创设计的来源

文创设计是文化创意设计的简称,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设计类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创意、技术及商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和营销。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放眼全球,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增长之势。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及升级的大背景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创设计在我国大环境渐好的形式下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与发挥空间。

文创产品的演变与发展

在文创产品概念提出之前,其对应的概念是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是将文化与地域特色融入产品当中。在过去,我国旅游纪念品品质不高、同质化较为严重,不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予以引导,市场上逐渐出现了较为优秀的运营主体,他们积极创新,开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路径。如故宫博物院通过开发文创产品,既满足了广大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提高了游客满意度,又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见,我国文创产品已正式掀起了开发与创新的热潮。

文创产品走进大众视野的关键因素是视觉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强强联手。在平面设计方面,文创产品不断提升其视觉体验感,使设计在视觉上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性;在产品设计方面,文创产品推陈出新,不满足于表面涂装,而是让文化精神蕴含在产品的造型、功能和使用方式中,同时在产品结构上不断探索创新性。因此,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将是视觉与产品的双向结合。不断升华产品的文化内涵,做出有壁垒的文创产品,而不会昙花一现,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不可代替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创产品设计。文创产品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要求文创产品设计师应具备平面视觉图案设计能力及产品外观、功能、结构的设计能力。

如今,“科技+文创”的模式已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文创设计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日益完善实现了文创产品商业销售模式的多样化。在未来,文创产品将会与更多的数字化技术结合,特别是与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多种三维数字化技术结合,实现沉浸式体验。另外,随着智能硬件的发展,文创产品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会带来更多的交互体验。

文创产品设计的概念

文创产品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也是文化与现代化融合的一种产物。文化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从广义上来讲,文化指人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或地域内共同的认同基础,它包括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方面。将这些文化理念与文化载体通过创新设计,让其具备新时代视野下的文化性、艺术性、功能性、商业性、传播性,以确保其文化价值的再现、认同及传播。文创产品将以一种新的形式定义人与物的连接方式,传递文化、理念,使消费者建立新的产品价值理念,同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文创产品设计的本质是文化移情到文化共情的过程,如何让文创产品实现产品的文化共情,是文创产品实现其商业性和传播性的关键。所谓文化移情,指的是将文化中蕴含的图案、形态、结构等设计要素以神形兼备的创新设计手法应用于产品中。而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的文化情怀和巧妙便捷的使用方式,这便实现了文化共情。中国文化与现代艺术审美的结合可以实现产品造型与功能性的共情性。当文化创意设计有了共情性,产品便在实现商业化的同时具有了传播性,用中国文化、美学逻辑去塑造可共情的品牌、产品、服务,使文化共情成为设计者、产品、用户之间连接的纽带。 QWx8IDulAxpdQG/6OAqAsQ0xpd++Gd18/dMhcR0rUdjpHLQEKDSBM47cXlcnrVQw



文创产品的分类

根据文创产品表现形式分类

1.以装饰性、纪念性为主的视觉产品

这类产品的设计多利用文化载体中的图样、纹样进行图案、品牌标志等创意设计,以平面的形式呈现或将创意图案嫁接于现有产品之上,改变其表面图案及色彩效果。这类产品主要包括宣传海报、明信片、信封、纸袋、笔记本、钥匙扣、冰箱贴、马克杯、包装、产品涂装等。这类产品的商业优势在于产品的成本较低,产品生产周期短,便于实现。此类文创产品设计多应用于文旅纪念品、企业文创产品及伴手礼等,主要设计领域包括视觉设计、产品设计等。

海豹“斑斑”抱枕(文旅纪念品)

2.以IP玩偶、手办等立体形象为主的文创产品及其系列衍生品

该类产品的设计以文化元素为基础完成创意形象设计,是文创设计从二维向三维转化的表现形式。根据IP的推广度和知名度可以实现衍生品及周边产品的设计。此类文创产品设计多应用于潮玩盲盒、影视与动漫周边、城市文旅、博物文创、科普文创、企业及校园文创等,设计领域包括影视、动画、雕塑、视觉设计、产品设计。

