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这本书旨在介绍创造性思维的原理和方法。对这样一本书的需求,早已在教育领域成为共识,因为所有人都同意,有智慧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旨在介绍如何将我们现有的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知识利用起来。书中阐释的原则和方法绝非首创,艺术家和科学家等创造性思想家对这些原则以及方法的了解和利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若说有所突破,这种突破就在于以正规系统化的方式对创造性想象进行更为充分的利用。这本书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学习者在个人生活和职业中更好地理解自己固有的创造力,并将其更充分地应用到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去。

从某种程度上,所有人类都具有想象的功能。这一天赋是否能通过训练来增强,还尚未有定论。重点在于,通过训练,学生们可以对与生俱来的天赋进行更有效的利用。掌握任何学科所要遵循的原则,也都同样适用于这种训练。顺便提一句,创造性想象本身就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工具,因为,通过充满想象力的糅合和积极延伸,知识的可用性也会随之增强。

从本质而言,文明的历史就是一份人类创造力的文献。想象力是人类活动的基石,毫无疑问,想象力就是人类这种动物得以生存延续的原因,它让人类这个物种得以征服世界,也很可能会推动人类争霸于寰宇。近期出现的对于原子能的利用,就是一项人类想象力跨越近乎不可逾越的障碍后获得的伟大胜利。注重将技术科学和纯科学不断糅合的现代社会,理所当然地将想象力作为其生命之源。有智慧的思考等同于有创造力的思考,这也就不言自明了。

一家学术权威机构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或许能学到很多关于创造力的知识,但他们真的会因此让自己变得更有创意吗?”对于那些创意领域的专业人士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句确凿无疑的“对”。在具体思维技巧的开发上,训练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举例来说,连续20天、每天练习20分钟心算的成年人,运算能力可增长一倍多。数学或许要比创造力更容易传授,但很明显,想象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的——起码足以证明,学习者为此付出的时间是值得的。

针对创造力所进行的最为深刻的研究,是一项由联邦政府资助、由乔伊·保罗·吉尔福德(J. P. Guilford)博士主持的项目,该研究在过去四年间于南加州大学进行。在最近的研究结果总结中,吉尔福德博士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与绝大多数行为一样,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许多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这些技能可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限制,但我坚信,通过学习,人们在所限范围内还是可以对技能进行拓展。最起码,我们也能够移除掉那些挡在路中间的常见障碍。”

其中的障碍之一,便是学生们对每个人都具备创意潜能这一事实浑然不知。其他的障碍还包括对创造力如何发挥作用缺乏理解,以及意识不到每个人都可以避免创造力流失,且能采取许多措施丰富自己的创意。

创意是否因“太过抽象”而无法传授呢?毫无疑问,这门学科可作为“系统知识”被归于科学较为广义的定义下——而不适用于“数字系统知识”这一狭义定义。作为一门艺术,实用想象力与音乐、绘画、写作、演讲、哲学、伦理学、宗教等许多高校提供的学科一样具有相同的经验主义特征,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有足够教授的实质性内容吗?”诚然,我们对创造力知之甚少;但是,学习者们为什么不能去深入那些已知的内容呢?从一定程度而言,我们对感冒、癌症和小儿麻痹症也仍是一知半解,然而,这些疾病却并未被排除在医疗教育之外。

关于创造性想象的已知事实和假设理论提供了大量可教授的实质性内容。其中包含的原理非常清晰。有些技术虽然不甚精准,也仍然可行。但是,比这些教学素材更重要的,是无穷无尽的主观内容。当一个学生被“带引着”认识到自己的创造力时,他会发现,自己的头脑原来是一泓不断延伸的自我表达之泉。

哈里·艾伦·奥弗斯特里特(Harry Allen Overstreet)教授说:“让我们假设人人都拥有创造力,而且一些刺激和训练创造力的方法能够让创造力从其蛰伏状态中爆发。这样一来,教育将得到革命性的颠覆。其重点将被放到激发和培养发明创造力之上。总体来说,一个因发明创造力而欣欣向荣的社会,将会是最为强大而进步的社会。”

虽然不能指望教育可以使我们的头脑做好迎接未来所有需求的准备,但智识的积累会让我们有能力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没有什么比有针对性的想象力更能点亮我们的生活。相应地,创意教育也有助于弥补那些曾经促使我们开发想象力的环境因素的缺失。由此,这种教育有助于维护美国的生机。而我们的命运,或许就要取决于这场教育和创造力之间的竞赛。

保罗·伊顿(Paul Eaton)博士表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开发独创性、主动性以及聪明才智。当我们意识到,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或许很快就会取决于公民的创造能力而不是曾经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时,这一挑战就变得更加紧迫了。”

开展创意实验课程的经验使我坚信,课程学习应该服务于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们就能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出于这个原因,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会附带一套推荐的“练习”和“讨论话题”。虽然这二者有助于课程学习,但在课堂内外布置的练习则可能让学习者获益更多。

若对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这本书得以付梓出版的诸多人士一一表达深刻感激,需要占据太多的篇幅。虽然如此,我仍想在此特别感谢《读者文摘》的编辑兼出版人德威特·华莱士(DeWitt Wallace),14年前,是他点燃了我对创意的浓厚兴趣;感谢我34年来的搭档布鲁斯·巴顿(Bruce Barton),是他的努力,让我对这个主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还有雪城大学的哈利·W. 赫普纳(Harry W. Hepner)博士,感谢他对这本书以及附带的《使用手册》的准备工作给予了指导。

亚力克斯·奥斯本 2mGPP6LMg2YgxTDqRRozotKASSIacfUq9EKgDMiYLJ+wq5Gb4c0yqDRMa9T+3l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