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们要屏蔽掉的是什么?

人生在世,会“在意”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的确是应该在意的事情,但也有很多是不必在意的。如果不对这些“不必在意”的事情进行屏蔽,我们的每一天就会被“在意”填满。大到人际关系、工作、金钱、健康,小到“没有收到LINE回复”“没落下什么东西吧”“返程如果堵车的话会不会来不及”等诸如此类的日常琐事。

但既然活着,令你困扰、让你时时放在心上的事情便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在某个时候,在意的事情可能得到解决,或者你学会了去屏蔽。

化解烦恼就是减少“在意”,最终习得屏蔽力。例如,狗、猫、小鸟等动物之所以看起来很幸福,大概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这种能力。

这里我想聊聊我自己。我原本是一个很“神经质”的人,非常容易被各种思绪影响。到底有多“神经质”呢?我乘坐飞机时因害怕发生事故,别说睡觉了,电影和书我都看不进去。如果放任这种恐惧心理,我就会继续设想现在可能发生的最坏事态,进行各种确认,甚至采取不必要的预防措施。

而且,世上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若找起来真的是多如牛毛。例如,不能使用信用卡,汇款、联络不及时,明明已经拜托的东西却迟迟不发过来……如果总往坏处想,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要多少有多少,简直成了家常便饭。

假如你一件一件地确认这些事情,设想今后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你就会变得犹豫不决,甚至连活着都觉得很累。

最可怕的是,当你像这样感到不安或者忙于确认事态时,时间却实实在在地一点点流逝。本来应该和家人、恋人、朋友们一起愉快度过的时间,或者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时间,或者埋头于兴趣爱好的时间,却被不愉快的心情所笼罩。

之所以察觉到这一点,跟我30多岁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父亲和伴侣相继去世。我的伴侣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总是很开心地做每一件事情,本应是前途无量的。伴侣的去世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人总有一死,时间是有限的,我切身感到这是多么理所当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知不觉步入40岁,感觉到与自己已经度过的时间相比,人生所剩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感受变得愈加强烈起来。

但是,尽管时间如此有限且宝贵,失去了心灵依靠的我“在意”的事情反而变多了。而且,我也开始在外面独立执业了。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小状况,搞得我精神疲惫。我突然意识到,为了享受人生,我们必须学会屏蔽“在意”。

那么“在意”是什么呢?因为不是医学用语,所以也没有特别的定义。但那样的话,话题便无法展开,因此我想在此给“在意”下个定义。

简明地说,“在意”是指“无论做什么,脑子里都会浮现出某种挥之不去的想法,从而带来压力的状态”。

明明是在做快乐的事情却有所“在意”;明明想转换心情却有所“在意”;明明清楚即便在意也无济于事,却还是“在意”。我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快乐地度过属于自己的有限的时间”,所以“在意”也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敌人吧。

·如何屏蔽掉“在意”

如果我们想要屏蔽“在意”,可能会发现做起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原因之一是“在意”之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为了消灭敌人,首先必须了解对方,并对其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理不清到底该做什么。

怎么将“在意”分类才好呢?我认为从所在意的对象的“规模大小”着眼就很好。因为小事可以直接应付,有些大事却无能为力,而根据事情规模的不同,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日常的“在意”

是指明明清楚不必在意、可以忘记,却依然在脑海中回荡的事情。比如,穿错了本来打算穿的衣服,落下了用不到的东西,在打扫卫生过程中开始在意地板的缝隙等细微之处,而导致打扫迟迟不能完成等一些确实无伤大雅的事情。日常的“在意”指的就是这种可以直接“小事化了”的琐碎的事情。

·一般的“在意”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必须处理的事情。这可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在意”。比如,“是否能赶上工作的截止日期”“是否能如期收到汇款”“是否能完成今天的课题”等日常问题。

·当下无能为力的“在意”

是指问题过大,或者无从下手之事。比如,对不可改变的过往的后悔,对还没有到来的未来的不安,对社会蛮横无理的“在意”,以及自己无法处理的其他人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各种“在意”的应对方法。

·小事

小事往往会在“头脑空闲的时候”跳出来,而在思考问题,或有事可做的时候便不见踪影。因为是小事,所以一旦有重要的事情便会被自动屏蔽。

但是,可不能小看它。换言之,在你发呆的时候,它随时都会跳出来,让你备受煎熬。所以,最好“不要让头脑闲下来”。

话虽如此,但也没有必要一味地思考。可以散散步、洗个澡、深呼吸、做做伸展运动,或者专心致志地做家务或工作。专注于一些不会太过劳累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赶走那些琐碎的思绪。

·日常的“在意”

简单来说,日常“在意”的应对方法就是“处理问题”。有时候主动出击也是一种屏蔽方法,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当然就不会再在意了。但是,有一点很重要,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即使采取了对策,因为来不及处理,到头来也还是会烦心。

那么,我要推荐给大家一种方法,即“给自己布置家庭作业法”。先定好一天应该做的作业,作业完成后便将其删除。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梳理现在必须处理的问题,并制订日程。然后,决定一天必须完成的量。决定“这一天要做这些事”,并记在日程表上。

这样,你就制作了自己每天的待办清单(家庭作业)。当天,看着那个清单,一件一件地去完成,完成后将其从待办清单中删除。当一天结束时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你就可以从当天的繁杂思绪中解放出来。

这个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即使中途想到了什么,也尽量不要添加到当天的清单上”。当然,非常紧急、必须处理的问题另当别论。如果一想到什么就把它加到当天的清单上,无论做多少事情,都不是在做减法了,你“在意”的事情就不会减少。

另一点是待办清单要在当天早上确认。如果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做确认,会产生诸如“这个我能做好吗”之类的担忧。但是,因为前一天晚上什么都做不了,到头来只是烦恼被带到第二天清晨。

·重大问题

当你担心重大问题的时候,可能是积累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压力。就业和结婚这些本来就很重大的问题,是不能轻易改变的。而当“在意”的对象是别人或社会时,你也是无能为力的。

反过来说,我们原本就不应该在意这些事的呀。为什么会“在意”呢?其实,背后隐藏着的是你自身的问题。

简单的原因有睡眠不足、饮食不足、忙碌等身体上的疲劳。此外,还有人际关系、自己所处环境的压力等。找到并处理这些自身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这里就“在意”的看法进行大致总结,可以说是总论。接下来,我将对各种各样的“在意”给出更详细的建议,帮大家修炼屏蔽力。 keqF3qRDkw1uzHPkDJcepcDI8FJPWnY87TB1+vHb/SsoA6VRMDuf4YCepqsFnh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