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影像写作

王拓的影像作品时长大都在半个小时以内(《通古斯》时长一个小时),而且主要在美术馆和画廊展出,属于典型的美术馆电影。与很多希望拍摄院线电影、参加国际影展的影像艺术家不同,他对院线电影完全没有兴趣。王拓认为,如果比较院线电影和美术馆电影两个行业,显然后者的自由度更大,虽然同样面临各种审查问题,比如因为《角色扮演》中谈到了性生活的话题,有些美术馆和画廊就不能展出,但是仍然有很多因素是可以不用考虑的,比如不用靠作品和展览挣钱或生活,甚至作品能否展出都不太重要。在王拓看来,影像和美术馆电影作为自己的一种写作手段特别合适,而院线电影则是另外一回事。

王拓的《审问》使用了摄影蒙太奇(photomontage)手法,容易让人联想到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1962年的名作《堤》(La Jetée)。这种手法后来继续出现在王拓的其他作品中,比如《共谋失忆症》中中年作家翻看相册一段。主人公翻着翻着,相册就变成了一组摄影蒙太奇,在短短一分钟时间里,一张张连续照片揭开了尘封已久的秘密。这一段观众如果看到的是动态表演,就会感觉很近,好像身处那个空间之中,但是如果看到的是静态照片,就会感觉很远,成为一个遥远的观察者,后者显然更符合剧情的需要。一方面,王拓认为自己的影像作品不属于典型的第一人称电影。尽管他的很多影像作品中都有第一人称,但是这个第一人称常常不是作者本身,而是一个角色,比如《痴迷录》中的画外音。同时,这个角色往往与自己有一种相通的关系,比如《扭曲词场》和《通古斯》中的两位书生其实就是自己,艺术家对历史演进的两种认识就是通过青年、老年两个角色呈现出来的。另一方面,王拓认为自己的影像作品也不属于典型的散文电影。散文电影的文体是议论性和分析性的,更接近理性的社会学研究,而这正是他比较回避的东西。在他看来,理性的社会学研究只是走向文学电影的第一步。他举例说,我们在读李白的诗的时候难道不会认为李白是一个社会学家吗?李白一定是一个对社会有深刻认识的人,但是这种深刻认识不是通过分析和议论表达出来的。李白会给你写一首诗,告诉你去四川的路有多难。这首诗把你拉到一个庞然的现实面前,然后你去慢慢体会去四川的路有多难,去长安的路有多难,在东北拍片有多难,在北京拍片有多难。因此王拓希望自己的创作是一种文学性的影像写作,是一种关于认识论和历史观的东西,但不是一种简单的分析和议论。在他看来,简单的分析和议论局限性很大,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现在的分析和议论很快就会被颠覆,然后一次又一次被颠覆,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给出一个结论呢?与其这样,不如通过文学性的影像写作把观众拉到庞然的现实面前,让观众自己去看、自己去听、自己去体会,就像李白的诗一样。

主要个展

2021

● “王拓:空手走入历史”,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20

● “正站在歧路上”,空白空间,北京

2019

● “王拓:烟火”,Present Company(画廊),纽约,美国

2018

● “唐纳天&王拓:Only the Lonely(唯有孤寂)”,安全口画廊,香港

● “漩涡”(北京当代·艺术展),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2017

● “语法灵猿”,Salt Projects(盐),北京

● “从未走出的神话”,空白空间,北京

2016

● “失忆事典”,泰康空间,北京

● “唐纳天&王拓:Only the Lonely(唯有孤寂)”,inCube Arts(艺术中心),纽约,美国

● “合唱”,Riverviews Art Space(河景艺术空间),林奇堡,美国

2015

● “人类戏剧研究:前奏”,Bromfield Gallery(布罗姆菲尔德画廊),波士顿,美国

主要群展

2022

● “循环播放”,刺点画廊,香港

● “传统的频率”,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旧金山,美国

● “ON|OFF 2021:回到未来”,和美术馆,顺德

● “节奏与迭奏”,松美术馆,北京

● “纪食”,穹究堂,北京

● “灵魂猎人”,剩余空间,武汉

2021

● “传统的频率”,仁川艺术平台,仁川,韩国

● “第32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立美术馆,新加坡

● “乐观主义的脆危之域:失败的再定义与再生产”,OCAT研究中心,北京

●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20”,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

● “未知游戏”,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

●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 “环形撞击:录像二十一”,OCAT上海馆,上海

●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重庆当代美术馆,重庆

2020

●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9”,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

