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窦氏家族
兴衰三百年,十三人封侯

西汉初年,皇宫“裁员”,吕后将一些宫女派遣出宫,赏赐给各地诸侯。其中有一个姑娘,名叫窦猗房。

窦姑娘听说自己也在出宫名册中,就想回到家乡赵国,托关系找到了负责此事的宦官,请他帮忙把自己列入去赵国的名单。宦官一口答应下来,却做事马虎,愣是把她的名字写到去代国的名单上。名册一公布,窦猗房得知自己无法还乡,无奈地前往代国,一路哭得梨花带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了代国,才貌出众的窦猗房幸运地得到代王宠爱,为其生下一女二子,上演了一出麻雀变凤凰的好戏。代王刘恒正是后来的汉文帝,窦姑娘也就成了窦皇后。

此时,这个偶然事件引发的裂变才刚刚开始。窦猗房由宫女一跃成为皇后,其家族备受荣宠,封侯受赏显赫一时。窦氏家族历经两汉,四起四落,其成败荣辱与大汉王朝相伴相生。这一切的起源,竟然只是一个宦官的小小失误。

1

窦猗房的运气好到极点,用现在的话说,可能是她上辈子拯救了世界。她一生历经三朝,享尽荣华,在汉景帝时为皇太后,到武帝一朝又荣升为太皇太后,可谓富贵长寿。

公元前141年,16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朝中大事还得向窦太后请示,而这位祖母让刘彻苦恼不已。因为窦太后是道家黄老之学的忠实粉丝,推崇“无为而治”,对儒学嗤之以鼻,认为儒生不过都是些华而不实的骗子。

之前有一次,窦太后的儿子汉景帝请儒士辕固生入宫参加“汤武革命”专题研讨会。窦太后听说后,就把辕固生请来,问他如何看待《老子》这本书。辕固生一点儿面子都不给,不屑地说,《老子》是“家人言”,意思是道家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小家子气。窦太后一听就急了:你怎么能侮辱我的偶像老子?她命人把辕固生扔到猪圈里,让他赤手空拳与野猪搏斗,一场学术辩论顿时变成政治迫害。幸亏汉景帝及时赶到,赐给辕固生一把兵器用来刺死野猪,才没让他白白送命。

汉武帝即位,小伙子年轻气盛,一心想推行改革,一展抱负,便任用了一批精通儒学的大臣,儒生赵绾、王臧因此得到重用,被提拔为公卿。汉武帝又让一些因循守旧的前朝老臣提前下岗,任命自己的舅舅田蚡为太尉,魏其侯窦婴为丞相,在平衡新旧两大外戚势力的同时,也请他们协助自己推行新政。

窦婴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也是窦太后的侄子,本应该站在他姑姑那边,可此人偏偏性情耿直。汉景帝在位时,窦太后一直希望他将来把皇位传给弟弟,即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为此经常在大儿子汉景帝面前唠叨。窦婴就为汉景帝解围,进谏道:“汉朝天下是高祖打下来的,皇位父子相传也是我大汉的规矩,怎么能传给兄弟呢?”

窦婴这么一说,老太太自然不高兴,姑侄俩由此生隙。汉武帝大刀阔斧闹改革时,窦太后就坐不住了。尤其是在听到赵绾、王臧向汉武帝进言,请他以后不要再向太皇太后报告朝政之事后,窦太后勃然大怒。

晚年的窦太后虽双目失明,但行动迅速,立马与支持黄老学派的朝中大臣及诸侯王串通发动政变,罢免了赵绾、王臧、窦婴与田蚡等尊儒官员,扼杀了汉武帝的新政。之后,赵绾、王臧二人下狱被处死。窦婴和田蚡都是关系户,虽免于一死,但也只能以侯爵的身份赋闲在家。

此后五年,朝纲大权仍掌握在以窦太后为首的旧势力手中。直到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摆脱桎梏。

2

在中央集权的制度下,外戚不过是皇权的衍生物。一旦皇帝夺回权力,威胁皇权的外戚自然危在旦夕。窦太后死后,汉武帝与窦氏家族逐渐疏远,即便是之前支持过他的窦婴也受到冷落。为打压窦氏,汉武帝任命舅舅田蚡为丞相,扶植新的外戚势力。

