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维京人进一步袭击的威胁使修道士们放弃了林迪斯法恩。直到维京时代结束后的公元1150年左右,这个地方才被重新占领,林迪斯法恩修道院也才得以重建。
793年,一批来自北海对岸的抢劫者登陆林迪斯法恩岛并洗劫了那里的修道院,从此历史开始注意到今天被称为维京人的这个群体。这不是一次偶然的登陆,也不是维京人的船只第一次在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海岸登陆。
抢劫者在以前的探险中发现了一座修道院,知道那里容易抢劫。这些抢劫者的来处还有待探究。尽管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是弗里斯兰人(Frisians),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他们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最有可能的推断是他们来自丹麦或者挪威,可能是从奥克尼(Orkney)群岛或设得兰(Shetland)群岛的定居点出发的。现代资料显示他们来自北方或者“强盗之地”,这也表明这些海员早在袭击林迪斯法恩之前,已有多次袭击的经验,他们早已名声在外。
洗劫林迪斯法恩事件重大,现在人们将其视为一个崭新的、令人恐惧的民族出现的标志。这是维京时代的一个简单而明确的起点,但是北方人并不是简单地在某天早晨醒来,就决定在接下来的300年里要洗劫欧洲海岸。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从何而来,又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残忍呢?
这些绿石工具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5500年,当时日德兰和丹麦群岛上人烟稀少,只有一些小型农业聚落。
公元前1700年左右这类燧石匕首开始被青铜匕首取代。青铜工具的使用范围起初是有限的,但是它相对于石器的明显优势促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金属加工工艺迅速发展起来。
可能在20多万年前,也就是民德-里斯间冰期,就已经有人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居住了。但那个时代的任何人都会被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赶走或杀死,直到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人类才回到这个地区。有证据表明丹麦在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就有人类居住,比如发掘出来的石雕。
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稳定,并且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定居点。公元前2000年至前1500年,青铜工具的引进改善了农业和工业技术,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当然也使敌对聚落之间的冲突更加激烈了。
冶铁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项技术创新,可以生产出更好的武器。而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拥有丰富的铁矿,使得人们对进口材料的需求减少了。
在青铜时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社会是以小聚落为基础,有一些富裕的人可以负担得起隆重的葬礼,随葬品中有不少青铜工具和武器。这些武器中有许多经常使用的痕迹,这表明战斗在当时司空见惯。当时贸易已经很普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些地区会进口大量的金属供当地工匠加工。
尽管公元前500年左右发生的降温可能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但青铜时代该地区气候仍比现在要温暖很多。大约在同一时期,铁的使用变得更加普遍。起初,工匠主要制作青铜器工具,但最终转向了制作铁具和武器。因为当地就能获取铁矿石这一材料,并且资源十分丰富,不需要大规模进口金属。
虽然罗马帝国的军队从未进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但该地区的人民在与罗马人民进行贸易过程中,无疑吸收了罗马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这一时期的罗马著作对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名字以及一些可能源自该地的文化概念有了模糊的介绍,但因为其中一些资料提到了长着狗头或者秃鹰头的人,所以这些著作在其他方面的准确性上仍值得商榷。
考古发现表明,铁器时代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发动过海上袭击,并且参与人数众多。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他们还建造了山堡等防御工事。这一时期的金属加工技术取得了进步。尤其是在罗马帝国衰落、不再积极保卫边境并开始贿赂其野蛮邻国以避免袭击的时候,带有复杂图案的黄金制品流通变得相当普遍。这些财富中的一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导致在400年到600年期间,该地区的社会精英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都是很富有的。
在这之前,斯堪的纳维亚人和日耳曼人说同样的语言,但是550年到750年间的变化导致了一种叫“丹麦语”(dönsk tunga)的语言出现,这一语言现在被叫作古北欧语。丹麦语在丹麦、挪威、瑞典、英国、冰岛及其岛屿的“维京”土地上被广泛使用。
