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玄奘遗骨流落之谜

1942年的冬天,一群日本兵,突然聚集在南京雨花台附近。

手上拿着铁锹、锄头以及各种测量设备。

他们要在南京选址修建一座稻垣神社。

也不知道是哪个汉奸放出的消息,说雨花台一带风水极佳。日本人一到现场,就热火朝天地刨坑运土。

风水好的地方,土质也不一般。很快,在地下约三米半处挖出了一个石椁。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受汉文化影响颇深。见到挖出中国的宝贝,为首的日军长官高森隆介两眼发亮。

他命令士兵擦拭并打开石椁。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半米见方的石函。

石函造型精美,一看就不是俗世之物。高森等人欣喜至极,正准备向上级汇报,却突然发现石函的来历并不简单。

因为,石函内藏着一个铜匣,虽已破烂,但从其破片中可辨识出“唐”“三藏”“师”等字样。此外,石函内还藏有银制小箱、金制僧像、玉器等宝物。

尤为关键的是,石函两侧分别有北宋天圣丁卯年(1027)、明洪武十九年(1386)的刻字,虽然有些字迹已磨损,但仍清晰可见“法师玄奘顶骨”等字。

这可不得了,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出土的消息,很快引起轰动。

舍利重现,往往意味着人间将有大幸事。然而,此刻的中国,却饱受侵略战争的摧残,受尽了无尽的耻辱与磨难。

1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二十四日,46岁的玄奘终于回到了他求经苦旅的起点——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

17年前,同样在这里,他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那时,大唐帝国刚刚建立10年。执掌帝国最高权柄的唐太宗,正是在前不久的“玄武门之变”中胜出的秦王李世民。

大师的请求,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允准。

因为,雄心勃勃的唐太宗正打算对屡侵边境的东突厥用兵。

但唐太宗强硬的态度,并没有恫吓住玄奘的决心。顶着“偷渡客”的头衔,玄奘毅然西行,足迹遍布库车、塔什干、葱岭、阿富汗等地,直到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地区)才稍作歇息。

出发之前,玄奘已精通梵语和巴利语,在大唐境内享有“佛门千里驹”之誉。

此次冒险西行,在西域诸国的佛教世界中引起巨大轰动。

在北印度期间,玄奘受到了塔内萨尔王国戒日王的崇高礼遇。

戒日王如唐太宗一般,在印度半岛上也建立起强盛的帝国。在其臣民眼中,统治着北印度的他,就如同佛教中声名鼎盛的阿育王那般受人尊敬。

他在曲女城举办了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并邀请玄奘大师列席论经。

史载,这次大会前后历时75天。来自五印度的十八位国王和三千多位精通大小乘佛法的高僧与会。

这75天,也是玄奘一生的高光时刻。

作为一个外来访问的学僧,玄奘一人高坐法台任人询问。75天过去,与会的所有人均从他这里得到佛学教义的开释。

他被佛教发源地的诸生尊为“大乘天”“解脱天”,为萎靡的大唐佛教集起了希望的光束。

当曾经的“偷渡客”再度出现于长安城下时,他已经成了一位众人皆知的明星。西京留守、宰相房玄龄纡尊降贵,亲率众人至城门外,迎接这名西行的英雄回家。

随玄奘回长安的,还有从印度带回来的657部佛经和150粒如来肉舍利,以及7座金、银或檀刻佛像。

由于盛况空前,官方不得不动用京城警备力量维持秩序,不许瞻仰者随便烧香撒花。

跟普通大众一样,当年强硬不许玄奘离开长安的唐太宗,此时似乎也有一种追星的心态。

17年的时间,这位具有雄才伟略的君主,已经征服了东、西突厥和吐谷浑,威服吐蕃,使大唐帝国在欧亚大陆上闻名遐迩。

尽管征服了许多政权,但武力无法解决剧烈扩张下的各种矛盾。因此,唐太宗豁免了玄奘,并希望他能留在长安做官,为国效力。

曾经违抗圣旨西行的玄奘,内心同样不安。他一直担心官府会秋后算账,即便唐太宗在其回城时已展现宽解的态度。在长安稍加安顿,他便启程前往洛阳,并在那里拜见了准备出征高句丽的唐太宗。

此后二十多天,玄奘数次被唐太宗征召入内,闭门密谈许久,他们具体谈什么,史书并无记载。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二十多天的交流,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

因为,自那以后,玄奘虽然仍旧受到朝廷礼遇,但人身却失去了自由,甚至还时不时遭到朝中某些小官的莫名质询。每每这个时候,皇帝从未选择相信玄奘,而是让玄奘与质询者定对,以确定佛法是否真的适合在东土长存。

大约四年后,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继位,玄奘表达了希望翻译佛经的愿望。唐高宗欣然答应,并将父亲唐太宗修建的玉华宫改建成玉华寺(遗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供玄奘与门徒闭关翻译,实现其平生夙愿。