● “Cao Fei for LOOP,VIDEOCLOOP”,LOOP巴塞罗那,线上

● “慕尼黑国际艺术电影节”,慕尼黑,德国

● “练习曲”,阿那亚艺术中心,秦皇岛

● “2020国立现代美术馆亚洲计划:寻找另一个家园”,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韩国

● “蓝图之外”,蛇形画廊,线上

● “无影之光”,Cuchifritos Gallery+Project Space,纽约,美国

● “自由联接:2020 OCAT×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展览”,OCAT上海馆,上海

● “炼法社”,刺点画廊,香港

2019

●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今日美术馆,北京

● “长征计划:赤字团”,长征空间,北京

● “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 “忘忧草:考古女性时间”,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

● “艺述:85后的八五:中国当代艺术新世代”(北京当代·艺术展),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 “漫游者之歌”,空白空间,北京

● “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青年单元”,乌镇

● “重蹈现实:来自王兵的影像收藏”,OCAT上海馆,上海

● “精神与政治学”,巴登巴登国立美术馆,巴登巴登,德国

● “此地有狮”,剩余空间,武汉;798艺术中心,北京

● “路边野餐”,Owen Art Gallery at Gould Academy(古尔德学院欧文画廊),缅因州,美国

● “生活应用”,昊美术馆,上海

2018

● “8102:与现实有关”,OCAT上海馆,上海

● “Replay”(重演),空白空间,北京

● “柔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中心,上海

● “Light, Heat, Power!”(光,热,力!),留下空间(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上海

● “新冶金学家”,尤利娅·施托舍克收藏,杜塞尔多夫,德国

● “One Northeast”(东北一号),Zarya当代艺术中心,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

● “循环播放”,刺点画廊,香港

● “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辽宁北镇文化产业中心,北镇

● “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OCAT深圳馆,深圳

● “相遇亚洲:多元化的青年艺术视觉”,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

●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7”,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 “在集结”,chiK11艺术空间,沈阳

● “起承:2018年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

● “无尽的排练”,墨方MOCUBE,北京

2017

● “路边野餐”,前波画廊,纽约

●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城中村里无新事”(西丽计划),深圳

● “室内宇宙:2017年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家群展”,华宇艺术中心,三亚

● “2017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幻痛诊所”,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厦门

● “2017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To Be An Image Maker(做一个图像制造者)”,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厦门

● “门闩:肖像画的隐晦目的”,C龙口空间,北京

● “光影的解析”,Christian Louboutin(克里斯提·鲁布托),北京

● “九”,皇后美术馆,纽约,美国

2016

● “Re-juvenation, Thornwillow Institute”(再青春,桑威洛学院),纽堡,纽约,美国

2015

● “一场关于真实的导览”,台湾美术馆,台中

● “House of Flying Boobs”(飞胸之家),Nuyorican Poets Club & Bowery Poetry Club(纽约里坎诗人俱乐部和鲍里诗歌俱乐部),纽约,美国

● “Peekskill Project VI”(皮克斯基尔项目VI),Hudson Valley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哈德逊河谷当代艺术中心),皮克斯基尔,美国

● “Archimedes's Bathtub”(阿基米德的浴缸),Lorimoto Gallery(洛里莫托画廊),纽约,美国

● “Tiran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地拉那国际电影节),TEN Multimedia Center(十多媒体中心),地拉那,阿尔巴尼亚

● “Re-make/Re-build/Re-stage”(重制/重建/重演),Vox Populi, Aux Performance Center(人民之声,辅助表演中心),费城,美国

● “CURATICISM|The Gam #2”(策展|伽马#2),NARS Foundation(纳尔斯基金会),纽约,美国

2014

● “6th Cairo Video Festival”(第六届开罗录像节),Gezira Art Center(盖兹拉艺术中心),开罗,埃及

● “IM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Kerala Sahitya Academy”(喀拉拉邦萨希提亚学院IMA国际电影节),IMA Film Society(IMA电影社),印度

● “Convergence”(收敛),808 Gallery(808画廊),波士顿,美国

● “陆地的回声”,北京798百年印象画廊,北京

● “9th Annual Boston Young Contemporaries”(第九届波士顿青年一代),808 Gallery(808画廊),波士顿,美国

奖项与驻地项目

2020

● 卡蒂斯特研究驻地,旧金山,美国

2019

● 青年当代艺术乌镇奖,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

2018

● 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

● 杰出艺术探索奖,“玲珑塔”短片奖,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2017

● 入围艺术家,第五届华宇青年奖

2015—2017

● 皇后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美国

2015

● Residency Unlimited,纽约,美国

● NARS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Artists Residency,纽约,美国 /WlU4GPrWx2kr0SdfoHV4+aCYGzly9flW0/A85Z5l3juHh4V95CXG2hnT5bK05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