原本对窦婴阿谀奉承的小人纷纷转身投靠田蚡,只有当年同样平叛有功的将军灌夫不愿巴结新贵,一如往日常来拜访窦婴。灌夫与窦婴一样为人耿直,因此多次与田蚡结怨。

在元光四年(前131)田蚡与燕王之女的婚宴上,灌夫的怒气终于彻底爆发。

当时,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命王公大臣都去赴宴,给自己弟弟道贺。灌夫本想推辞不去,窦婴偏要拉着他同去,说你和丞相已经和解了。酒席上,新郎官田蚡向宾客敬酒,众人纷纷避席(离开坐席,伏于地上),表示尊敬。等到前任丞相窦婴起身向众人敬酒时,只有他的老朋友行避席之礼,其余人知道他已经失势,一点儿面子都不给,照常坐着,只是微微欠身,足见人情冷暖。灌夫见状怒不可遏,也起身一一敬酒,并借机当众斥责对窦婴无礼的宾客,闹得众人不欢而散。

田蚡当时已贵为丞相,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就向汉武帝上奏,说灌夫在酒席上犯了大不敬之罪,又清算其以往犯下的罪过,直接给判了个死刑。

消息传来,窦婴感到万分愧疚,认为正是因为他邀请灌夫与自己同去赴宴,才有今日之祸,便下定决心救出灌夫。窦婴的妻子忧心忡忡,劝说道:“灌夫得罪的是丞相和王太后一家,如何能救?”窦婴还是不听劝,说:“侯爵是我用军功换来的,就算丢了,也没什么可惜。但我不能让灌夫一人去死,而我自己独活。”

窦婴瞒着家人偷偷上书,汉武帝就让他与田蚡到王太后那里辩论,让众臣评理。这一辩论倒是把窦婴自己推到了火坑里。他为救灌夫,给这位好友说了不少好话,还当面揭露田蚡骄奢淫逸的过失。

田蚡一边为自己辩解,一边攻击窦婴:“我喜爱的都是声色犬马、田地房舍而已,但魏其侯和灌夫却喜欢召集天下豪杰,暗地里希望天下大乱,好让他们建功立业。我不明白他意欲何为。”

这番话可不得了,汉武帝问大臣们谁说得对。众臣畏惧太后一党,唯唯诺诺,不敢表态。于是汉武帝命人彻查,发现窦婴为灌夫做的辩解不符实情,有欺君的嫌疑,就把窦婴也投入大牢。

危急关头,窦婴告诉汉武帝,当年景帝曾留下遗诏,说如果遇到不便之处,可以凭此诏直接向皇帝发表意见。这份诏书或许可免窦婴之罪,但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派人搜查,在宫廷档案和窦婴家中,都没有发现这份所谓的遗诏。于是窦婴又多了一项罪名——伪造先帝诏书,这是死罪。此后,各种流言蜚语非常“巧合”地传到汉武帝耳中,一个个罪名被扣到窦婴头上。

这一年十二月的最后一日,寒风萧萧,飞雪飘零,汉武帝下令将窦婴处死于渭城。

至高无上的皇权在这一刻露出锋利的獠牙。窦婴是否真的有罪,对汉武帝而言,似乎并不重要。窦婴之死,对窦氏家族造成沉重打击,窦氏家族从此盛极而衰。此后,窦氏家族虽“世为二千石”,但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其权势早已无法与窦太后在世时同日而语。

3

时间往回拨几十年,回到窦猗房还是宫女小窦的时候。

窦猗房有两个兄弟,哥哥叫窦长君,弟弟叫窦少君。窦家的孩子小时候的日子过得相当坎坷,他们的父亲在钓鱼时不幸坠河丧生,由于家境贫寒,窦少君从小就被拐卖到外地为奴,生死未卜。

后来,窦猗房成为皇后。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奴仆辗转来到长安,自称是皇后的弟弟,请求召见。此人就是窦少君。