海豹“斑斑”IP玩偶

3.以文化性、功能性、形态创意、结构创新为主的文创产品

此类文创产品包括家居日用品、办公文具、小家电、玩具、电子产品、化妆品、旅行用品等。这类文创产品的特点是将文化融入产品的外观、功能及使用方式中。此类文创产品设计既可以应用于文化宣传定制的功能性产品,也可以是产品设计的一股清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使者。设计领域包括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视觉设计。

4.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文创产品

此类产品的设计模式、销售模式、展示模式、数字文化产权保护等都在不断发展。

1)以三维扫描和3D打印技术为主的文创设计与定制化服务。如今,3D数字化技术逐渐被应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制造方式的改变影响了设计思维,具有独特装饰性的有机形态让人们耳目一新。这类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突破传统加工工艺,使设计师的作品能够更好地被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三维扫描技术获取精准模型数据,可以辅助文创产品造型设计;借助3D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模型,可验证其可靠性,并可以制作产品模具;通过3D打印技术将复杂的造型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中,增加其艺术创意性、科技感。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衍生品,故宫博物院文创衍生品,及高校创意设计实践课程中的基于3D数字化文化创意灯具。

3D打印的“繁生”文化创意灯具

辽博藏品“玉猪龙”创意丝巾

2)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如小程序、H5页面等),进行文创产品的展示和线上销售。数据库和数字平台的搭建,能够“培育”文化创新创意,连接文创产业各个环节,从而让文创产品的开发、传播更为顺畅。例如,敦煌研究院与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推出“数字供养人”项目,促使大众通过多元化渠道参与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如下图所示,通过小程序,用户可以用辽博藏品元素设计、定制、生产丝巾和明信片等博物馆纪念品。

3)以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动态展示历史与文化。挖掘文化的精神内核,从源头上进行数据挖掘及处理,凝练、归纳出文化传递和展示方式,以影像资料、动画等多媒体为载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历史情景。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三维立体建模等技术可提供沉浸式体验,帮助实现数字化文创体验设计。现阶段的虚拟现实与文化的结合多应用于博物馆及科普类体验馆,如“Online Culture——辽宁省博物馆数字文创体验服务平台设计”就是基于此设计理念完成的课程虚拟课题设计研究。

Online Culture——辽宁省博物馆数字文创体验服务平台设计

4)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文创。数字文创业务已纳入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数字文化产权登记流转体系中。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旨在推动和强化行业规范治理,引导数字文创、数字版权、数字艺术、虚拟世界与现实交互版权产业等相关领域合理有序发展。相关优质数字文创产品在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上存证,并在获得相关“数字登记证明”后,依照法规通过“数字文化产权登记托管流转专区”进入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超级节点等平台进行转让流通。如三星堆元宇宙典藏主题系列,其中包含万象、燎祭、幻城系列典藏卡,通过随机盲盒方式,限时限量发售。该系列藏品是基于科证区块链技术协议发行的数字藏品,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发行。

根据文创产品设计领域分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与喜爱程度渐增,文创产品设计领域正不断拓宽其边界,与各个领域融合,催生出丰富多彩的圈层文化产品,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国潮文创产品,以动漫、影视、骑行、篮球、赛车等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文创产品,以民族风俗、建筑、服饰为特色的民族特色文创产品,通过城市历史、人文、地域特色等方面展现城市文化新活力的城市文旅产品,以博物馆为主题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以科普为主题的偏向儿童的和童稚化的科普文创产品,以传达校园历史文化的录取通知书、校园纪念品等为主的校园文创产品,以企业文化和商业宣传为主的企业文创产品等。文创产品承载的形式正从创意理念向文化创意生活扩张,未来的文创产品设计领域还会不断拓宽其边界和丰富其表现形式。

