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国计民生,是社会最为关切的问题。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在党带领广大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不仅十分关注人民的民生状态,重视广大群众民生问题的解决,还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相结合,凝练和总结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实际解决了当时关乎广大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民生问题。今天,深入研究和思考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更好地认识新时代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一、核心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毛泽东民生思想始终坚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人”为一切理论的逻辑出发点,进而延伸至各个领域中具有阶级意义的“人民”,形成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一核心逻辑。毛泽东先后据此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命题,即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在张思德烈士的追悼会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命题,在中共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论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等。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国的根本思考逻辑。可以说,这时毛泽东对民生的定义有着更为深刻和具体的意义,它与以往的民本思想中“民”的含义侧重于臣民和子民相对立的思想大不相同,是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为出发点,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目的,侧重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自身解放的历史实践活动,此时的人民就成为革命和建设活动的发展中心。在这里,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是毛泽东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毛泽东既指明了历史发展的动力,即根本上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也明确了推进历史向前的方式,即通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更明确了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解放,最终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战争条件下,毛泽东就十分关切群众利益,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和争取战争的胜利紧密结合起来,先后纠正了许多不关心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单纯进行军事战争的错误观点。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就严明党和红军的政治纪律,先后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际上明确了战争条件下党和群众应有的无产阶级关系。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入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毛泽东在总结原有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加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主张。毛泽东在193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了进行革命战争和群众生活的问题,强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的问题请大家思考。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和解放战争的展开,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战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重要思想。在这里,毛泽东实际上就已经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明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在夺取战争胜利中的根本地位。可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正是保障和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才最终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与党中央及时调整了工作中心,在已解决人民群众生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加强社会的经济建设,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中心来构建起发展民生的保障体系。当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实情及党内滋生骄傲情绪的危险时,毛泽东重申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此,毛泽东提出以生产力发展来衡量实践优良,强调“用束缚还是解放生产力作为衡量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好坏的标准” ,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全中国人民的重要任务,认为这是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保障。毛泽东还先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等重要思想,强调“必须把安排人民生活、安排公社积累和安排国家需要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同时统筹兼顾” ,在发展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同时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入了经济建设的内涵之中,实际形成了加强发展民生经济、提高国家整体财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民生思想理论。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既是解放人民的革命实践成果,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思想总结。在这里,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兼顾了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扩展,体现了民生建设目标的与时俱进。

坚持毛泽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而在新的时代站位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将民生主体由中国人民扩展到世界人民,形成具有世界视野的时代民生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世界好,中国才会好” 。只有将中国人民的民生福祉与世界和谐共生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才能真正让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二、实践方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及其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虽然未对民生问题予以单列篇章、进行系统阐释,但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起点并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始终。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经典著作《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就是从不同维度和视角透析和折射了西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深刻揭示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关于民生问题制度上的缺陷,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构中提出了实现民生解放不可缺失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为物所困,精神上不为物所累;另一方面,在于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制度,建立一种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是关切现实的个人的生存、生产和生活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和解决了民生问题。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作为毛泽东民生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尽管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和出发点,但是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国情和民情,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方针和政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因此,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应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据我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于这一问题,毛泽东是有清楚的认识的。毛泽东早就指出,认清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需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不仅使中国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丧失殆尽,就连起码的生存也成问题。农村的生活经历让毛泽东感受到了穷苦民众所承受的痛苦剥削,也看到了资本主义与反动统治者对人民合理诉求的血腥镇压。毛泽东对中国现实有着深切的体悟,对人民的疾苦有着感同身受的同情,他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走上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和中国革命的伟大道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实现人民独立和幸福,吹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号角。他把无产阶级的人生目标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在革命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以独立自主为特点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的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情况下,毛泽东民生思想在中国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起来。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入侵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前途探索,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中国的实情结合,开辟出一条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的现实国情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 ,数亿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是摆在毛泽东和党中央面前最大的民生问题。毛泽东与党中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方针,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民民生上最大的问题——温饱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结合中国民情,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大仁政”思想、在“综合平衡”原则下正确处理好“建设”与“吃饭”问题等关系的思想。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新时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领域的需求大大提高。在这里,社会发展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经济发展只是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毛泽东并没有被“一元发展观”的时代潮流所裹挟,而是开拓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生道路,这也体现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社会发展道路:只有物质、文化、政治诸方面的共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这一论断具有先进性,把西方奉行的单一经济增长模式变为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主政治三个维度的发展模式。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宝贵的民生思想,其中的根本点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尽管民生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不同,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就是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方式,这应成为我们思考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方针,积极描绘新时代中国民生体系的伟大蓝图,谱写中国梦的美好乐章,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三、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自然离不开当时社会的实践和文化传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绝不缺少体现民意、民情、民生的文化传承,《尚书·泰誓》中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中将民意与天意联系在一起,把民意比作天意以告诫后人“民生安天下安”。从孟子的“民为贵”思想到唐代柳宗元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再到清代的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 ,以及近代的孙中山对民生的理解,都是对民生思想的丰富和完善。中国的传统文化常常将民生与国家相联系,民生问题是历代君王统治者们所关心的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历代思想家和各时期的帝王将相的民生思想,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中国真正的民生思想恰恰汇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时间的流逝中也呼唤着新思想的诞生。