2

麟德元年(664)正月,玄奘大师圆寂于玉华寺病榻上。他毕生发愿前往弥勒净土,临走前,心态没有大起大落。弥留之际,他留下了遗言:“今经事既终,吾生涯亦尽,若无常后,汝等遣我宜从俭省。”

尽管玄奘明确要求简化丧事仪式,可后来的历史证明,他的身后事既不简单,也不安静。

唐高宗李治与玄奘实际上有一层师徒关系。在《答法师玄奘谢启书》中,时为太子的李治称:“忽见来书,褒扬谶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逮臻,深以为愧。”字里行间,可看出彼时师徒间感情深厚。

通行的说法是,玄奘圆寂后,唐高宗闻讯声泪俱下称:“苦海方阔,舟暨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并传令下去,罢朝三日,“允许僧尼百姓吊丧,报销丧葬经费,妥善保护经书”。

但事实上,唐高宗自己并未投入过多的悲伤之情。反倒是在玄奘法师出殡当日,长安方圆五百里内的百姓均自发前往葬礼现场吊唁,场面震撼,一度需要官方派人维持秩序。

站在一国之君的角度,民间有如此精神领袖,对皇权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威胁。即便那人曾是自己的老师,而他此时已去世。

根据玄奘的遗愿,他圆寂后,希望葬在长安东郊的白鹿原。他的弟子荼毗等人后来遵照先师遗愿,妥善执行。

可是,玄奘的舍利下葬白鹿原五年后,唐高宗就说从皇宫高处瞧见玄奘陵墓,时常暗自神伤,一道圣旨,把他起棺重葬长安南郊的樊川兴教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通常讲究逝者应该入土为安,不宜无故迁葬墓地,打扰地下亡魂的安宁。

很显然,唐高宗也清楚其中的规矩。不过,他不愿照做罢了。

因此,玄奘生前的追随者慧立曾记载,舍利子移葬之日,“门徒哀感,行侣悲恸”。

然而,谁都无法预料到,这不过是玄奘身后不幸诸事的小开端。

在迁陵风波过去近百年后,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从此由盛转衰,陷入长时间的藩镇割据状态,一蹶不振。但藩镇权势再大,却无法对中央进行直接把控,这便导致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中央朝臣、地方藩镇与中央宦官三元制衡格局,一步步将大唐王朝拖入死而不僵的地步。

地方与中央的脱节,以及战争对经济的破坏,种种方面均使皇家无力在兴教传道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更为严重的是,从前皇帝扶持佛教时,大量赏赐土地、钱财给寺庙,并特批僧侣无需缴纳课税、免除徭役。可是,当劳动力缺口扩大到影响国库收入时,“灭佛”显然成了大唐皇帝最好的选择。

于是,在宰相李德裕的支持下,崇尚道教的唐武宗下达了僧侣还俗的命令。

作为玄奘舍利的官方供奉地,兴教寺是此次“灭佛”的重灾区。史载,经历灭佛之后的兴教寺,“塔无主,寺无僧,荒凉残委,游者伤目”。

3

唐武宗的“灭佛”,一度使大唐帝国出现了“会昌中兴”的回光返照。但由于其本人迷信道教,在一次服用丹药后暴毙,朝廷再度回归朝臣、宦官、藩镇三者互相看不顺眼的局面。

此后,热衷于权力斗争的唐朝,始终没有着力于经济改革与农业保障,致使土地兼并越发严重。地方百姓饿肚子,没办法铤而走险,发展出了一批批规模浩大的“义军”。

其中,曾攻占洛阳、进抵长安的黄巢大军对唐朝的影响最大。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在全国藩镇过半数投降义军的情况下,黄巢大军悍然挺进长安,完成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夙愿。对于长安城的特权阶级而言,黄巢的到来,就是人间噩梦。史载,“甫数日,因大掠,缚棰居人索财,号‘淘物’。富家皆跣而驱,贼酋阅甲第以处,争取人妻女乱之,捕得官吏悉斩之,火庐舍不可赀,宗室侯王屠之无类矣”。

在黄巢大军杀戮抢夺的乱象中,玄奘舍利再度迎来浩劫。

虽然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黄巢发塔乃后人杜撰。但在那场浩劫过后,兴教寺的玄奘舍利仅剩顶骨却是事实。

为免玄奘尸骨无存,众僧人合力收集剩余舍利,紧急转移到终南山紫阁寺妥善保存。

作为唐代古刹,紫阁寺在大唐帝国的佛教世界中久负盛名。新罗禅师慧昭曾在紫阁寺“饵松实,行止观”,时达三年,然后出紫阁,于四达之路织芒鞋广施,天下闻名。

然而,流泉飞瀑、风光秀美的终南山,依旧不是玄奘舍利的最终安息地。

或许囿于地理环境的制约,至北宋初年,紫阁寺香火已不复当年鼎盛。寺中和尚死的死,散的散,仅余几名老僧坚守岗位,执着信念。机缘巧合之下,身处金陵长干寺的可政和尚到紫阁寺修行,无意间看到寺中一塔铭记玄奘顶骨舍利重葬的经过。