1.“国潮”文创产品

国潮文创产品是有中国特色文化元素,顺应时下国潮流行风向,现代年轻人最为喜爱的一种文创产品。国潮文创产品是将传统的、深入人心的文化用一种创新的、新潮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予其新的生命力,让人感受新与旧的碰撞,绽放国潮风格的魅力。如“乐埙”香薰音响设计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乐器(详见P16);白许之“缘”杭州西湖旅游文创纪念品设计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详见P20);《山海经》主题文创产品设计文化来源于《山海经》中神兽的形象与寓意(详见P40);“智茶”基于传统工艺制茶机设计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制茶工艺(详见P48)。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在历史长河和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山海经》主题文创产品设计

2.流行文创产品设计

流行文创产品,是以动漫、影视、骑行、篮球、赛车等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文化为主,设计、打造的具有独特性、故事性、时代性、时尚性的文创产品。流行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消费者所熟知的、乐于接受的流行语言和符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通常涉及各种设计要素的整合与应用,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一种形式,多元化设计同样需要整合各类设计要素。文创产品融入了潮流艺术的文化属性、形象属性、故事属性、时尚属性等后,会具有更加宽阔的包容性。潮流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共同特征塑造了当代的文化多样性。如《冰雪奇缘》的文创衍生品就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后文案例中的羊毛毡潮玩音响设计(详见P26)结合时下流行的潮玩概念,突破现有潮玩以装饰性及美观性为主的特点,开辟了“治愈系”潮玩的新路径。

羊毛毡潮玩音响设计

3.民族特色文创产品

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先天的民族优势让我国民族文化繁荣,优势显著。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影响,培育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延展及艺术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宝贵源泉。如服饰文化、器乐文化、建筑文化、编织文化、陶瓷文化、节庆文化、礼俗文化等,都是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通过将这些文化艺术元素与现代产品的结合,可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性和传播性的民族文创产品。如后文案例中的“具”然是宝藏系列文创产品设计(详见P68),就是将藏族人物IP形象元素运用于文具设计中,以此传播藏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藏族文化灿烂、丰富多彩的艺术性。

4.博物馆文创产品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以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为原型,吸收和转化博物馆藏品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创造出的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从而宣传和推广博物馆文化。其文创产品不仅是诠释博物馆馆藏文物历史价值的媒介,更是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经历的一种纪念,也是让消费者通过文化消费,购买其文创产品和产品蕴含的文化价值,真正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与博物馆文创产品结合,给人们带来更多元、更直观、更便捷的交互体验。博物馆文创产品特别具有影响力的故宫博物院,曾推出“国宝色”口红、故宫APP等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惊艳四座,受到年轻人喜爱。如今,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仍在继续“发酵”。

“具”然是宝藏系列文创产品

“你好盛京”系列文创产品

5.城市文旅产品

为提升城市形象,很多城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城市宣传与营销,不仅提升了城市对外的吸引力,还能够对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营销的重要手段,以此不仅可以对城市文化进行挖掘,还可塑造更加鲜明的城市形象,从而展现城市文化的魅力。提取城市历史、地域特色、旅游景区、特色建筑、生活方式、方言等城市文化象征,使城市文化被人们认识、理解和喜爱,牢牢把握时代特点、紧跟时代潮流,可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文旅产品。如后文案例中的大连文创品牌“海有趣”(详见P124),立足于大连的海洋城市特质与百年历史文脉,设计海豹“斑斑”作为城市IP形象及其文创衍生品和“城市文创潮礼”系列产品。

海豹“斑斑”城市IP形象设计方案

6.科普文创产品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提高,文创产品因其本身的创意性、文化性、精选性及趣味性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科普文创产品在此期间也悄然兴起。科普文创产品是由科普资源开发的,体现科学内涵、传播科学文化、便于互动的创意产品。为文创产品注入科普元素,既能够丰富文创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助于拓展科普宣传的渠道,增强科普宣传的效果。一般来说,科普文创产品在被使用和消费的过程中传播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能够体现科学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如后文案例中的“OO”水科普玩具设计(详见P97),围绕城市水循环进行知识科普,通过“观、连、倒、摇”四个互动板块的游戏,用水科普玩具及小部件作为科普文创衍生品,以此进行科普推广。