窦皇后见到失散多年的亲弟弟,顿时泣不成声。汉文帝为之感动,赏赐给窦少君大量钱财。汉景帝在位时,又封他这位舅舅为章武侯。

窦少君认了个亲,就从一介奴仆跻身当朝权贵之列,堪称大汉头号锦鲤。更巧的是,两汉之际,窦少君这一支出了一个重振窦氏家族的关键人物——窦融。

窦融是窦少君的七世孙,在西汉末年可说是一个精明的政治投机者。起初,窦融的一个妹妹嫁给大司空王邑为妾,窦融因此在王莽掌权时得到重用。后来窦融拜为波水将军,随新莽大军东征,讨伐更始军。王莽败亡后,窦融带着手下的军队改投更始政权的大司马赵萌,出任巨鹿太守。

天下形势未明,窦融为了振兴家族四处奔走。他深知更始帝刘玄难成大事,只好另谋出路,果断辞掉巨鹿太守之职,请求出镇河西。汉代河西,指今甘肃、青海两省的黄河以西,包括河西走廊及其以北直至居延的广大地区。汉武帝击败匈奴,夺得河西后,先后在此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史称河西四郡。

窦融请求前往河西,与其家族累世在河西为官不无关系。窦少君的封地本在河北,到了窦融高祖父那一代,窦家举家西迁,仕宦于河西,被任命为张掖太守、武威太守、护羌校尉等职。“西部大开发”是件苦差事,可在乱世之中,河西地区远离中原纷争,正适合扩充实力。窦融带领一家老小到河西后,因家族世代在河西为官,深得人心,被一致推举为河西政治集团领袖,执掌河西诸郡。

窦融在河西发展经济,加强边塞防御,将河西各郡建设成一个独立的武装割据势力,但他始终没有建立政权,而是暗中观察天下大势。

从已出土居延汉简的纪年简中,不难看出窦融的小心思。

初到河西时,他用的是“更始”年号。更始军失败后,他又以赤眉军刘盆子的“建世”为年号。

建武二年(26),赤眉军败走长安后,窦融一时不知该奉谁为正朔,就沿用西汉平帝的年号“元始”,将当年记为“汉元始廿六年”。

所谓元始二十六年,其实是汉光武帝建武二年。窦融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感觉到汉光武帝刘秀是当时最有希望实现统一的人物。将经营多年的河西献给新主,正是他的计划。建武五年(29),窦融派人到洛阳奉书献马,向光武帝表示归顺。光武帝封窦融为凉州牧,至此,河西归汉。

窦融归汉后,在河西为汉军的统一战争提供支援,对匈奴、诸羌形成牵制,助光武帝平定陇西隗嚣、巴蜀公孙述。陇、蜀割据政权始终在做无谓的抵抗,直到破产,其地尽归东汉。窦融却主动接受兼并,让出“股权”,送上给力“助攻”,由此青云直上。

光武帝在给窦融的诏书中,还跟他拉关系:“汉景帝是窦太后所生,我的先祖定王刘发是汉景帝之子。你将河西之地献给我,又助我平定陇、蜀,这是窦太后在天之灵保佑我大汉江山啊!”

建武十二年(36),陇、蜀皆平,窦融进京献上河西各郡印绶,从此安居洛阳,因归汉有功,被刘秀拜为大司空。光武帝以和平的方式解除窦氏在河西的势力,而窦氏家族再次与汉室联姻,重返中枢。窦融在世时,窦氏家族备受荣宠,据史书记载:“窦氏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4

浮华转瞬即逝,这些短暂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束。汉朝皇帝没有忘记当年被窦太后支配的恐惧,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很快察觉到窦氏家族的威胁,皇权再一次对窦氏家族露出獠牙。皇帝给你的,随时可以要回来。

永平二年(59),羌人部落烧当羌的豪强滇岸,对护羌校尉窦林声称将率部来降。窦林被下属欺瞒,一拍脑门就将这一喜讯上报朝廷,请汉明帝封滇岸为归义侯。

窦林是窦融的侄子,任职期间政绩出色,为诸羌所信任,算不上是绣花枕头。可是,第二年,滇岸的哥哥滇吾又来降,原来他才是烧当羌的首领。窦林只得把好消息再次上报朝廷。如此一来,烧当羌一年内投降了两次,汉明帝很生气:你逗我玩呢?窦林一时语塞,就上奏称:“滇岸及滇吾,陇西语不正耳。”这哥儿俩是同一个人,我没骗陛下,看看我真诚的眼神。

