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设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效能治理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效应得到广泛认可。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计与特色产业要素相结合,以设计创新谋求城市软实力和产业优势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助力设计实践探索,实现设计行业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众多设计人面前的一道迫切求解之题。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中国设计·大家谈”专栏并结集成书,汇聚设计行业领军人物,直面设计行业发展问题,展示设计行业优秀人才和设计思想,助力中国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自古实践出真知。本书的主题是“设计的实践”,包含设计与实践、设计与科技、视觉传达和服装设计四个章节。第一章“设计与实践”聚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思辨,分享各领域设计发展格局和发展趋势;第二章围绕“设计与科技”邀请跨界专家结合最新科技发展输出观点,呈现中国设计人对设计与科技关系的深度反思;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围绕“视觉传达”“服装设计”两个设计领域,汇聚学院和产业界的领军人物畅谈领域内的教育实践、社会实践。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设计赋能的力量不可小觑,因此,及时开展对设计实践活动的反思是必要的。设计是一项思想和文化具象化的智力活动,操作性和实践性是其重要特征,未来设计行业的实践想要行稳致远,需要产学研各界的共同努力。

从学科建设来看,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多,我国设计学的学科发展较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更为广泛和多样化地吸收其他诸多学科的长处和养分并不断完善创新。目前设计学科在形成自身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方面依然比较薄弱,需要更加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

从产业发展来看,设计产业的特征决定了其兼容并包的发展模式。设计产业相关实践也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政治、生态、人文等元素,构建更加完善和友好的设计产业生态。设计实践生态不止包含甲方、乙方,更是一个庞大的人-物-环境的关系圈,尤其是环境,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从人才培养来看,持续的高质量设计实践活动需要新鲜血液不断加入,关注年轻设计师的成长,给予年轻设计师更多发展空间和想象力,设计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与此同时,设计师要想在实践中收获预期的设计成果,需要关注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书集纳的专家观点对于设计实践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关注用户需求。“一流”的设计师可以创新设计需求,但大部分设计师是在寻找细分市场的过程中定位用户需求。当前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经济发展催生了消费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特征,因此,关注细分群体的消费需求,挖掘有效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是设计师和设计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

二是关注技术发展。技术赋能设计,设计是技术的应用载体,两者之间互为促进。不可否认,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基础的创新设计才是真正的“未来设计”,可以说设计师对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非常敏感,真正“技术流”的设计师,往往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为了应用某种技术而包装一项设计产品。设计的作用是让技术被更好地应用,设计师应该具备科技和创新的想象力,也应该具备人文关怀的能力和素养。

三是关注政策导向。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行业的发展空间,设计师和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政策敏感性,可以为设计培育更多可能性。

设计实践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看似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两条路径。目前,实践方面出现了一些跛脚现象。不过,设计行业已在尝试联合行业优质资源改变这种发展不足。我们相信,在中国丰富、深厚、博大的文化土壤中,经过行业的共同努力,设计实践必然能迎头赶上,从而构建出更健康和平衡的设计生态。

李杰 d9Y5Q8D3df6CqpwB+14dfeE3PSbqzZZ2FIaRosIDLK/+hfQGvCYs1Y6IxVxpLe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