“OO”水科普玩具

7.校园文创产品

校园文创产品的创意来源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精神与校园环境。与其他文创产品略有不同,校园文创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学校文化价值,推动学校形象塑造,提升学校影响力。通过对学校文化的挖掘、校园环境元素的提取进行创意设计,使校园文创产品能够更好地承担传播学校形象的使命。学生群体是学校主体,同时也是校园文创产品的消费主体,学生群体为学校文创产品商业化提供了有力的应援支持;同时,校园文创产品的常态化,在无形中为校园文创产品开辟更大市场,同时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产品大环境。如后文案例中的大连交通大学校园文创产品设计(详见P134),其设计风格蕴含着学校沉淀多年的校园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并将设计元素简洁精练化,形成系列插画及文创衍生产品,可让普通消费者了解该校的校园文化,让在校师生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回忆起在学校中的美好的点点滴滴。

大连交通大学校园文创产品

8.企业文创产品

企业文创产品是从企业定制礼品发展而来的。传统的企业礼品一般是在购买的现成的产品包装等上印制企业Logo,用于员工福利和商务往来的馈赠。对企业而言,企业礼品的价值,是要让接受者喜欢并经常使用,并通过礼品传递出的企业信息,加深接受者对企业的印象,提升企业好感度。随着文创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礼品的企业文创性,通过定制化的设计,让礼品更有趣味、更有美感、更有互动性,更好地宣传企业品牌价值和文化底蕴,增强企业市场影响力。 xzQ6QmpVxgQELU8Jz2NycQtgsiF7bUmgnfvpjgMbDCKRKQ4SI+E/BUvjMjGUUp0W



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

文创产品的创新要素

1.文化创新中的文化情感

文化情感作为最感性、直观的要素,是文化表达与创新设计的切入点。文化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其载体由图案、色彩、纹理、材料和工艺等外在文化要素构成,通过视觉和维度的转换可以提升产品的魅力。设计符合消费者需求并具有形式美感的产品,通过时空转换,强化产品的故事性,给消费者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表现产品特定的文化氛围。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满足基本使用功能需求,对产品中蕴含的情感渴求值和价值认同感正与日俱增。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选择满足高情感需要的感性消费品,以此来满足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感情的同频等高层次需要。文创产品中的文化情感可以满足当今时代人们消费情感诉求。

2.文化创新中的功能性

随着消费者消费心态的成熟,产品的功能性备受消费者关注。因此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中,产品功能是应该被重点考虑的设计创新要素。在细节上多下功夫,使产品在传递文化的同时,突出功能与结构的创新,彰显产品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体验感是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应把用户体验纳入设计目标,将其融入文创产品的每个设计开发环节,同时把文化创意所表达的内涵体现在文创产品上,开发出实用的文创产品。

3.文化创新中的文化精神与认同感

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产品的情感设计分为三个层面:本能层(外观)、行为层(功能与效率)、反思层(文化、身份、价值认同等方面)。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本能层设计对应文创产品的形式美、色彩设计等外观要素;行为层设计对应文创产品的功能性、使用方式等要素;而反思层设计对文创产品而言,则对应其文化精神,是文创产品设计回归到文化认同的本源上的重要考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最内在、最本质、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特征。文化精神是文化产品的核心,文创产品的文化情感表达、功能性最终都将归结于文化精神与文化认同感。

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与运用

文创产品设计是设计师在明确设计目标后,从历史、社会、艺术、工艺、技术等不同角度来理解文化来源,把抽象和具象的文化要素通过设计师独特的创意视角与方式融入具有实用功能的产品中,明确文化性、功能性、商业性、传播性等特征,为文化认同与传播找到物质载体。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性应具备显著的市场号召力和文化元素认同感,同时要注意产品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让文创产品不会仅停留在纪念和闲置的状态,还具备市场商业性,这样才能实现其文化传播的使命,使文创产品商业价值实现文化传承的闭环效应。