汉明帝立马将窦林罢免,之后又有人弹劾窦林贪赃枉法,汉明帝就直接将他下狱处死,还下诏责备窦融对后辈约束不力,吓得年迈的窦融上交印绶,提前退休回家。

窦林案之后,窦融之子窦穆也摊上了大事。

窦融的封地在安丰,与之相邻的是六安国。窦穆贪图六安国的封地,想靠姻亲关系将六安国据为己有,竟然伪造汉明帝母亲阴太后的诏书,命令六安侯离婚,改娶窦氏家族的女儿。汉明帝正愁逮不着机会,得知此事后,立即将窦穆等在朝为官的窦氏亲属全部罢免,命他们返回故郡。

眼见家族命运急转直下,窦融在恐惧中病逝。窦氏家族第二次由盛转衰。

5

这一回,权势与荣耀,并没有让窦氏家族苦等太久,他们凭借着与皇族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帝国中始终有一席之地。窦氏家族卷入政治危机时,有少数成员幸免于难,如窦融的侄子窦固。他娶的是汉光武帝与阴丽华的掌上明珠涅阳公主,算起来他是汉明帝的妹夫。

东汉初年,北匈奴频频南下侵扰,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河西一带边患尤为严重。窦固抓住机遇,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屡建奇功。

永平十六年(73),汉明帝分兵四路出师西域,反击北匈奴,其中窦固与耿忠一路从酒泉出发。当年卫青成名之战的神奇经历再度上演,四路军队中,只有窦固一路杀到天山,将北匈奴呼衍王所部痛打一顿,斩首千余级,追击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其他三路大军全部无功而返。

窦固的表演还没结束。第二年,窦固与耿秉合兵一处,出玉门关平定西域,“破白山,降车师”,两战两捷,还使汉朝时隔多年再次恢复对西域的控制,可谓意义重大。

窦固军功显赫,连连升迁,无疑是为窦氏家族重返政坛积累重要的资本。而让窦氏家族彻底走出低谷,重新登上权力之巅的却是一个女人。

汉明帝之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章德皇后窦氏才貌超群,得宠一时。窦皇后的父亲是窦融的孙子窦勋,母亲是刘秀的孙女沘阳公主。她入主后宫,宣告窦氏家族历经两百多年的轮回后,由功臣家族再一次成为外戚家族。历史告诉我们,姓窦的皇后都不简单。

6

章和二年(88),汉章帝英年早逝,留下年幼的汉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窦宪成为最大赢家,以侍中一职辅政,风头一时无二。

窦宪是一位矛盾的人物,旧史因他开东汉外戚专权之先河,常忽视其功绩,贬斥其为祸首。不管后世评价如何,窦宪在其位尽其责,至少是一个有魄力的政治家。因东汉崇经重儒,他执政时起用了不少治经学的儒者,在当时颇有声望。

窦宪另一项惊人举措,是废除了汉武帝以来实行的盐铁专卖制度。在盐铁专卖政策下,国家通过经营盐铁,填补财政亏空。这是皇权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对富商大贾乃至豪强地主的打击,使之无利可图。由于官吏腐败,这项政策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到东汉时,“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

窦宪正是豪强势力的代表,早已不满皇室瓜分他们的蛋糕,上台后看皇权孱弱,直接就把盐铁专卖制度给废除了,完成了一次划时代的改革。在窦宪掌权时期,东汉朝廷允许私人售卖盐铁,而由政府征税,所谓“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这一举措成功为窦宪拉拢了地方豪族。

窦宪执政雷厉风行,性急如火,史书称其“性果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当时,窦太后年轻守寡,难免空虚寂寞,竟在国丧期间与都乡侯刘畅私通。窦宪知道后,不满妹妹瞒着自己有外遇,更担心刘畅“得幸太后”,会借机插手政治,威胁自己地位,当即派出刺客将刘畅刺杀。

