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章
“为了孩子好”是父母的自我满足

父母们都有可能掉入这样的危险陷阱。

当你说出“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着想”这类话时,

有必要进行自我反省,

“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为什么“为了孩子好”,反而会导致孩子犯罪?

在开始第1章前,我想先在本章中传达育儿中的重要前提。

父母为了孩子着想,常常说出“要那样做”“这样做不行”等各种各样的要求。人类作为社会的一员而生活,独自一人是无法生活的,所以人类必须具备社会属性。“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实施暴力伤害别人”等,这是父母必须教授给孩子的社会规则。为了避免孩子步入社会后陷入困境,教给孩子最基本的规则是父母的义务。

在我所观察到的失足青少年的父母中,我认为有一部分父母采取过度放任的态度,并且放弃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当孩子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他们仍然秉持“那是孩子做的事情,与我无关”“不是我的责任”的态度。父母这样的态度,不可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影响。

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少年院 的老师们认为,少年院中收容的失足少年的父母们身上存在问题。根据这项数据,法务教官们认为监护人们最大的问题是“对孩子的行为缺乏责任感”(62.5%),其次是“对孩子言听计从”(50.2%),再次是“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49.1%)。由此可见,许多少年院的老师们认为父母缺乏责任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法务教官感受到的监护人身上的问题

有些父母不教给孩子社会规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只会推脱说“这是孩子自己任性做的事,我不知情”。待在这样的父母身边,孩子就不懂得思考责任是什么。可想而知,这些孩子们改过自新的道路也会充满坎坷。

另一方面,为了让孩子具备社会属性而说的话,比如“要那样做”“这样做不行”等,也可能会束缚孩子,使他们走向错误的人生道路。

“我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

这句话我已经不知道从失足少年的监护人嘴里听过多少次了。

有些父母既没有对孩子放任不管,也没有虐待孩子,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非常努力地教育孩子。他们为孩子着想,为了孩子好,对孩子苦口婆心地说了很多话,结果很多父母都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没想到我的孩子做了这样的事……”

父母为了孩子好而做的事情、所讲的话,为何会导致孩子违法、犯罪呢?


在心理分析中,重要的是“主观现实”

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述,迄今为止,我对10000名罪犯、失足青少年进行了心理分析。

在此,我简单地说明一下,何为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分析。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基于一定的事实进行分析的学问,不同于所谓的占卜与预言。在综艺节目中,有时也被期待着像占卜一样,“猜猜心理”,但是它和“猜”是不同的。因为归根结底,心理学是基于证据和数据来进行分析的。

具体来说,我在心理分析现场做的事情包括三个方面,即“一对一面谈”“心理测试”和“行为观察”。

在面谈中,我会耐心地询问他们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和与学校生活相关的问题等。特别是家庭情况,我首先会耐心地询问每个家庭成员是什么样的人。当然,这些询问不止一次。

为什么我会询问这些?因为我要分析出,是哪些记忆对他的人格的形成造成了影响。如果不经过这一步,是无法进行心理分析的。

在面谈中,我也会调查案件发生的过程,所以曾被问过“你的心理分析和警察的调查不一样吗?”。这两者完全不同。警察的调查基本上是按照时间轴寻找客观事实的,调查罪犯于几点几分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而记录了罪犯口供的笔录也会成为审判资料。在警察的调查中,重要的是客观事实。

而在心理分析中,重要的是“主观现实”。我们当然也会基于客观事实进行询问,但问题是罪犯本人是如何理解这些事实的。有时候,即便在旁人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对罪犯本人来说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例如,父母不经意地说“你还需要再努力一点啊”,实际上,这句话却变成了孩子非常沉重的负担。虽然父母说“你要加油啊”是客观事实,但是孩子将这句话理解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没用,因为妈妈是绝对不会认可我的”,这种理解便是主观现实。

