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吕杰锋:设计教学改革应围绕培养六大新能力展开
LYU JIEFENG:DESIGN TEACHING REFORM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IX NEW ABILITIES

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杰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工业设计专业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科技部、广东省政府“科技特派员”、国家公派赴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

在吕杰锋看来,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全世界的知识总量7~10年就会翻一番,设计学科的知识边界也在不断拓展,设计活动中的方法、技术、工具飞速丰富和更新,设计教学的内容是否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知识传播的方式、范围与速度日新月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未必是最为高效的教学模式,什么样的教学平台和手段能够满足现代设计学科教学的需要和特点?……这些都成为当今设计教学所要面对的挑战。

《设计》:请您介绍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设计实践方面的办学特色。

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设计实践在三个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

一是面向行业、交叉协同,推动国之重器的自主创新发展。比如在我校特色背景之一的船舶行业,我院先后承担了多项重大研发课题,为国内船企设计各类船舶10余艘,其中南海“三沙2号”交通补给船2018年首航,得到CCTV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二是以人为本、科技驱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如我院与海尔集团共建的“海尔-武汉理工大学创客重点实验室”,以生活形态研究探索未来智能家居家电发展方向,引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学科资源,提出近百项智能家电概念设计方案与原型,其中“可移动多模块”智能空调等20件方案被海尔纳入产品发展战略。

三是立足地方、服务政企,为武汉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打造亮点。比如我院承担的武汉地铁VI导视系统等,正助力地铁形象成为“武汉名片”;我院承担的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射击馆、射箭馆、军博馆的建筑、环境与周边建筑立面改造、道路照明设计,受到来现场考察的国际军体射击委员会主席乌尔芬斯伯格高度称赞。

我院将以上三个方面的设计实践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课程案例、实验条件、实践课题等形式,促进了设计教学。

《设计》:在数字化时代,设计学科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面临挑战,您认为需要做出哪些变革?

吕杰锋: 首先,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全世界的知识总量7~10年就会翻一番,设计学科的知识边界也在不断拓展,设计活动中的方法、技术、工具飞速丰富和更新,设计教学的内容是否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知识传播的方式、范围与速度日新月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未必是最为高效的教学模式,什么样的教学平台和手段能够满足现代设计学科教学的需要和特点?……这些都成为当今设计教学所要面对的挑战。

但我认为,设计教学需要革新的根本原因是时代与社会对设计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正在变化和提高。我将新时代设计人才所需的“新”能力,总结为以下6点。

1)新对象适应的能力,即能够运用设计的基本方法、技术和经验,解决“新”设计对象的“老”设计问题,如扫地机器人的造型、结构、界面设计等。

2)新技术运用的能力,即能够运用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突破性地解决创新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如运用参数化设计技术实现复杂结构和造型的自动化生成。

3)新场景构想的能力,即能够洞察时代、社会、科技、用户的变化,前瞻性地勾画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场景,如无人驾驶技术普及后的汽车总布置与内饰设计;能够理解革命性科技、业态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和可能性,构想新科技、新业态的转化与应用场景,如基于云平台的云手机设计。

4)新产业链聚合的能力,即能够为创新设计整合其所需的知识、技术、资源等,形成新的完整产业链,如相较于传统工业设计注重整合策划、设计、制造这一基本链条,新兴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则还要整合互联平台、相关利益者、服务、运维等各方。

5)新模式打造的能力,即能够以创新模式主导未来设计发展方向,如分布式设计模式。

6)新产业开创的能力,即能够预见重大机遇或趋势,以革命性设计创新引领或开辟产业领域、变革传统产业形态。

设计教学理念、模式的改革,归根到底,应当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些新能力培养来展开。

《设计》:学院是否已经做出了针对性调整?

吕杰锋: 为实现以上目标,学院一直在展开相关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围绕新对象适应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引入更多新的课题作为训练对象,如舰船设计、智能机器人设计等;围绕新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开设了用户研究、参数化设计、开源软硬件等新课程,建设了3D打印、3D反求与数控加工、智能设计等实训平台;围绕新场景构想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前瞻性设计等探索性课程,同时在教学中也加强了对“面向未来而设计”的引导;围绕新产业链聚合、新模式打造与新产业开创的能力培养,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升级的思路,即在“双师型”(设计师+工程师)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提升为“整合型”(能够整合创新设计全产业链的知识、技术、资源等,主导项目开发)专业综合人才的培养,并实验性地培养部分“领军型”(能够理解设计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提出创新发展模式;洞见重大机遇或趋势,提出重大设计创新)专业拔尖人才,重点是构筑培养学生前沿视野、创新素质、开拓精神与领导才能的机制。

《设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给学生创造了哪些条件?