在维京时代后期,瑞典和丹麦等东部地区的语言与冰岛等西部地区的语言之间出现了分化。但在维京人第一次袭击林迪斯法恩的时候,大多数北欧人都说同样的语言,这让人们对袭击方的确切来源地产生了混淆。
上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动荡不安,所有民族流离失所,他们在寻找定居地时迫不得已与其他民族发生冲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因此形成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代。
400年到800年期间,欧洲大部分地区一片混乱。匈奴人到达欧洲东部边缘地区后,使得这些地区所有民族都开始流离失所,人们被迫向西迁移到邻国。在整个社会努力寻找新的居住地时,一个冲突的时代已然来临。
这一时期被称为移民时期,这一时期里所产生的动荡持续了几个世纪。到了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秩序,强大的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控制了原高卢(Gaul)的大部分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没有像欧洲大部分地区那样受到匈奴人入侵的严重影响,继续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稳定可以带来贸易,进而带来繁荣。
瑞典在当时非常富有。在文德尔(斯德哥尔摩北部)发现了许多船葬物,文德尔时期因此得名。这些墓葬奢华无比,随葬的有不少精美的金制品、高质量的武器和盔甲,以及其他进口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奢侈品。
文德尔时期的墓葬及随葬品表明,从500年到800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享有一个富裕和稳定的时代——事实却截然相反。彼时斯堪的纳维亚人有能力去欧洲贸易探险和探索东部土地(今芬兰和俄罗斯地区),以及跨越北海去抢劫。他们在奥克尼群岛建造了定居点,将其作为贸易远征途中“海上之路”的中转站。
文德尔时期(Vendel Period)得名于瑞典文德尔对这一时期的大型考古发现。这个头盔为船葬物。其构造表明当时金属加工技术水平很高。
789年,也就是林迪斯法恩遇袭事件发生的前几年,三艘“维京”(可能是挪威人的)船只驶入了韦茅斯(Weymouth),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次贸易探险。但一场与当地官员的争执演变成了一场打斗,继而演变成了一场刀斧相向的殊死搏斗。虽然那时这个事件被描述成维京人对港口的一次袭击,但很可能更像是一次意外的国际事件——与外国水手发生冲突在当时并不罕见。海盗袭击沿海定居点的事件经常发生,而且他们冒险沿河而上袭击内陆城镇的情况也并非没有。卷入韦茅斯事件的“商人”很可能当时正在进行贸易远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在其他场合进行过袭击。这种主题在整个维京时代反复出现。身强力壮、全副武装的人驾驶着适于航海的船只,有能力开展和平的探险和贸易,但也能进行野蛮的掠夺和抢劫。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在特定时间从事哪种活动可能只是个人偏好的问题,但更多时候则取决于哪种活动更有利可图。
位于奥克尼群岛怀尔的库比·罗古堡(Cubbie Roo’s castle)是在维京时代结束后由在奥克尼群岛生活了几个世纪的北欧人建造的。在此之前,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一直生活在这里,但很可能早在600—700年维京人到达之前,他们就已经放弃了这些岛屿。
“不要害怕死亡,因为你的末日已经注定,没有人能逃脱。”
关于“维京人”这个词的起源有一些争论,一种说法是它来源于一个意思是“远征探险”的词语。海上航行需要船上的划手轮流工作,这在任何长途旅行中都是必要的,所以任何长途探险、贸易或者袭击都需要这样的安排,因此这就成了“维京”探险。
不管这个词的起源是什么,它已经被用来形容那些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发、乘坐特定类型的船只航行的人。这个词后来演变成了形容那些崇拜野蛮神的海盗和凶猛战士的词。而在维京时代,这个词宽泛地用于形容斯堪的纳维亚居民,包括那些从未靠近过大海的爱好和平的农民。外人只相信他们在与维京人的接触中所看到的,而这种接触往往是充满暴力的。
那时的维京人是一群勇敢好战的人,并且发明出了高超的技术。这些人是专业的武器制造者和金属工匠,能够建造出优秀的船只。当贸易比掠夺更有利可图时,他们就会进行贸易,而且他们不会为了破坏而破坏,因为那样做并没有意义。维京人探险的动机是财富和名声。一次成功的探险——无论是贸易还是袭击——都会给参与者带来这两种珍贵的东西。带着满载战利品的战舰以及战斗中英勇无畏的故事凯旋,或许比与远方的人们进行一场精心准备的贸易谈判更令人兴奋,因为一次有利可图的航行可以传扬名声,而名声带来的地位并不总是可以简单地用财富买得到的。
因此,发动林迪斯法恩袭击的决定是合乎逻辑的。这个目标很容易实现,而且能掠得大量的战利品。这次探险给每个参与者都提供了一个既可以发财又可以出名的机会。
这次袭击吸引了一群敢于冒险的人,他们相信一个人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只要他有力量和勇气去赢得它。从当时斯堪的纳维亚海员的角度来看,林迪斯法恩是一个完美的机会,他们可以做他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维京时代之初的人们并没有突然改变以前的习惯。维京人世世代代都在进行抢劫和贸易。唯一真正改变的是他们的行动规模,以及他们吸引了那些有能力创造历史的人的注意力。维京时代并非始于北欧人决定开始袭击的时刻,而是始于世界其他地方开始注意到他们的时刻。
维京长船的设计高效实用,使它成为一种可以在公海上进行长途航行的小型船只。这些船只或多或少都曾穿越过冰岛。
早期维京人的袭击特点是规模小,且并不深入陆地。在找到合适的袭击目标之前,他们通常会沿着海岸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