做心理测试便是为了了解人的特征。尽管我在面谈中注重主观现实,但同时也通过心理测试进行客观的测定与评估。

有很多类似游戏的心理测试,它们通过让你回答问题,以此表明“你的特征是……”。而犯罪心理分析所涉及的分析工作,是只有专业人士方可理解的专业知识。实施心理测试并进行解释也是心理分析的一种。

之后,是进行“行为观察”。

在现实中,很多人为了逃脱罪责,便试图在面谈环节中“装成好人”“假装反省”,泪流满面地说“我做了很糟糕的事情,以后会洗心革面,好好地生活”,而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却对此不屑。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因此,在面谈之外,进行行为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家庭裁判所要求对失足少年进行详细调查时,会在少年鉴别所对他们进行为期约四周的心理分析。家庭裁判所将依据该结果,对他们做出裁决。当他们被送进少年院时,这份心理分析结果将会派上用场。


任何人都可以改过自新

如上所述,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心理分析。我们对每一个罪犯都认真地花费时间与精力进行心理分析。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分析结果能够在他们的改过自新计划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人们常常误以为犯罪心理学是指“分析那个罪犯为什么会犯罪”。当然,调查犯罪的原因很重要。虽然犯罪心理分析会分析“人为什么会犯罪”,但这不是心理分析的目的所在。

犯罪心理学的目的是引导并帮助罪犯走上改过自新的道路。我们之所以对犯罪者加以教育,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回归社会,过上自律的生活。为了制订改过自新的计划,我会认真地花费时间,进行心理分析。每名罪犯改过自新的计划都是因人而异的,是根据他们的情况量身定制的。

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就少年院而言,日本罪犯改过自新的比率是非常高的。

从少年院出来后,5年内因再次犯罪重进少年院的比率约为15%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犯罪青少年都能够改过自新。

进入少年院的孩子的数量也是很少的。在家庭裁判所处理的约44000件违法案件中,进入少年鉴别所的人数约为5200人,进入少年院的人数约为1600人。即进入少年鉴别所的人数约占整体的12%,进入少年院的约占整体的4%

一般来说,进入少年院的都是那些被认为是“无可救药”的青少年。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还会再次犯罪”的青少年,在进入少年院一年左右后就可以回归社会,而且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再犯罪,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这确实是个惊人的数字。

这说明,我们基于犯罪心理学的分析结果开展的矫正教育取得了上述成果,正是矫正教育中所制订的改过自新计划和我们认真的教育实践发挥了作用。

只要认真地做好心理分析,并基于此进行良好的一对一教育,那么无论是多么“无可救药”的青少年,都能在社会中过上自律的生活。我一直坚信并实践着,那些进行教育工作的少年院的老师们也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实践着。


父母认为的“为了孩子好”,却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

对于改过自新的孩子来说,我认为比较麻烦的是监护人。因为孩子自己能够改变,但是如果父母不愿意改变的话,那么孩子的改过自新之路也会变得困难。

我曾见证过很多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比如,我对父母说“对于孩子说的话,不要马上否定,请您先接受孩子的话,再对他进行引导”。一些父母会意识到自己以往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痛苦,并做出改变。他们会向孩子道歉,说“是我不好,对不起,以前是我没注意到你的感受”,并且努力改变以前做得不好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并非难事。虽然曾经犯了一次罪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以此为契机,却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也有一些父母,当我把上述同样的话告诉他们时,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有些父母甚至还会大发雷霆,说:“我是按照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你懂什么!”“这种事不用你告诉我,我也知道!我一直在好好教育孩子!”

如果父母认为自己是“为孩子着想才这样做的”,那么即使告诉他们“这样对孩子会造成困扰”,他们也很难接受。我能理解他们的这种心情。

但是,很多情况下,父母相信是好的事情,对孩子本人而言,却是很大的困扰。然后,原本只是像扣错了一枚纽扣般的小错误,渐渐地发展为无法挽回的严重事态。

父母们都有可能掉入这样的危险陷阱。当你说出“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着想”这类话时,有必要进行自我反省,“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重要的是对孩子而言的“主观事实”,这一点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父母容易陷入确认偏误的陷阱