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符合时代需要和满足人民需求的毛泽东民生思想产生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为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虽然,毛泽东的民生概念同历史上的民本、民生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文化的传承与酝酿使毛泽东民生思想更加让人感到亲切和实在。所以说,毛泽东民生思想虽源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却是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植根生长的。正如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在这里,一是实际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关系,强调了中华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影响和意义,而广大群众也正是从中国文化大众化的盛宴中感受到了政治教化的作用,从而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二是强调了这种文化必须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文化,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将广大劳动人民放在了第一位,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赢得中国革命胜利、推动新中国建设、应对时代机遇与挑战的重要精神保证。在这里,共产党人不但要为中国人民的政治革命和经济建设而奋斗,还要从文化上进行革命,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文化。对于文艺创作的走向和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毛泽东在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对于文化创作的动力问题,则强调了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文化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毛泽东曾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事实上这也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可以成为历史的转折,而文化大众化的政治意义就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政治水平、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对于文化方针问题,毛泽东指出要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和促进文化繁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创造性地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代表性成果,主要表现为确立了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说明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大众化的服务对象和创作源泉。

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年轻的新中国来说是强力的营养剂,不仅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热情,也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现代化思潮的汹涌流入是新中国遇到的第一股寒流,而毛泽东民生思想用中华民族的文化唤醒了这个国家的血脉。正如20世纪50—60年代是西方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的年代,这种广为人知的发展观是以西方经济学和社会进化论为基础,在新的政治经济格局下寻求发展空间,为后发国家寻求发展模式的发展观。但从历史实践发展成就来看,我们日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成功,标志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华文化的蓬勃生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四、制度保障: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解放自己,解决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在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迅速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自身生存的资料,即人自身吃喝等的生活必需品,但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些成果的取得和活动的继续,最终还是需要依靠民主制度来进行保障。从近代中国的发展历史看,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继而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政治基础,而反过来看,重视经济建设、夯实民生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则又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改善民生问题的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证。毛泽东通过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创建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战争时期制定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指导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创设与国体相适应的政体形式和政党体制,独创了一条在本质上不同于欧美、形式上又有别于苏联的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形成了关于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民生思想。

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其根本一点就是要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毛泽东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可以说,“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是毛泽东民生思想中的基本态度,以此为基本原则,在新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确立了民主的社会治理方式,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从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出发,在政策体制上改变了民生问题的矛盾性,切实地将解决措施落实到困难问题上去,对我国众多实体产业建设和社会结构进行了整合,对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在学习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建设方面提供了科学性、普及性的公共服务,制定了城镇职工全方位的保障制度和农村的“五保”政策等,给人民群众提供了社会保障性质的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奠定了新中国的民生体系设施的基础。第二,用民主的思想落实劳动者管理国家的根本权利。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权必须保障劳动者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权利,强调“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即对国营、公营工厂进行了民主改革,选举工人代表参加工厂的民主管理,使基层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毛泽东还提出了工人参与管理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具体构想。第三,用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群众行使监督的基本权利。毛泽东指导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形式,以及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党体制,其初衷都是要让国家的公共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毛泽东还主张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扩大党内民主,实施党内监督,并要求党报党刊广开言路,敢于揭露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行为,把舆论监督视为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形式。

当面对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困难与挑战时,毛泽东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倾注了大量心血,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防止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马克思曾经提出“领导者必须是人们的公仆” ,时刻对公职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不称职人员可以随时撤换或罢免;列宁则提出了著名的“公仆理论”。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党情和世情的变化,在党的纪律作风问题上提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在于它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的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必须从思想源头上防止党自身腐败堕落、蜕化变质,不断强调用民主的作风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及走群众路线等。这就在实际上确立了我们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工作路线,形成了以群众路线为党的工作方法、思考方法、领导方法,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幸福福祉为目标的民生理论的体系模式。

毛泽东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无疑也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时刻借鉴的。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正是我们党和人民在民生建设上不断取得进展的缘由。当代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民生建设中要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成果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初衷和使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推动自我革命,坚持走群众路线,增强执政本领,净化不良空气;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定政治信仰。

总的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和思考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关系,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而又特别重要的课题。可以说,我们党在民生建设上取得的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与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道路,为解决我国民生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指导方针。毛泽东民生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为我国民生体系建设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理论支撑。因而,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深化研究和思考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原载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hljS2NrzaE/V042z5xY9PZIDEE8tnKz71Xj9i7LZyDZWkCsqpwY5CEvWt9xie5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