长干寺前身乃三国东吴时代创建的建初寺,历史悠久,为南方第一古刹,香火千百年来不绝。

眼看紫阁寺日渐衰落,可政不惜背负重责,将玄奘的顶骨舍利和记有这段历史的石碑从寺中请出,只身一人千里迢迢背回金陵,择寺中胜地好生供奉。

由此,玄奘顶骨舍利与金陵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可政和尚继任长干寺住持。颇信神佛的宋真宗决定以自己的年号“天禧”赠予长干寺,改名天禧寺,并建三藏塔,供奉玄奘顶骨舍利于其中,受万世香火。

玄奘舍利在经历了数百年劫难后,终于迎来些许的安宁。

大明永乐六年(1408),天禧寺毁于大火,玄奘顶骨舍利安然无恙。

由于金陵城乃明太祖朱元璋的龙穴所在,即位的明成祖朱棣决定,在天禧寺原址上,修建一座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寺庙,即号称“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南京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的修造,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但因为负责监修工程的郑和,仍需率领船队下南洋沟通诸国,所以大报恩寺工程进展缓慢。为此,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特地颁下诏书,要求郑和在出使西洋前,“用心提督”完成大报恩寺的整体工程。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修建时间历时十九年的大报恩寺正式落成。

自此,在大报恩寺的庇护下,玄奘顶骨舍利与阿育王塔一并被视之为国之珍宝,不容侵犯。

4

时间来到了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又让玄奘顶骨舍利遭受到了如同一千年前黄巢起义那般的威胁。

好在,冥冥中自有护佑。在炮火中,大报恩寺沦为废墟。敕建的三藏塔上部损毁严重,半截为黄土所覆盖,反而为玄奘顶骨舍利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由于战争对大报恩寺的破坏相当严重,到了民国,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玄奘与南京城之间的关系。

直到日本人的到来。

继1937年冬天在南京犯下大屠杀的滔天罪行后,日军又想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奴化治下的中国人。于是,在南京城的神社兴建工作便陆续展开了,直接促使大报恩寺遗址挖出玄奘顶骨舍利。

这既是当时的爆炸性新闻,也是玄奘身后的至暗时刻。

玄奘在佛教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高森隆介即便知识水平不高,也知道事情的重大。日军遂一面对此秘而不宣,一面组织开展调查,大约在1943年1月,日军综合石函刻字与文献记载,认定石函中的遗骨即玄奘遗骨。

就在日本专家得出鉴定结论的同时,一则“南京发现三藏法师遗骨”的报道出现在上海的日文报纸上。事情由此公开化,并在南京、上海等沦陷区轰动一时。汪伪政府迫于压力,只能唯唯诺诺地向日军提出“严正交涉”。

为了尽可能地将玄奘舍利大部偷回日本,日方建议,将玄奘顶骨敲碎,平分两份,中日共有,以示两国亲善之心。

对于日方这种无理的要求,汪伪政府的谈判代表并不敢提出反对,在他们默认之下,玄奘舍利彻底四分五裂。

出于所谓的尊敬,日方派专人奉迎自己所得的部分玄奘舍利返回日本,剩余的则交由汪伪政府自行处理。

当时的中国大地,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汪伪政权已是穷途末路。为了树立他们在沦陷区的“威信”,汪伪官员模仿日方将自己所得的玄奘顶骨舍利敲碎,分出数份运往广州、成都、天津、北平(今北京)等大型城市,以振奋沦陷区的伪军官兵士气。

随后,一座名为三藏塔的玄奘顶骨供奉灵塔在南京玄武山(今九华山)建成。

1944年10月10日,玄奘遗骨奉安典礼在南京汪伪官员的主持下举行。

可神佛并不保护这群卖国贼,在舍利住进新居仅十个月后,1945年8月,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而被运往日本的玄奘舍利则分别被奉安于奈良药师寺与琦玉慈恩寺。直到十余年后,应中国台湾方面的要求,日方才决定将玄奘舍利“分赠”一份给台湾,藏于台北玄奘寺。

1949年后,在南京的玄奘顶骨舍利辗转九华山、栖霞寺,最终收藏于南京灵谷寺。但遗憾的是,当年被分送到广州、北京两地保存的玄奘顶骨,却没能躲过“十年浩劫”。

1956年,在周总理访印期间,玄奘顶骨舍利重返故地。经周总理批示,部分玄奘舍利转交印度那烂陀寺保管,那里正是当年玄奘学习佛法、名扬世界的开端。

历史仿佛绕了一个圈,但中间的沧桑劫难,谁又能铭记? Rd8kKtgQGPO4pAXEzejuvplo4M/Sn92uYdmC6tpUyfZT6UHw7ML/26kim2UCfQ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