窦太后一气之下把窦宪关了起来,要他偿命。

窦宪想起不久前南匈奴单于上书,请求与朝廷共同出兵讨伐北匈奴,他灵机一动,自请出击北匈奴,以赎死罪。汉明帝时窦固两次大胜北匈奴,汉朝得以在西域重置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可到和帝时期,北匈奴虽元气大伤,仍不时侵扰边境。

窦太后正在气头上,巴不得她哥离远点儿,就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任命窦固的老搭档耿秉为副将,命他们发动大军北击匈奴。

7

窦氏家族有两项过人天赋,一是窦家女子天生的皇后命,二是窦家的男儿特别能打仗。

永元元年(89)秋,窦宪率大军出塞。汉匈大战中,汉军追击三千多里,北匈奴诸部溃逃,直至山穷水尽。稽落山(今蒙古汗呼赫山脉)一战,汉军大破北单于主力部队,纵横漠北多年的北匈奴几乎土崩瓦解。

战后,窦宪志得意满,与部下登上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命时任中护军的班固撰文,刻石记功:“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窦宪一战功成的英雄壮举,成为后世文臣武将心中抹不去的浪漫情怀。尤其是在唐诗宋词的边塞吟咏中,“燕然勒功”更是不少风云人物一生的理想。

两年后,窦宪派大军出居延塞,决意就此歼灭北匈奴。此战,汉军出塞五千余里,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彻底击溃北匈奴,斩首五千余级。这是汉军作战行程最长的一次,也是汉匈三百年边境战争的最后一战。北匈奴残部迫于汉朝军事压力,再也不敢南下。有一种说法认为,匈奴人向欧洲方向一路西迁,最终兵临罗马城下。窦宪与大汉雄师,间接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

在击败匈奴后,窦宪以赫赫战功拜为大将军,封冠军侯,食邑两万户,地位如日中天,无人可以撼动。正所谓“处颠者危,势丰者亏”,危机正悄悄逼近功高震主的窦氏家族。

永元四年(92),汉和帝正当束发之年,已知朝中之事,对横行朝野的窦宪尤为不满,决定先下手为强,铲除窦氏一党。

窦宪回朝前,汉和帝以窦氏家族图谋不轨为由,与亲信钩盾令郑众等人谋划诛杀窦宪之计。钩盾令,实际上就是皇家花园管理员,而这个郑众是个宦官。成也宦官,败也宦官,两汉窦氏家族的第三次衰败,正是因为这个宦官的计谋。东汉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也就此揭开序幕。

窦宪回洛阳后,郑众立马率禁军镇守皇宫,同时紧闭城门。窦宪无法与军队取得联系,就算有兵权也无可奈何。郑众率军搜捕城中窦氏一党,将窦宪及其兄弟一一缴械,遣送回封国。之后,汉和帝迫令窦宪自杀,一代名将,一时权臣,最终死于非命。

窦宪死后,章德窦太后遭到软禁,日子也不好过。汉和帝刘肇不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而是汉章帝的梁贵人所生。当年正是因为受窦太后诬陷,梁贵人才忧愤而死。窦太后既是汉和帝的养母,也是他的杀母仇人。窦太后去世后,梁贵人的家人上书诉说冤屈,请汉和帝废黜窦太后尊号,不让她与汉章帝合葬。

汉和帝虽痛恨窦氏,却不忘窦太后的养育之恩,亲自下诏说:“论礼,臣子没有贬斥尊上的道理,有恩德便不忍离析,有仁义就不该亏待。”汉和帝仍然将窦太后当作亲生母亲,敬爱有加,让她与汉章帝合葬,魂归敬陵。

这在窦氏家族第三次盛极而衰的悲剧中,多少留下一点儿人性的温存。

8

窦氏家族并未就此退出东汉历史,而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代,又一次卷入权力纷争。

窦宪死后又过了六十多年,到了延熹八年(165),汉桓帝废邓皇后,在选立新后时本想立其宠爱的田贵人为皇后。以豪强地主为主的士大夫纷纷抗议,认为田贵人出身卑微,不宜为后。太尉陈蕃进言“窦族良家”,建议汉桓帝立贵人窦妙为皇后。汉桓帝迫于舆论压力,无法按个人意愿选择皇后,只好放弃爱情,以“娶先大族”的原则册立窦妙为皇后,但从此很少宠幸窦皇后。

