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掌握保持心理距离的方法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是自己喜欢的人,那再好不过了,但很多时候并非如此。身边存在自己讨厌的人,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无法消除自己喜欢或厌恶的情绪,重要的是在承认自己好恶的基础上,如何与讨厌的人相处。与讨厌的人相处时的关键是掌握“保持心理距离的方法”。

即使在物理上距离很近的地方有自己讨厌的人,只要在心理上与对方保持距离,相处时心理压力就会减小很多。说得极端一点,你要抱着“即使离得很近,但心理距离就像是从地球到某颗遥远的星球,距离几亿光年”的想法,毫无压力地去和对方相处就可以了。

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学习“保持心理距离”。因为在实际相处的过程中,由于对方的客观存在,不论我们如何保持距离,对方也可能靠近我们。于是我们被迫在近距离内进行思考,其结果就是导致我们内心积累压力。

这是我曾经为发生邻里纠纷的人进行心理分析的故事。那个人几乎每天都会敲敲打打地制造噪声,乱丢垃圾弄脏小区街道。因此附近的居民们都不喜欢她,而她的扰民行为也越来越变本加厉。

经过对她进行心理分析,我发现其实是由于她想和邻居和睦相处才导致事态恶化。原本她想和邻居和睦相处并主动交谈,然而却被邻居们无视或误解,这些小摩擦便成为她做出扰民行为的契机。由于她无法接受不能与大家和睦相处的痛苦,所以便以扰民的方式表现出来。

无论是她,还是与她产生矛盾的邻居们,如果他们能够很好地与对方保持心理距离,就不会发展为严重的问题。正因为对方居住在附近,彼此的物理距离很近,所以会经常碰面。

但是,倘若能够与对方保持较远的心理距离,就不会那么在意对方。见面就打个招呼,要是对方看上去遇到了为难的事,就主动和对方说句话,只要双方保持这样的距离感相处,那么就可以形成让彼此都感到舒适的人际关系。双方在交谈中也存在自然而然地拉近距离的情况,但是如果其中的一方为了拉近距离而单方面地迫切寻求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话,就会导致双方关系难以发展。

像这个故事一样,很多邻里间的纠纷都是由于无法保持关系的平衡,最终导致事态升级恶化。而产生“光看见对方的脸也觉得很讨厌”的心理压力,都是因为心理距离过近导致的。

大人们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很擅长保持这种关系的平衡。虽然大人们不会迎合对方,但也不会试图改变对方,他们能恰到好处地与对方进行交流。

然而,对于经验不足的孩子来说,这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正因为如此,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小渡来说,如何与关系不好的慎二相处,应该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件事情上,重要的不是父母的指示,而是孩子要自己思考。如果孩子来找父母商量,说“我讨厌慎二”,父母应该在倾听孩子话语的同时,说“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你觉得对方是怎么想的呢”,像这样进行询问,来引导孩子自己思考。 FDqRePvhL8r7evn6thGUQFtNsH54t8Yuc691sD/wVeFwy/5TGEHcdD2mvhcI7E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