吕杰锋: 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各方面创造实践教学和训练的条件。

在机制上,学院要求各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30%;实施了本科生工作室制,根据导师研究方向与承担课题,开设了汽车设计、游艇邮轮设计、智能设计、可持续设计、文创设计等方向的数十个学生工作室,每年面向二、三年级本科生和各级研究生招录入驻,在导师带领下展开课外设计实践;结合课程会不定期邀请企业一线设计师来校任教,已从东风、海尔、浪尖、腾讯、京东、华冠、外高桥、鸿翼、博乐、木马、创新工场等知名企业聘任多名兼职实践导师,并引入企业课题;从经费、设备、政策上,支持学生设计成果的实践转化。

在平台上,基于我院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建设了包括陶艺、木工、模型、油泥、摄影、手工艺、手绘屏、丝网印刷、综合材料、3D打印、3D反求与数控加工、媒体与视觉传达、数字交互与娱乐设计、动作捕捉与虚拟演播、录音棚等20余个实验室,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了3000多m2的邮轮游艇梦工场、陶瓷梦工场,吸引大学生来此创新创业;与上汽通用五菱、海星游艇、海尔集团、江通动画等共建企业实践基地。

《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如何引领学生高质量地开展设计实践?

吕杰锋: 首先,教师应当树立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理念,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课题中来,并以行业标准要求和检验学生,真实的环境可以得到真实的反馈。

其次,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真实的项目运行机制进行管理,如组建学生团队、由学生担任团队领导者(Team Leader)等角色、对成员进行绩效考核等,这有助于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的同时,形成职业认知并思考职业规划。

最后,实践教学是最能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环节,教师更多地还应是提供方向和方法上的指导,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间,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发展。

《设计》:本校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呈现怎样的特点?这反映出企业最需要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能力或技能?

吕杰锋: 本校毕业生的升学就业率一直相对稳定,近年来一直在95%以上,其中境内外升学人数约占30%,更多毕业生则被全国各地的企业、单位录用,自主创业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总体而言,毕业生就业方向呈T形分布,有宽度也有深度。宽度体现为覆盖的行业领域广泛,涉及制造、文娱、信息、建筑、科研、教育、服务等多种行业,深度体现为在汽车、船舶、装备、创意、传播、互联网、设计服务等领域的大型企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高。

当前,无论初创型公司还是成熟的大型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开拓能力等多方面都有需求。企业首先希望毕业生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素质,如知识方法、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其次,企业需要毕业生具备综合应用与学习适应能力,在面对不同的行业与岗位,增强自主学习性,扩大跨学科知识面,能熟练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最后,企业需要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人格素质,如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表达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这些是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设计》:“融入地方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差异化专业培养,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创新技能型人才”是时下的热门,新的市场需求是否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院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

吕杰锋: 武汉一向是工业与文化重镇,在汽车、船舶、机械、文旅等领域具有比较深厚的基础,近年来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势头也很强劲,同时在高新技术、创意产业领域也发展迅猛,形成了以“光谷”为代表的一批产业聚集区。作为传统的九省通衢,现代的中部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战略中的重要城市,武汉与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经济发达地区联系非常紧密,对华中地区的辐射效应明显。

因此,学院的人才培养既要立足地方,又要面向全国,即响应国家在制造、海洋、城市化、互联网、文化等领域的重大战略,依托地区产业特色,坚持“面向行业”的专业定位,以大型邮轮、新能源汽车与智慧出行、智能产品与高端装备、文旅融合发展等为代表的产业发展为契机,与我校汽车、船海、机械、信息等优势学科交叉,与本地和周边行业企业协同,为国家重大行业需求培养卓越设计人才。

以我院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其面向汽车、船舶、机械装备行业,开设了交通工具设计、机械装备设计两个特色方向,建成了与行业接轨的教学体系与平台,如覆盖汽车内饰、外饰、Color&Trim、HCI(人机交互)等在内的课程体系和覆盖数位屏手绘、油泥模型制作、3D反求与数控加工等的实训平台,目前毕业生已遍布东风、一汽、上汽、广汽、吉利、奇瑞、比亚迪等各大主机厂,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这一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设计》:疫情改变了世界,高校亦身在其中,具体感受到了怎样的挑战和启示?有效的应对措施采取了哪些?