桓思皇后窦妙,出自窦氏家族,她的父亲窦武是窦融的玄孙。

窦武精通儒术,疾恶如仇,是当时出了名的清流,对宦官弄权深恶痛绝。尤其是在延熹九年(166)第一次“党锢之祸”后,汉桓帝听信宦官谗言,逮捕“党人”200多人,打压反对宦官的士大夫和太学生,令窦武对时局更加忧虑。党锢之祸后,窦武多次上书力争,为“党人”鸣冤,恳请汉桓帝释放李膺等清流士大夫。官僚士大夫看在眼里,都把这个外戚当作盟友,将他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

窦武与宦官斗争,既是出于士大夫的政治立场,也是窦氏家族夺回权力的必要手段。当年,宦官正是通过帮皇帝消灭外戚势力才登上政治舞台。这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永康元年(167),汉桓帝死后无子继位,窦武与太后窦妙做主,迎立宗室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窦武以大将军身份辅政,征召天下名士,打响对宦官的复仇之战,一时间“天下雄俊,知其风旨,莫不延颈企踵,思奋其智力”。

汉灵帝刚即位,窦武就奏请窦太后,以贪污之罪诛杀宦官管霸、苏康。窦太后为父亲提供火力支援,将两个大宦官下狱处死。宦官势力为之震惊,这才知道窦武要向他们动刀。

窦氏家族很有想法,却在诛除宦官时犯了优柔寡断的致命失误。朝堂之上,两党相争,有一念之差,就将功亏一篑。管、苏二宦官伏诛后,窦武立即再请窦太后杀宦官曹节。窦妙担心窦武把事情做得太绝,以致宫廷生变,断然拒绝。窦太后的仁慈,给了宦官喘息的机会。

同年,窦武弹劾宦官集团手下的长乐尚书郑飒。郑飒为人贪婪狡诈,陈蕃劝窦武将郑飒就地正法。窦武不同意,偏要走司法程序将郑飒送到北寺狱审问,收集证据后再将供词一并上交,好将宦官一网打尽。

狗急了也跳墙,宦官人人自危,趁着窦武犹豫不决,赶紧先发制人。正当窦武准备向太后上奏清算宦官罪行时,宦官曹节、王甫等发动政变,挟持汉灵帝,夺取窦太后玺书,矫诏诛杀窦武、陈蕃。

窦武比窦宪当初的处境好一点儿,手下还有数千将士,可与宦官殊死搏斗。陈蕃已经70多岁,也率领属官和学生80人,拔刀冲向宫门,大声呵斥王甫。王甫手下的士兵将这位老臣团团围住,却不敢近前。陈蕃怒目而视,振臂高呼:“大将军忠心为国,宦官造反谋逆,为何反而诬陷窦氏!”

最后陈蕃寡不敌众,被逮捕入狱,王甫的手下狠狠地踢踹眼前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骂道:“老东西,你还能消灭我们,还想断我们的财路吗?”当天,陈蕃不幸遇害。窦武逐渐陷入绝境。

宦官矫诏,以皇帝名义命车骑将军周靖等率领军队陆续进京,镇压窦氏一党。窦武的军队一天内就被歼灭殆尽,他在绝望之下悲愤自杀,尸体被枭首示众。政变之后,窦武、陈蕃被灭族,窦太后被幽禁。

这是汉代窦氏家族的最后一次衰败,也是最为悲惨的一次。窦氏亲属、宾客、相关官员均被株连,除窦武两岁的孙子窦辅之外无一幸免。窦氏家族在大汉王朝的夕阳余晖中彻底走向败落。

窦氏家族的兴盛,始于吕后时期一个宦官的无心之失,最终又亡于宦官,也亡于皇权。有汉一代,窦氏一门十三侯,近一半不得善终,更少有能维持几世者。他们的每一次盛衰,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纵。这个豪门大族,纵横两汉朝堂三百年,四起四落,出过权臣,也出过英雄,有女中豪杰,也有热血男儿。

壮哉,窦氏家族! 1QxczIdPeDohJGpDvClH0RrNz3VIZnQrEv9ax//BDmA8HtZBrikxe/pcF9P0oR3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