父母们本来就会因为“确认偏误”而难以调整育儿方针。“确认偏误”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无意识地只收集有利于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只关注支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信息,而忽视否定自己想法的信息,其结果就是使人变得固执己见,做出偏颇的判断。

确认偏误不仅出现在育儿中,也会发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它是所有人都容易陷入的误区,所以为了能够采取客观冷静的思考方式,我们有必要努力并有意识地了解与自己的观点不同的想法。

但是,在育儿方面,特别容易发生确认偏误的情况。这是因为,人们很难将育儿和自己家人间的事情告诉其他人。

即便周围的人认为“你应该多听听孩子说的话”,也担心说出来会被说“多管闲事”吧。如果被对方反驳“我家有自己的育儿方针”,那便无法再开口。因为只要没有发生虐待等严重问题,外人很难介入一个家庭中。而且即便有虐待,如果父母坚持说“这是管教”,外界也无法轻易地介入其中。

在家庭这样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封闭的系统中,如果父母坚信“这是为我的孩子好”,那么其他的信息将很难渗透进来。

这样,会变成什么情况呢?那就是,父母越来越无法察觉孩子内心发出的求救信号了。

当孩子“想让父母更加关注自己”“想被认可”时,很难将这些感受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小小的顶嘴、该做的事情不做等微小的行为表现出来。孩子的求救信号很难被父母理解。确认偏误一旦起作用,父母们就不会理解这些行为的意义,只是一味地固执己见。然后,以某件事为契机,孩子便会爆发不满。

所以,父母“为孩子好”的做法有可能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或犯罪。

当然,也存在目前的育儿方针实施得非常顺利的情况。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但我也希望父母们了解,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容易产生确认偏误。


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单方面地施压于孩子

为了摆脱育儿过程中的确认偏误,重要的是反思自己有没有觉得“为了孩子好”而强迫孩子做事。没有必要将这个问题思考得过于复杂,只要夫妻间、监护人之间经常沟通就可以。通过了解他人的看法、想法,或许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偏见,而且家人之间也能够指出来彼此的思维固化之处。

例如,母亲“想让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艺特长。为了提升孩子的能力,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开启最初学习的契机”。另一方面,父亲则认为“如果因为忙于学习技能,而减少了与朋友玩耍的时间,就太可怜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有自由玩耍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上述假设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如果夫妻之间通过交流,彼此都觉得“确实还有其他的思考方式”,然后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那就再好不过了。孩子们也能感受到,父母是在为自己进行沟通,是在为自己着想。沟通的过程本身是很重要的。

最糟糕的情况是,父母们面对孩子,各自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有些家庭会对孩子说“虽然妈妈是那样说的,但是爸爸是这样想的”,这样一来,孩子内心便会陷入混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会有区别地表露出“给妈妈看的脸”“给爸爸看的脸”。但是,这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不知何时便会爆发出来。

在对少年院中孩子的监护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育儿问题上,监护人选择“夫妻间的育儿方针不一致”的比率很高。

问卷中选项最高的一条为“对孩子唠唠叨叨”,约七成的母亲会这样做。

失足青少年的监护人需要反省的事情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因育儿方针不一致而对彼此感到不满的夫妻。妻子觉得“我明明是为了孩子才这样做的,老公却不帮我。他什么都不明白”,然后对孩子的干预越来越升级。因为她认为自己必须教导好孩子。这样一来,偏见反而不断被强化。

实际上,当我在面谈中询问监护人“你们之间沟通过吗?”,有不少人会不满地说“无法交流”“跟他(她)说了也不听”,并且双方都认为“是对方的错”。这样看来,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偏见,而这种偏见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倘若夫妻之间能够多进行沟通,努力去理解与自己不同的想法,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问题并不在于“方针不一致”这件事本身。

因为夫妻本就是不同的人,双方的价值观自然有所不同。育儿方针不一致,也是极其常见的事情,或者说不一致才是常态。但是即便不一致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双方进行沟通。

当单亲家庭中缺乏互相沟通的人时,我推荐您去公共机构进行咨询。如果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一起去,但当您与他们意见相左的时候,恐怕还是很难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求助专家。特别是在没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去咨询专家:“我采取了这样的育儿方针,请问你觉得可以吗?”