吕杰锋: 这场疫情最直接的启示是,疫情之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疫情如同一面放大镜,照出人类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痼疾,设计作为具有改善人类生活与社会使命的专业,应当反思做些什么。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摇篮,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为人类而设计的设计价值观。

在疫情防控期间,身处全国疫情的中心,学院组织师生结合线上进行的课程教学,展开了一系列“抗疫”主题的设计,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海报,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做好隔离防护的同时减轻身心负担的产品,到为广大市民解决消毒防护或隔离生活中诸多不便的产品和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部分优秀作品被“学习强国”、《楚天都市报》等媒体刊载,或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中获奖。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在高校责任、设计伦理、远程教学等多个方面持续深入思考和探索,以应对后疫情时代。

《设计》:请您分享一些您主持或参与的设计实践的成功案例。

吕杰锋: 近几年,因为承担着邮轮美学设计重大课题的一部分任务,我和团队一直在从事邮轮外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也形成了一些概念性的方案。

缪斯号是一艘歌剧主题的邮轮,除了以海天背景为舞台、客房阳台为看台的功能创新外,还尝试探索由飘逸自由的曲面空间和几何结构,来形成邮轮优雅的造型风格,实现如音乐般空灵的意境。

通过对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域建筑特征的提取,对邮轮侧面舱室进行模块分割与组合,营造海上异域风情。同时,内部空间搭配各种风格,提供各地文化的体验活动,给予游客沉浸式的特色文化体验。

《设计》:国外是否有可借鉴的设计实践模式?

吕杰锋: 在国外,设计实践是设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有很多可以借鉴的设计实践模式。例如,芬兰的“三分法”教学体制中,由教师指导的设计工作室制度帮助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同时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设计实践场所,如木工工作间、陶瓷工作间、金属工作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把企业环境和学校的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了一个校园式的工厂实践环境,同时实行双轨制教学,在完成基础专业学习后,一部分学生先进行专业课程培训,再进行项目实践与企业实践;另一部分学生则先进行企业实践与项目实践,再进行专业课程培训,以此对学生进行分流,保证全年不间断地进行企业项目,以配合企业的需求。在“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基础上,德国实行的实践模式是五八实习学期制。在原来应有的学期基础上额外增加两个实习的学期,将其间隔安排在教学中,形成“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模式,反复加深实践和理论学习的相互认识。不难看出,国外的设计实践教学极其注重设计实践与企业、真实项目课题的结合,鼓励学生进入企业,进入项目里锻炼。在高校里,则需要从根本上优化和完善培养体系建设,给予学生足够的实习实践的平台与时间,将实践贯穿在整个设计教育当中。

《设计》:请您分享一个目前关注的行业热门话题或正在从事的项目。

吕杰锋: 我近来比较关注关于“未来设计”的话题。所谓未来设计,我的理解就是根据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结构变革、意识形态演变、艺术风格转向等的理解与预测,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形态与场景做出前瞻性、探索性、实验性的设计,而当前全球物联网、自动化体系、机器人体系、智慧城市、可持续材料与能源体系、生化诊疗、大数据等技术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对面向未来的设计不仅提供了可能,而且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实际上,面向未来的设计探索,在国外的很多名校、名企已经起步。1980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的媒体实验室,致力于科技、媒体、科学、艺术和设计融合研究,带来了使用电子墨水屏的Kindle和能受大脑控制的仿生假肢等先进设计和科技成果;2009年开始,每隔2年,微软公司都会发布一个名为“Future Vision”的概念视频,描绘对未来的畅想。后来,谷歌公司也成立了X实验室,主导研发了大量前沿项目,包括开创VR/AR风潮的Google Glass;亚马逊公司也成立了Grand Challenge部门,在医疗和终端运输领域展开了利用AI技术来预防和诊治癌症、完成包裹“最后一英里”的投递的方案研究;脸书公司的Connectivity Lab提出了高空无人机Aquila和新的无线网络技术Terragraph。近些年,清华大学也成立了未来实验室,在人机自然交互及用户体验、新型材料的镜像计算与交互设计、交互式数字孪生空间、沉浸式交互学习及其体验设计等领域展开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也成立了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京东X实验室推出的自动驾驶重型卡车和JDY-800干线无人货运飞机,让未来物流无人化进一步成为可能;小米的milab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小米VR眼镜和小米AI音箱。

目前,未来设计主要在三个方向上有较多的研究与应用。一是可持续性,在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前提下,在人-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中进行的可持续性未来设计。二是信息化,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进行未来设计,新型人机接口、智能机器人、仿生假肢等智能产品都将打开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三是人性化,围绕人类社会及生活的发展,对少数群体及特殊群体需求的关注,将是未来设计的重点。除了对未来的合理预测,未来设计的另一重点是跨学科团队和平台的建设,这也是武汉理工大学正在努力的方向。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陶艺实验室 c9yf/ni5XsE+faJGMh9ARmCUv5mUkOQfMCsx/pCoiwVQE5eMmsyopShYWaYPxG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