1.以图案及IP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

以图案及IP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设计者通过对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活动进行分析,设计、研究外部文化特性的感受对文创产品的作用,综合考量分析结果,进行设计。设计者通过文化图案、质感、造型、色彩、表面纹饰等的特征,认知文化内涵,并提取设计元素,将之巧妙地运用在设计中,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感官上的满足感与心理上的认同感。就文化内容与表现方式而言,可将符号、抽象图案等要素与文创插图及IP形象中的形状、色彩、质感等造型要素进行结合,通过直接利用或抽象转化的形式获得设计灵感,完成插图、IP形象、品牌Logo及文创衍生品设计。例如,好事一“螺”筐——贝壳博物馆科普系列文创设计(详见P89),是通过提取6种具有代表性的海洋贝类,运用插画风格设计出6个灵动可爱的IP形象,结合贝壳博物馆科普知识延伸出一系列具有科普性、趣味性、环保性的文创IP与衍生品。

好事一“螺”筐——贝壳博物馆科普系列文创设计

2.以功能性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

以功能性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从两个设计要点进行考虑:一方面从产品外观、功能属性、文化背景等感官因素进行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创产品操作性、功能性、结构性等特征的文化移情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的特殊的文化情境,从而使其获得内心的愉悦感和惊喜感。

就造型而言,可将文化造型符号、抽象图案和形态要素等与产品的形态、色彩、质感等造型要素进行结合。就产品功能性与结构而言,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工艺、结构、功能融入其中,也可以结合现代智能化产品,使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例如,后文案例中的“乐埙”香薰音响设计(详见P16),就是以智能化产品的文化科技融合为设计构思,将中国传统乐器、音响、香薰结合,并通过APP与按键的双操控模式满足用户不同的操作习惯需求,让其从形、感、境等不同方面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乐埙”香薰音响设计

3.以故事性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

以故事性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表述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使消费者与之产生共鸣,是文创产品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设计方法之一。故事性文创产品设计既可以通过图案、插画、产品的形态和功能的共同作用再现历史经典故事;也可以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城市文化为背景,讲述具有文化情怀的故事。故事性文创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在形似与神似间进行把握,并能够将设计重点放在产品情境氛围的营造及产品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实现上。通过产品的使用体验,调动用户的情感和情绪,让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白许之“缘”杭州西湖旅游文创纪念品设计,是以许仙与白素贞凄美的爱情故事为设计灵感,提取“仙丹汤圆”相识结缘故事中的“汤圆”“断桥”“西湖湖水”元素,完成“结圆”茶碗系列设计;又以“雷峰相望,隔断情深缘”中的“雷峰塔”造型元素与香薰相结合,设计出“印缘”倒流香文创产品;通过底部的镂空设计汇聚塔香烟雾,印出褐色的白许之“缘”品牌Logo,阐释“更待西湖彻底干,此间应有再生缘”的情感色彩,文创产品中的故事便以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白许之“缘”杭州西湖旅游文创纪念品设计

4.以数字化为承载形式的文创产品设计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而将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品结合,实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渐成为文化产品的新的发展趋势。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满足人们对定制化文创产品的需求;VR(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和科技馆内的应用,使用户身临其境;AR(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在现实空间展示虚拟景象,把真实与虚幻融合到一起;随着5G技术的问世,物联网有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赋智于物也成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发展的方向;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文化产品从创造、运营、交易到消费全程提供版权保护。其中,艺术化、互动化、娱乐化和智能化是数字化时代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策略,数字化技术与文创设计的结合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博物馆、科技馆及各种定制化文创产品服务等领域。例如,基于辽宁省博物馆资源而打造的全新的数字化公共服务设施及多功能服务平台Online Culture,就是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的创新设计,其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数字文创展示、VR体验舱、定制化服务及系列衍生品设计等。

文创产品设计的各种方法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会同时穿插应用图案、IP、造型、功能、结构、使用方法及数字化呈现方式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创产品将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日渐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文化交互体验。 xzQ6QmpVxgQELU8Jz2NycQtgsiF7bUmgnfvpjgMbDCKRKQ4SI+E/BUvjMjGUUp0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