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稳住自己,给孩子高效陪伴

养育只需温和助推

这部书稿写作于2020年,完成后,我将其作为一个网络课程发布在自己的小平台上。素然老师是我另一本书《精准回应》的编辑,她非常喜欢这个课程,一直劝我出版成书,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对素然老师说:“出版这本书,我只有一个诉求,希望它能有一个我们双方都满意的名字。”素然老师特别用心,想了七八个书名,但我都觉得不理想。为此,我们通了一次很长时间的电话,继续讨论书名,实在理不出头绪的时候,素然老师反问我:“你希望书名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和感觉呢?”

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这种感觉明明就在心里,但在那个瞬间,我却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于是,我给素然老师讲了一个关于作业的小故事。

去年暑假,我和妹妹两家人都回老家探望父亲。见面之后,我很自然地问起读四年级的小外甥的暑假作业,妹妹一脸愁容地说:“他每天拖拉磨蹭,2页都写不完。”我看了一下小外甥的作业,果然空了很多。

当时,我们决定在市区住几天后再回农村的老院子去陪伴父亲。我把小外甥叫来谈判:“回到老院子后,每天必定人来人往,根本没有写作业的氛围,所以,最合理的安排,是利用在市区的这几天把作业全部写完,你自己算一下,每天需要写几页?”

小外甥快速计算了一下,他惊讶的表情中掺杂着强烈的畏难情绪:“每天要写10页!”我对小外甥说:“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如果这几天不写完,回到老院子后,外面欢声笑语,你一个人埋头苦干,岂不更悲惨?”

小外甥想了想,同意了这个约定。

事后想来,这是一个多么疯狂的约定:“2页写不完是吧?好,咱每天写10页!”

我家里人一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表情,等着看我怎么拆解这道难题。很显然,小外甥并不会因为这个约定就变得更加积极。

一开始,小外甥写作业的状态不好,依然是2页都写不完,又懒散又抗拒。对此,我做了充分的预判,知道他肯定会磨蹭。我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也不要唠叨他。但我知道,放任他自己挣扎,最终他多半会敷衍,甚至放弃,所以,看他到客厅晃悠、聊天,我会等待合适的时机,给他一个简单的指令:“写作业去。”有时候,我也会用激将法调侃他:“哎呀,你看我们做了这么多美食,如果你写不完就不能吃,我们又吃不完,那多可惜呀!你不知道我们多期待与你共进午餐呀。”然后乐呵呵地鼓励他:“都写一多半了,看到曙光了,我们等你吃饭啊。”就这样,我耐心地陪了他两三天,他写作业顺畅多了。结局没有悬念,每天上午写5页,下午写5页,全部完成。

后来得知,去年下半年开学后,小外甥一般情况下都能在学校写完作业。我安排他暑假来大理玩,期末考试前夕,他说学校提前发了暑假作业,他已经写完了40页,我非常惊讶。一个星期之后,他特意打电话告诉我,他把剩下的50页作业也写完了,完成了全部暑假作业,准备带新课本来大理,自己预习一下。他把学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今年的他和去年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素然老师也感叹:“哇,这太激动人心了。”

讲完这个故事,还得回到主题呀,这本书想表达什么意思和感觉呢?我对素然老师说:“你看,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有效的,许多家长听到这个故事,上一秒很激动‘我要用到我家娃身上!’但下一秒又沮丧‘我家娃不配合,我推不动他呀。’”

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中最大的痛点:学过很多教育理念,看过很多教育方法,面对自家孩子,仍束手无策。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一种天赋,你有,我没有,你能做到的事情,我做不到。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并不是仅仅展现几个成功案例,而是要拆解这个痛点。

我继续对素然老师说,为什么同样的方法,家长原样复制,有的就不成功呢?这是因为,我刚才讲的故事,只呈现了外显的行为,比这更重要的,是内在状态。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内心戏版本。我其实早已估算出小外甥大约每天写10页才能在回老家前把作业完成,但他能做到吗?毕竟此前他连2页都写不完呀。我把这个问题反复琢磨了好一会儿,虽然10页有点儿多,但上午写5页,下午写5页,只要监督到位,他应该是可以完成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陷阱:负面情绪。一旦掉进这个陷阱,就会满盘皆输。以小外甥当时的状态,他必然会拖延、抗拒写作业,如果我本能地对他生气、催促、批评,把他的负面情绪勾起来,对他微弱的内心力量来说会是雪上加霜,他的最终表现就是2页都写不完。

认清这一点,我就能心甘情愿地戒掉坏情绪。

第一天上午,我只稳稳地看着他磨蹭。那种感觉很奇妙,仿佛我和小外甥都有各自稳定独立的心理空间。我在观察他、感受他,在这种冷静的状态中,我能清晰地看到他的心理活动。比如,他到客厅来晃悠、聊天,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他内心一直在挣扎,他也想快点儿写完作业、同时,他心里也明白,我迟早会出手管他。看清小外甥的心理活动,看到他不易察觉的努力,我更不会生气了,甚至还有点儿心疼他。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到哪个节点,用什么方式推动他最合适呢?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对待这件小事也颇需要审时度势。如果在他快要挣扎成功的时候温柔地推他一把,他一下就能回到书桌前,这个推动的力量很小,小外甥也不反感,所以,我等了足够长的时间,感觉时机差不多了,简单地说了句“写作业去”,他立刻就去写作业了。

家里人都感到奇怪,我妹妹苦口婆心甚至声色俱厉地说他,他都不肯听,为何我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就能让他乖乖去写作业了呢?

其实,原因就在这种稳稳的心理空间中。我们各有分工,小外甥负责挣扎,我负责观察。等小外甥的内心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快要成功时,我顺势推他一把。在这个节点,我们形成了合力,我出力小,他出力大,真要论功劳,应该归功于小外甥自己。

我继续对素然老师唠叨:“你看,无论方法有多花哨,最关键的是,我们能否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心理空间。”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内心突然灵光一闪:对,稳定,稳定……我想表达的是“稳定”,这是管理孩子写作业成功与否的分水岭,也是教育成败的秘密所在。

在这些年的家庭教育咨询工作中,很多家长向我诉说烦恼:“你看,孩子不主动,我就想帮帮他,催促他快一点儿,这有什么错吗?”孩子为啥越帮越被动呢?

不得不感叹,孩子主动性的养成是一个脆弱的过程,很容易被打断。家长可能觉得,我就是多说了几句话,情绪有点儿急,但我也是为了孩子好呀。殊不知,在孩子心理最脆弱的环节,一旦家长掉进情绪陷阱,孩子的心也会随之下沉,等他仅有的意志力崩溃,其大部分注意力就从写作业上转移开了。接着,孩子就会放弃努力,跟着情绪流浪,心里想的不再是写作业,而是怎么偷懒、搪塞,怎么蒙混过关,怎么和父母对抗。

事实上,如果你带着焦虑、愤怒、评判去陪伴孩子写作业,你反倒成了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最大的干扰源和拦路虎,越帮越乱,真的是给孩子帮了倒忙。

陪孩子写作业并不难,让孩子主动写作业也不难。在这本书里,我讲了理念,讲了方法,讲了心法。概括起来讲,改变的关键,就是内在的稳定,“稳定”这个词,看上去稀松平常,其实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成为高度稳定的父母。 MyWiLW8MZNvSqP1FBBgxA0MnS7imY235hHqqJjePCkYCr9CUJ+vxvEUEvaky4M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