当然,自我检查也是发现确认偏误的方法之一。本书也将向您介绍自我检查的方法。


调整育儿方针的前提是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

父母为了使孩子过上自律的社会生活,常常站在管教的立场上。同时,父母对自己深爱的孩子也有“我想让他变成这样”“让他大显身手”的想法。这些便会形成“育儿方针”。正如本书前文所述,由于父母容易陷入确认偏误,所以适时地反思育儿方针是非常重要的。

话虽如此,我认为不是所有人都对孩子有明确的育儿方针。很多情况下,父母以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和体验为基础,认为是“好的做法”就会运用于教育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告诉他们“要重新考虑育儿方针”,他们也会感到莫名其妙,然后继续做“认为对孩子好”的事情。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父母不断地获取信息,了解到那个育儿方法好,这个育儿方法好,而难以确定自己的育儿方针。

像这样,在许多父母尚不明确育儿方针的情况下,我想先告诉您一个前提。

那就是,亲子间的信任关系才是至关重要的。

频繁地改变教育方针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无法信赖那些说话总是反复无常的人。更糟糕的是,父母在不告知孩子的情况下擅自改变教育方针。如果孩子不知道父母为何改变教育方针,便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本书中所介绍的犯罪案例的共同之处在于,孩子们不信任他们的父母。孩子从对父母不信任开始,慢慢地演变为对整个社会感到不信任和疏离。

对孩子来说,“无法信任包括父母在内的大人”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少年院的老师亲身教导孩子们,“大人不是敌人,其中也有值得信任的人”,告诉孩子们“可以信任大人”“没问题的”。老师们在与孩子建立信赖关系的基础上,为孩子们指明重新做人的道路。无论多么完美的指导方法,如果不能让孩子们信任大人,那便毫无效果。

因此,如果我们在中途调整孩子们的改过自新计划,肯定会提前进行说明。因为基于心理分析为每个孩子制订的计划只不过是一个假想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还是改变方针比较好”“还是改变计划的这一部分比较好”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认真地进行解释,“实际上,我基于这样的假设制订并执行了方针,但现在发现,这种假设好像是错误的。所以,我转变了计划的方向”,之后再更改方针。如果随意更改计划的话,则会让孩子陷入内心混乱中,也会破坏信任关系。与其随意改变,还不如不改变。孩子对不信任感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

例如,您一直以来都对孩子说“你是哥哥,要好好表现,成为弟弟妹妹的榜样”,但假如您意识到这种话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您会怎么办呢?

如果您突然开始对孩子说“不要在意周围的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孩子内心将会陷入混乱中。孩子会觉得“那你以前说的话为什么不算数了”,可能会对您产生不信任感。

“以前,我总是说,期待你能承担起作为哥哥的责任。如果那些话给你带来压力的话,我觉得很抱歉。因为我希望你能幸福,所以我以后会尽量不再说以前的那些话了。兄弟姐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发展自己的个性。”

如果您能这样好好地对孩子解释,就没问题了。孩子们应该也会信任能够这样与自己沟通的父母。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的话,可能您会觉得“即使和他说了也听不懂吧”,但绝不是这样的。当然,小孩子可能听不懂具体的道理,但他们能够明白父母想与自己交流,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在认真地对待自己,所以会感到安心。认真地对孩子进行解释,这件事本身是很重要的。

就算是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无须为此感到羞愧。因为人无完人。

如果您之前对孩子说的话是错误的,现在想换一个更好的方法,那么不要敷衍,也不要嫌麻烦而忽略沟通,向孩子解释清楚是很重要的事情。

只要亲子间建立信任的关系,那么父母和孩子一定能够携手度过人生中的种种危机。 Ja98hVn1CItgCz0ZJLxOXp3NrFXe/YaowZxDRihK9/6ZEYZaWWwj1VOC8wwLuh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