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各领域都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信息时代“原住民”的青少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是当前的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早在1981年,苏联计算机教育专家伊尔肖夫(Ershov)就在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以“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为题进行了大会报告。他指出阅读与写作能力是人类的第一文化,而阅读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是第二文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2014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指出学生应该“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将“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近年,不断有科技工作者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信息素养是21世纪的通行证。因此,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特别是“计算思维”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专家的共识。而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计算思维的养成,离不开以程序思维为核心的程序设计相关教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编程教学的重点不应该被理解为教会学生编写代码,其核心应该是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如何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并建立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计算思维),这其中包括系统思维、结构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实体思维、关系思维等。依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图形化编程是最适合青少年学习的编程方式。

李伟先生是我所熟悉的一位长期工作于信息技术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爱思考,有创意,能实践。我的工作正好也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所以我们偶尔会有一些交流。前段时间,他编写了一本青少年编程的教程,将书稿发给了我,我得以提前拜读了。

我在翻阅书稿时,发现教程内容很有童趣,是一本适合青少年学习使用的编程教程。

这本教程内容覆盖全面,以案例方式编写,具备青少年计算思维培养的视野,学习者也能体验信息处理加工的基本流程,是编者多年教学经验的精炼,也是一线教师对青少年编程教学的操作性思考,具备应用价值。李老师及其同行者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教学一线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尝试与改变是值得肯定的。

祝他们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就,也祝愿他们成长为那个更为专业的自己!

周雄俊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教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uBri4oz+PF8kNA5tuO70+4JzfqQDw7q8gnb2clQGLqlDz2JngOojSNnHFr4pJN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