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伤痕与记忆

在“东北四部曲”的线索之外,王拓的创作另有一条线索是关于伤痕和记忆的,比如2016年个展“失忆事典”中的影像作品《奠飨赋》(Meditation on Disappointing Reading)和2019年的群展“忘忧草:考古女性时间”(FORGET SORROW GRASS: AN ARCHAEOLOGY OF FEMININE TIME)的委任影像作品《共谋失忆症》(Symptomatic Silence of Complicit Forgetting)。

《共谋失忆症》讲述了一个非常扭曲的故事:一位年轻红卫兵在一个破败的图书馆里读到一则寓言——一位书生搬到村里生活,村里人看书生人好、又有文化,就开始帮书生找对象,但是书生找不成,大家感到很疑惑。书生给出的原因是,自己从小没有父亲,是母亲一手带大的,自己特别年轻的时候母亲就死了,因此心有愧疚,对其他女人没法产生感情,但是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找一个与自己母亲一模一样的女人,作为母亲的替代去报恩。后来书生果然找了这样一个妻子,但是书生在恍惚之中逐渐把妻子当成了母亲的化身,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母亲升天的羁绊,最后选择了自杀。妻子始终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自杀,就把房间布置成阴气极盛的房间,希望与丈夫继续生活在一起。终于,母亲的死因被一位有相似经历的中年作家揭开,原来中年作家就是年轻红卫兵,母亲死于年轻红卫兵参与的一次批斗。故事环环相扣,古今轮回,而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在《遗忘的形式》(Forms of Forgetting)一书中提出的“共谋性遗忘”则由此表达出来。

《奠飨赋》的文本来自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的小说《梁太太的三个女儿》(The Three Daughters of Madame Liang)。赛珍珠曾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后来因与林语堂决裂而被中国许多作家讨厌,同时,即使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仍然不被美国的主流作家待见,始终不在西方谈论的美国女性作家范围之内,属于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赛珍珠重新受到中美两国的重视,但是《梁太太的三个女儿》至今没有中译本。王拓把这本书用翻译软件翻译出来,保留了错乱的语法并隐去了年代的细节,成为影像的旁白。影像中“母亲”和“女儿”两个形象交替出现,“母亲”念出旁白中的悲剧故事,“女儿”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召唤逝者的灵魂。在“失忆事典”的现场,王拓还展出了四幅绘画作品,列宾(Ilya Repin)《伊凡雷帝杀子》(Ivan the Terrible and His Son Ivan)和庞培奥·巴托尼(Pompeo Batoni)《浪子回家》(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中截然相反的两组情感关系和父子形象被艺术家拆解开来,与《奠飨赋》中的母女关系呼应。王拓认为,这种血亲关系只有在物理层面发生分裂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精神层面的连接,就像人和鬼之间的关系一样。 st9XbwOafOUSgHpTRcmxZOrPtVTDZEQTQnKGy4OiBUHwnvgPHozqXIrFOIn9+5m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